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奥秘!
2018/10/13 23:02:48 百年易筋堂

    

    

     小编导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学的精髓之一,自古以来,不少人对研究阴阳五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阴阳五行常常给人神秘莫测、奥妙无穷之感,想要吃透其中精髓,实在难呀!今天,小编就和您从《黄帝内经》的角度一起来学习学习五行的奥秘,一起来感受下中医的魅力吧!

    

    

     1.说明生理

    

     【原文】

     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为牝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为五变。(《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译文】

     肝为阳脏,在色为青,在时为春,在音为角,在味为酸,在日为甲乙;心为阳脏,在色为赤,在时为夏,在日为丙丁,在音为徵,其味苦;脾为阴脏,在色为黄,在时为长夏,在日为戊己,在音为宫,在味为甘;肺为阴脏,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时为秋,在日为庚辛,在味为辛;肾为阴脏,在色为黑,在时为冬,在日为壬癸,在音为羽,在味为咸。这就是五变的内容。

     【原文】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1],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释】

     [1]五气:《类经》云:“五气者,五脏之气也。”

     【译文】

     自然界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促成了生物的生长收藏的过程,并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人体有五脏,化生各自的脏气,而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

     【原文】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素问·六节藏象论》)

     【译文】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就是时令根据五行规律而互相胜负的情况,同时,时令又依其五行之气的属性来分别影响各脏。

    

     2.说明病理

    

     【原文】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素问·阳明脉解》)

     【译文】

     足阳明是胃的经脉,胃在五行属土,其所以听到木音而惊惧的原因,是因为土恶木。

     【原文】

     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1],释邪攻正,绝人长命。(《素问·离合真邪论》)

     【注释】

     [1]因加相胜:《太素》云:“愚医不知年加之禁。”

     【译文】

     不知道三部九候的庸医,不能使人长久于人世。由于不知道三部九候的道理,也不知道四时五行与人体及疾病的关系,更不知道“因加相胜”的道理,认不清邪正虚实,妄行补泻,助邪攻正,必将断绝病人的性命。

    

     3.说明诊断

    

     【原文】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1],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2]之时,死生之期也。(《素问·脏气法时论》)

     【注释】

     [1]更贵更贱:指五行之气交替衰旺变化,旺时为贵,衰时为贱。张介宾曰:“五行之道,当其王则为贵,当其衰则为贱。”

     [2]间甚:指疾病的减轻和加重。间,减缓。甚,加重。

     【译文】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有衰旺胜克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分析测知疾病的死生,判断医疗的成败,并能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轻重的时间,以及死生的日期。

     【原文】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1],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2],生之有度[3],四时为数。(《素问·脉要精微论》)

     【注释】

     [1]纪:纲领、要领。

     [2]始之有经,从五行生:诊脉之阴阳本始,有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与五行有密切的关系。《太素》云:“阴阳本始,有十二经脉也,十二月经脉,从五行生也……脉从五行生,木生二经,足厥阴、足少阳也。火生四经,手少阴、手太阳、手厥阴、手少阳也。土生二经,足太阴、足阳明也。金生二经,手太阴、手阳明也。水生二经,足少阴、足大(音义俱同太)阳也。此为五行生十二经脉。”

     [3]度:法度。

     【译文】

     四时阴阳变化之微妙,都在脉上有所反映,因此,不可不察;诊察脉象,有一定的纲领,就是从辨别阴阳开始,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经脉应五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阴阳为准则。

    

     4.说明治疗

    

     【原文】

     木郁[1][2]之,火郁发[3]之,土郁夺[4]之,金郁泄[5]之,水郁折[6]之,然调其气,过着折之,以其畏[7]也,所谓泻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注释】

     [1]郁:赵养葵曰:“郁者,抑而不通之义。《内经》五法,为因五气所乘而致郁,不必作忧郁之郁。”

     [2]达:张璐曰:“达者,畅通之也,当以轻扬之剂举而达之。”

     [3]发:张璐曰:“发者,升发之也,当以升发之剂汗而发之。”

     [4]夺:王冰曰:“夺,谓下之,令无拥碍也。”

     [5]泄:张介宾曰:“疏利也。”张璐曰:“泄者开发之也。”

     [6]折:王冰曰:“折,谓抑之,制其冲逆也。”

     [7]畏:畏指相制之药。王冰曰:“过者畏泻,故谓泻为畏。”

     【译文】

     木气抑郁就应该条达它,火气抑郁就应该发越它,土气抑郁就应该夺下它,金气抑郁就应该疏泄它,水气抑郁就应该抑制它,这样去调整五脏的气机,凡气太过的,就要折服其气,因为太过则畏折,就是所谓的泻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百年易筋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