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姑娘请把你们的裤腿放下来,能保一年健康
2023/3/31 23:22:54 百年易筋堂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是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有个穿衣习惯:露脚踝!

他们认为露脚踝是一种时尚,既能显腿长,又能有骨感。再加上许多明星常常如此打扮,“露脚踝”变成了“时尚”的标志!甚至有些男性也卷起了裤腿!
但医生说了,这样漂亮是漂亮,但是寒从脚底生,把脚踝露出来竟会造成这些危害!1
脚踝的重要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脚裸这里有几个灰常灰常重要的穴位:三阴交,太溪穴
三阴交三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交,交会也。三条阴经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此穴受到寒邪,肝、脾、肾三条阴经同时重伤!
太溪穴在肾经上,功效为滋补肾气,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很多医家治病,啥话不说,喜欢先在太溪穴上扎一针,调补肾气。如果和其他穴位相配伍,那能治疗的疾病就多到数不过来了。
在古代,袜子可是老早就出现的服饰之一。夏商周时期的袜子是三角形,属于系带袜,只能套在脚上,然后再用绳子系在踝关节上以保暖。秦汉时期的袜子是用熟皮和布帛做成,富贵人家可穿丝质的袜子。袜高一般一尺有余,上端有带,穿时用带束紧上口,其色多白。

我们随便回想一下,那些少林寺的和尚,大冬天见过裸着上身各种秀肌肉打拳的,可是见过穿着吊脚裤、或者大裤衩抖威风的吗?人家那束脚裤穿的可是妥妥的,再冷也不能冷脚踝——少林寺的师傅大概是最早引领把秋裤塞在袜子里的潮人了。
除了上面我们刚刚讲的两个穴位以外,内脚踝的复溜穴、大钟穴,外脚踝的悬钟穴、跗阳穴都是非常重要的穴位,有空的时候你们随便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另外,内外脚踝还是前列腺、子宫、输卵管、输精管的脚部反射区。如果长期受风、湿、寒邪的侵袭,你说这些内在的部件能好吗?
医生提醒:脚踝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承重关节,由于脚踝皮下脂肪较少,所以它保暖性能比较差,如果你过早把脚踝露出来的话,有可能导致脚踝的踝关节疼痛、甚至是腿寒。
因为血液循环对人体的脏器或者是关节都非常重要,如果你受寒,血管就会收缩,关节的血液就会变差,这样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关节损害、关节炎,如果你是关节受寒,整个腿部都会比较受冷。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所以我们还是要遵循下春捂秋冻,根据气温适当地加减衣服,不要太早把脚踝和颈肩部露出来,以免造成关节受损或者是感冒。2
“春捂秋冻”到底咋回事?总说要“春捂秋冻”,那么, “春捂秋冻”到底咋回事? 采访发现,实现中大家对于“春捂秋冻”是否能增强抵抗力的说法,看法并不一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春天慢慢地减衣服,是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秋天慢慢地增加衣服,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所以说,“春捂秋冻”能提高人的抵抗力,这个是真的“春捂秋冻”为什么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
王玉英解释,春天的气温变化很大,乍冷乍热,所以倒春寒的天气还是非常多的。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过早地、过快地脱了衣服,就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得一些传染病,还有流行性感冒等病。
所以我们提倡春天要适当地要捂一点。那么秋冻,秋天是由热转冷,寒冷的空气刺激,增强对寒冷的耐受性,以便应付更为残酷的严冬。
那么问题又来了: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秋冻”又冻到什么时候呢?
王玉英教授告诉记者:一般以15℃为准。
如果春天到了15℃以上,维持两周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脱掉冬天衣服,换上春季的衣服。
秋天呢,如果气温降到15℃以下,两周以上,我们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除了从温度上来判断,在春秋换季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穿衣原则呢?穿衣服要尽量做到上薄下厚,就是底下,足部、腿部要保暖。肚脐不能露,脚、关节这些都是不能露的!
专家还提醒,春秋换季时候,穿衣服应该一层层地递减或递增。在昼夜温差超过8-10摄氏度的时候,也要适当增减衣物。而且,有一类人群,只适合“春捂”,并不适合 “秋冻”。比如说,老年人小孩,体质虚弱的人,包括像冠心病的病人,你要是给他冻,血管收缩以后,供血就会减少,就可能会突发心梗等疾病,这是大忌。另外,像糖尿病患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也都是不能冻的 。春捂:7天15度,就能严防5种后果
医学气象学显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主任沈开金表示:“最近医院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很多,冷空气刺激是主因,尤其是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因为血管硬化更为严重,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梗塞。”

春捂时机:7天
从时间上来讲,一是要把握时机,做到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气温回升后,也得再捂7天左右,减得过快有可能减出病来。总的来说,春捂要捂到清明时节方可告止。
春捂温度:15度
把握好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5个部位捂住了,保证一年的健康!
医届亚圣的二传弟子、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辛海说:“春捂不是穿棉袄,包满全身反而容易让身体变得虚弱,捂的位置有重点: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01
手腕:守全身血脉
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原穴是主管各脏腑的元气和生命的原动力所发出的穴位,能够强化脏腑。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
主治病症: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平常没事的时候用拇指指端反复点按神门穴30次,可以去除烦躁、安神定志。按揉此穴时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02
腰眼:肾好一切都会好
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按摩腰部肾俞穴可滋阴壮阳,补肾健腰。
方法:除了点按以外,可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做36次。03
小腿:聚阳气、一年少疼痛!
很多老人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眼睛痛,这种表现属于肝阳虚,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可以多热敷足临泣穴和阳辅穴。
位置:足临泣穴就在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缝的终点,取穴方法是将手指从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缝向脚背方向推,推到有骨头的边缘时就是足临泣穴。
阳辅穴在小腿的外侧,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的位置。
04
肚脐:启动胎息能延寿!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神阙穴的保健方法有三:
揉中法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每次360下。
聚气法
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意守法
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春捂秋冻,四个字凝聚着中国5000年的中医智慧、百姓的期望。正确春捂只需4处,一定要告诉更多朋友哦~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百年易筋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