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入肺、久咳不愈,就这样灸,有效!
2023/4/27 20:00:16 百年易筋堂

    

     艾友分享:

     上一次亲身体验在膺窗隔姜灸时那种胸口憋闷的感觉让我刻骨铭心,新奇无比。无独有偶,朋友说感冒咳嗽好几日,于是来做灸疗,同样的出现了胸闷,呼吸紧促的现象。

     在学习中医理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是寒、热、湿、邪等这样的字眼,寒气、阳气这类词汇看着抽象,总感觉理解得不到点子上。这次的亲历,再次让我形象具体的见识中医理论中说到的正邪交搏。

     从朋友的脉相上来看,属沉脉,寒气已深入肺,是肺寒引进的感冒咳嗽,咳嗽不多。

     配穴:风池、大椎、肺俞、印堂、中府、外关。

    

     在施灸的过程中,灸风池穴可以热到头顶。

     大椎、肺俞、外关都是觉得皮辣,没有传感,灸后皮肤红中泛出许多的白色块,很典型的受寒的表现,没有传感一直在喊烫就不足为奇了。

    

     这让我记起有一次拉肚子了,在灸神厥、天枢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觉。平时没事的时候,灸这两个穴位,我总能感觉到热到腰背部,但是肚子受寒以后,灸起来就是烫、辣。灸透以后,寒气消散,肚痛消失,烫辣的感觉也消失,热感依然传到腰背部,腹泻随之就好了。

     我在朋友的大椎、肺俞上灸的时间稍微长一些,一直感觉到烫和辣,是因为他已受寒数日,寒气侵入很深,仅仅一次的灸疗不足以将寒气尽驱,灸疗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感觉灸到了,就换到另一个穴位了。

     灸印堂时,虽然还是感觉烫辣,但是鼻窍立通,头轻脑爽。

     灸中府的时候,胸闷的感觉出现了。灸了一会,我问他能热到哪里,他说胸口感觉到很热。再灸了一会听到朋友呼吸重,声音大,我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觉得胸闷,心堵。

    

     我不禁心头一震,这不是跟我一样的感觉吗?同样是因正气触动了肺寒产生胸闷气短。我心生疑虑,因肺寒感冒咳嗽的例子不是第一次接触了,为什么在我的身上和这位朋友的身上会出现同样的感觉呢?以往我都是常年的喉咙疼,非常容易感冒咳嗽,以前只知道吃抗生素来消炎,不知道清肺养肺的养生之道,多年的病症沉积于肺部,病邪之深,不可轻易撼之。

     而这位朋友呢,多年来喜欢冷水浴,淋浴之时,冷水从肩颈部淋下。这样的方式,在包括肺俞、大椎等穴位经常受到冷水的刺激,水属寒性,在冬天经常淋冷水浴,寒上加寒,寒气自是会侵入到穴位中,再随着相应的经络侵入到所属脏器,加之没有保健理念,不懂养护身体,久而久之祸害脏器形成疾病。所以一旦感冒等病症发作,多是治愈时间比一般人的长。那么,为什么灸他的中府会出现胸闷气短呢?

     中府穴:中是指中焦,府是指聚的意思。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此穴为中气所聚,又为肺之募穴,藏气结聚之处。肺、脾、胃合气于此穴,所以名为中府。又因位于膺部,为气所过的俞穴,所以又称膺俞。配肺俞,主治外感和内伤咳嗽。灸中府时,正气快速进入肺部,触动肺寒,正邪交搏,注入的正气旺,寒气藏得深,对抗自然是剧烈的,正还不足以压邪的时候,就出现了胸闷气短。

     我依然是选择灸内关,使之静气宁神,平缓心率。

    

    

     同时,朋友还有容易落枕的毛病。落枕,或称“失枕”, 是一种常见病。

     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通常遇上这种病,我们就会想到是枕头的问题,因为这位朋友经常犯这样的毛病,在用枕方面很是注意,即便如此,还是容易犯这样的毛病。由些说来,就是跟他喜欢冷水浴有关了。常年的冷水淋浴,使颈背部受寒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所以就会经常犯这样的毛病了。

     施灸结束后,让朋友喝下两大杯热水,稍坐休息,平缓气血。此时,朋友已感觉到脑清目明,身体松舒了。特别叮嘱朋友要注意防寒保暖,不可等到病来如山倒时才追悔莫急。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百年易筋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