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湘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有主义”的军队
2022/3/9 和君商学

     风雨飘摇的晚清,外有列强叩门,内有统治体系崩塌之忧,所谓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曾国藩在官场军队风气败坏,朝中满汉、上下龃龉之间委曲求全,秉持儒家的圣贤理想和“忠义血性”,几乎以一己之力率领门生将吏筹建“湘军”,平息了“太平天国起义”。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民国军事教育家蒋百里说:“湘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有主义’的军队。”

     一帮山农、民兵,如何在那样的情境之下,被锤炼成一支远超“正规军”战斗力的军团?曾国藩治军的方式,无不体现着哪怕是现在看来都超前的组织原则和领导智慧。

    

     为什么大清王朝举国之力供养训练了二百多年的正规军队不堪一击,而一介书生曾国藩花一年时间练出的湘军就能所向披靡呢?换句话说,湘军的战斗力来自哪里呢?湘军的战斗力来自曾国藩的“反思”习惯。

     我在这句话里所说的“反思”,用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反向思考。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来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其实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功了。

     那么绿营为什么没有战斗力呢?曾国藩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绿营兵败就败在制度缺陷上。

     01

     “腐败丛生”的“绿营兵”

     晚清军营存在着很多怪现状。

    

     第一个怪现状,就是士兵普遍都有第二职业

     这些军人一边当着兵,一边还忙着别的事,有人经商做买卖,有人种地,有人杀猪,有人开茶馆,还有人在市场上卖鱼卖肉……鸦片战争期间的定海县官员向上级汇报,当时定海的军人,有一半的真正身份其实不是军人,而是理发匠,是修脚工,有的还是仆人。林则徐也在一封奏折中向皇帝汇报说,鸦片战争期间,长沙的士兵们忙着照顾自己的买卖,没心思好好打仗。

     他举例说,长沙青石街的双美茶室就是四名绿营兵合伙经营的。其实这种情况清朝皇帝们心里也很清楚。比如嘉庆皇帝在上谕中就曾经讲过,士兵们不会打仗,就是因为他们“在外兼习手艺,训练生疏”。

     那么,原本以打仗为职业的士兵,怎么会出现“小贩化”倾向呢?这也是清代军队的第一个制度缺陷,“低饷制”惹的祸。清代对文官实行“薄俸制”,就是给他们开很低的工资,其实军队也是这样,实行“低饷制”。

     清代一名普通军人的收入是多少呢?绿营兵平均每月收入白银一两三线大分,此外还有大米三斗,加一起也不到二两银子。我们要注意,这不是一个人的收入。因为那时候妇女不工作,所以军人还要养家糊口。这点钱,按今天的币值,不到四百元钱,养活一家人,根本不够。

     所以清代军队才出现经商潮。士兵纷纷经营第二职业,忙着挣钱糊口,军队训练的时候,他们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就雇人顶替自己。所以清代史料说,操练之时,“兵丁等往往正身不到,私自雇人替代,有名无实”。你说这样一支军队,还谈什么战斗力呢?这是晚清军队第一个怪现状,士兵经营第二职业。

    

     第二个怪现状,是部队广泛经营第三产业

     士兵们做点小买卖,军官们则玩儿大的。军官普遍动用军事装备来经商赚钱。比如鸦片战争时期任福建道员的张集馨记载:“薄那城外有军工厂,每月置造战船一只,以为驾驶巡缉之用。其实水师将船领去,或赁与商贾贩货运米,或赁与官府往来差使。”

     也就是说,福建水师每月都会造一只战船,但是这些船都被水师军官租给商人贩运大米,或者租给官府用作官船,至于收入呢,当然就纳入军官们的私囊了。还有的地方部队靠出租官府军事用地赚钱。如浙江军队把自己的操场租给地方上用,因为操场位于城里,地段好,地价高。

     操场是用来训练的,这样就搞得军队没有地方进行训练。当然,晚清军队最令人痛恨的事,是他们走私护私,违法犯罪。在鸦片战争以前,广东水师就大肆收受贿赂。听任犯罪分子在海上走私鸦片而不管,有时甚至还出军舰为这些鸦片贩子保驾护航。

     以上种种贪婪行为,大部分都是朝野皆知的公开秘密,但是大清朝却常年这样,难以取缔。军队的“低饷制”与文官的“薄俸制”一样,都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财政制度。从皇帝的视角来看,低饷薄俸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经费,是件好事儿。但事实上这是典型的占小便宜吃大亏,让军队训练水平下降,战斗力几乎为零。

     02

     “厚饷制”,理想主义者首先要解决物质基础

     曾国藩创建湘军,在制度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实行厚饷原则。因为他深知军饷太低是军队风气败坏的主要原因,所以他规定的湘军士兵的收入,每月四两到六两白银,是国家正规军的三倍左右,也比农民务农收入多三四倍。这样高的军饷标准,使士兵能够专心训练,这就为湘军形成战斗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湘军军官,曾国藩更是采用高薪养廉的政策。湘军中级军官,每月的纯收入可达一百五十两,一年就是一千八百两。正规军中的高级军官一年还不到一千两,中级军官只有三五百两。湘军中级军官的收入,是正规军同级军官的三倍到六倍。湘军高级军官收入更高。曾国藩规定,统率一万人的高级军官,每年净收入五千四百两,这个数字是国家正规军同级别的六倍左右。

     因为军饷高,所以湘军招人很容易。“将士愈饶乐,争求从军。”湘军在招募时,往往“募干人则万人应之,募万人则数万人应之”。曾国藩一开始只想练一万人,结果因为报名的人多,后来达到了一万七千人。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他做事是非常脚踏实地的。文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唱高调,但是实际上要做任何事情都首先要解决物质基础。

     03

     “将必亲选,兵必自募”,兵将同气

     湘军在制度上的第二个特点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这一创新,也是军事门外汉曾国藩殚精竭虑、集思广益的结果。

     绿营兵最大的问题是“兵与勇不相得,兵与将不相习,将与将又各不相下”。这是因为清代皇帝都极有权术,生怕军官拥兵自重,所以十分重视兵为国有,而不是兵为将有。所以每逢战争,“东抽一百,西拨五十,或此兵而管以彼弁,或楚弁以辖黔镇”,临时组成军队。

     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军和士兵之间互不熟悉,没有私人感情,甚至语言都不通,大家都只听皇帝的,没有皇帝的命令就不能调动军队,这就保证了皇帝的安全。但是坏处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甚至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彼此都非常生疏。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让你移栽一棵大树,你却去砍树枝,东砍一根儿,西砍一根儿,然后捆到一起,绑成个大树的形状,但这些树枝形不成一棵有生命力的树,形不成一个整体。因此出现“卒与卒不习,将与将不和”的局面,所以绿营“兵畏贼,不畏将。将畏兵,不畏法”。将与兵如同路人,“胜则相忌,败不相救”。

     在致李鸿章和江忠源的信中,曾国藩指出了绿营兵制的根本弊病,他说:“今日兵事最堪痛苦者,莫大于“败不相救”四字。”“虽此军大败奔北,流血成渊,彼军袖手而旁观,哆口而微笑。”“见其胜,则深妒之,恐其得赏银,恐其获保奏;见其败,则袖手不顾,虽全军覆没,亦无一人出而援手拯救生死呼吸之顷者。”

     这支军队大败,血流成河,另一支军队却袖手旁观,面露微笑。这支军队胜了,另一支就非常嫉妒,怕胜者得到赏银,怕别人升官。

     所以曾国藩说,这样的队,即使“诸葛复起”,就是诸葛亮活过来,也是打不了胜仗的。因为这不是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问题,是制度问题。

     曾国藩痛于“败不相救”现象,制定了“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也就是说,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的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做统领,这样一层层挑选下去,直到普通士兵。“勇营之制,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哨弁由勇丁白什长挑选”曾国藩的这个做法,是基于一种最为朴素的认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也就是湘军这个“湘”字的起源。这个“湘”字,原本是指湖乡县。曾国藩认为,“同县之人易于合力”,他最初训练的军队,军官和士兵来源几乎全是湘乡县人。曾国荃则“不独尽用湘乡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内之人”。老乡观念,达到极致。

     这样,每一层上级和下级之间都知根知底,且有选用提拔之恩。本来是公家发给的军饷,但是经过招收自己的军官发到手里,感觉就好像是这个军官发给自己的。彼此有一种“恩义”在。这样下级才能忠于上级,故能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之效。

     “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愿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湘军就像一棵大树,“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通组织内部打通,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

    

     ▲湘军火枪队

     这就解决了绿营兵的“胜则相忌,败不相救”的问题,形成了曾国藩所说的“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死党”。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这是湘军与绿营的另一个重大不同——组织原则。当然这个原则实际上违反了清朝“兵为国有”的原则,湘军私人性极强,每一级只效忠自己的统领,不听人调遭,实际上开了后世罕阀的先河。

     04

     “选士人领山农”,信仰出战斗力

     第三个不同,是选人原则的不同。曾国藩选人,有一句话叫“选士人领山农”。“选士人”,就是军官都要用没有打仗经验的读书人,而不用那些有经验的绿营军官。清代国家正规军的军官多是武人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文化素养很低。而湘军的将领大多是知识分子,在可以考证的湘军179名将领中,书生出身的达104名。

     上战场打仗,比的是勇气和体力,因此历代都用行伍出身的莽夫。军事是一项专门技术,自然以经验为宝贵。那么曾国藩为什么偏要选没有经验、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呢?这是因为曾国藩一贯认为,精神的力量远大于身体的力量。行伍出身的莽夫虽然有一时之勇,但是没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曾国藩要建立的是一支有信仰有精神力量的军队,因为信仰出战斗力,精神出战斗力。程朱理学是这些湖南书生的共同信仰,他们在信仰之下,可以迸发出惊人的勇气和能量。

     所以曾国藩选军官,特点就是“选士人”。选士人的下一句,是“领山农”。什么叫“领山农”呢?

     绿营兵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那些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兵源不好。中国传统时代有一句俗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兵的大部分都是地方上的地痞流氓,或者游手好闲之人。“良民有职业者,皆不肯应募。其应募者,皆游手浮滑之徒,无事则坐领工食,有事则闻风溃散;一有征战,见贼则退,扰民则勇往。”

     曾国藩在这一点上也是反其道而行之,招收兵员,有一个原则,绝对不收当过兵的人,不收退伍军人。“不杂一卒,不滥收一弁。”因为他怕这些绿营兵把绿营的习气带到湘军中来。所以他招募的人以“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

     主要收纯朴的农民,而且是山农。因为中国有句古话,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山僻之民多犷悍,水乡之民多浮滑,城市多游惰之习,乡村多朴拙之夫,故善用兵者,尝好用山乡之卒,而不好用城市、近水之人。”

     所以曾国蕃在选择人员上,很有特点。这些人组成了一支军队后,军风军貌与绿营兵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勇丁帕首短衣,朴诚耐苦,但讲实际,不事虚文。营规只有数条,此外别无文告,管辖只论差事,不甚计较官阶。而挖壕筑垒,刻日而告成,运米搬柴,崇朝而集事。”

     就是说,湘军军人穿得很朴素,一个个都能吃苦,只讲实际,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程序。军营的规定也很简单,军官们也不太在乎级别差别,只看谁负责哪一摊事。如果要扎营,当天马上就能完成。要运米运粮,也比别的军队做得快得多。

     05

     “训”“练”结合、“落点在军纪”的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以上几点,湘军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重视政治教育。

     太平军是一支有信仰的队伍,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洪秀全深知宗教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性。太平天国规定,加入太平军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掌握教义:“凡兄弟俱要熟读赞美天条,如过三个礼拜不能熟记者,斩首不留。”

     虽然战事倥偬,但是他们坚持每天早晚都要敬拜上帝,每七天举行一次集体礼拜。礼拜之时一定要虔诚郑重,“凡闻锣不至或稍涉嬉戏者杖责数百,无故缺席三次则斩首示众”。太平天国还建立了“讲道理”制度,即定期将军队召集在一起训话,以通俗的语言,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动员,要求他们放弃杂念为天国事业忘我牺牲。

     时人对太平军的这种精神状态记述颇多。比如《武昌纪事》也说:太平军“或临阵,或患病,举凡一切事,皆对天祈祷,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谋遂意。祝毕,赴汤蹈火在所不顾”,《金陵纪事》则说:“其胆皆泼,心多入魔,目直视若痰迷者。”“视死如归,赤身扑敌。”这种精神力量显然来自对宗教的虔信。

     要对付这样一支军队,湘军也需要有自己的政治教育。在曾国藩创建湘军以前,中国的正规军队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说的、而曾国藩是一个非常重视精神力量的人。他知道,物质力量是有限度的。他说:“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赏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也就是说,真正厉害的将军,不仅要搞物质刺激,还要抓住这支军队的心灵。

     所以曾国藩建立湘军,还有一个重要的创新,就是他非常重视罕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曾国藩把军队的训练,分成了“训”和“练”这两个部分。所谓“训”,就是“训话”,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练”,才是练习军事技术。“训”和“练”相比,曾国藩更重视“训”。

     如前所述,他每逢三日、八日,就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严明军纪,不得扰民。为了达到效果,他确实苦口婆心:“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百语,但令其无扰百姓。”“每次与诸弁兵讲说,至一时数刻之久,虽不敢云说法点顽石之头,亦诚欲以苦口滴杜鹃之血。”

     曾国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军纪上。他苦口婆心宣讲的主要目的是“盖欲感动一二,冀其不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弁漫无纪律之态”。除了宣讲之外,他还亲自编写了《爱民歌》,采用民歌歌谣的方式,进行爱民教育,这是曾国藩的一大发明。

     《爱民歌》说: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

     百姓被喊吃了苦,全靠官兵来做主。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瑞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人又和。

     建立了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湘军就和以往的军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蒋廷黻说:

     曾国藩渔兵的第一个特别是精神教育的注重。他自己十二分相信孔、孟的遗教是我民族的至宝。他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所选的官佐都是他的忠实同志,他是军队的主帅,同时也是兵士的导师。所以湘军是支有主义的军队。其实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也是他在我国近代史上地位的特别。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建军思路是非常高明的,湘军日后的成功正是基于这些制度基础。

     06

     “拙诚功夫,不惮烦苦”,智慧愈明

     我们讲过,曾国藩是一个笨人,智商并不太高。为什么他能制定这些高明的思路而当时那些更聪明的人不能呢?这是因为他“不惮烦苦”,精心苦思。他能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更无情地鞭策自己。曾国藩并不比别人聪明,然而他做事却非常高明。曾国藩的高明,就是建立在笨拙之上,建立在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不就是建立在最简单的只有“1”“0”两个数字的二进制基础之上的吗?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对事物进行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了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做参考。“智慧愈苦而愈明”,是他的切身体会。

     作者:张宏杰,知名历史学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来源:摘编自《曾国藩传》,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和君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