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暴雨救援|十四省的火炉,烧得是我的故土
2021/10/7 14:10:40 产品变量
国庆节的七天假期,本该是旅游黄金期,拥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山西,正筹谋着让更多游客来看看资源转型下的新城市。
但一场雨情,让这一些都陷入停滞,暴雨肆虐,房塌桥陷,无数的山西老百姓,流离失所。
自10月2日以来,全国各地多处下雨,其中,尤以山西中部、山西南部雨情最大,大雨一连下了多天,多地出现山体滑坡和塌方,许多小区的一楼已经完全泡在雨水之中。和几个月前河南的雨灾一样,山西这次遇到的灾情,也是百年难遇的暴雨。
作为一个山西人,假期回家,我时刻关注着灾情,每次刷新闻,都能看到源源不断的受灾信息。急报纷至沓来,晋中、吕梁、临汾、运城、孝义、清徐、祁县、介休,一个一个熟悉的地名冲向我的脑海。
但让我震惊的是,如此巨大的灾情,除了受灾群众自己,竟再无一人问津,直到6号晚上,微博热搜才慢慢吞吞出现一个“山西暴雨”的热搜,排在了夜市买衣服的下面。
我知道山西存在感不强,但我真的没想到,河南水灾飞速救援,疫情期间一省援三市的山西,自己受灾时,一点声音都没有!
外界有没有声音,山西的后生们,并不在意,山西人知道,关键时刻,靠自己,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遥想几个月前,河南受灾,山西第一时间驰援,在泥潭中挽救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如今,山西灾情发生后,各地消防队员、武警、救援队迅速出动,救援队的小伙子们,再一次跃入泥潭土水。这一次,他们为了自己的家乡。
这些十九二十岁的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脑后,宁可自己牺牲在洪水滚石之下,也心系父老乡亲。但他们也是儿女、丈夫、父母,也是骨头和血肉组成,也是年纪轻轻的生命啊!
说来可笑,这个无人问津的省份,8天前,也登上过一次热搜。
9月,全国电荒,多地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紧急关头,山西再次站了起来,接下了供电的苦活儿。
9月29日,山西省保供十四省区市对接签订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承担保供任务的企业要不打折扣落实保供任务合同量,合同签订率要达到100%。供需双方要将中长期合同分解到月,合理安排发运、接卸计划,保证履约率。
山西要充分发挥产煤大省的使命担当,努力增加煤炭产量,动态稳定煤炭价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援各兄弟省份经济建设。
内部文件显示,在全球煤炭价格高企,接近2000元的当下,山西卖出的煤炭,价格要限定在500元左右,这根本就是在亏着钱、受着污染,把能源送给经济强省!
即将入冬,这些煤炭,将照耀十四个省市的天空,温暖千万户家庭,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还能是什么?
煤炭保供电力,不是把煤炭运出去,而是在山西,把煤炭烧成电,用特高压把清洁的电力,直接送出去啊!
坐拥全国最富饶的煤炭矿产,这个省的子民,自己却用不起煤炭;为全国煤炭电力保供,这个省开足煤炭绞车,烧满冒着黑烟的发电炉,而这个省自己的子民,为了绿水青山,已经禁煤多年。
山西人不小气,别看天天被调侃“老西”,但送煤送电,支援兄弟省份,从没说过一个“不”字。山西人厚道、仗义、踏实、奉献,这可是关二爷的故里!
山西人就是有点委屈。
西部开发没有我,东部开放没有我,高考全国一卷,经济不好,却被别人草草归因为“资源诅咒”!
为什么我们做了这么多,还是被冷眼旁观,为什么我们默默付出,但还是被人误解。
即使在洪水滔天的当下,有人关心的,依然是雨水倒灌矿井,煤炭还能不能如期生产!
微博上有一句话令人泪目:十四省的火炉,烧得是我的故土。
自古到今,五千年泱泱历史,山西一直都是耀眼的星星,华夏大地上,到处都是山西的儿女。
山西,李唐龙兴之地。论景,五千年地上文明看山西;论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秀水青山,逸康乐才情;奇栋文传,树皇廷风景。
说武功,春秋战国有李牧、廉颇,大汉征北是卫青、霍去病,关二爷来自山西运城,尉迟恭、薛仁贵大唐名将,杨家将满门忠烈名满华夏。
看文人,更是浩如星海。荀子、霍光、狄仁杰、“初唐四杰”王勃、“诗佛”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王翰、卢纶、温庭筠、司马光、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白朴、郑光祖、罗贯中……哪一个不是声名赫赫,如雷贯耳?
这些名字,都不用介绍,几乎妇孺皆知。
这个地方的敦实文化,孕育着踏实勤劳的山西人民,嘴笨的山西人,不会哭闹不会要奶,即使是做生意的晋商,也是以憨厚诚信闻名世界。山西人的敦实,让他们有了困难,都把牙咬碎了往肚里咽。
希望灾情过后,涅槃重生,续写璀璨辉煌。
文/亨哼(95后互联网产品人)微信公众号:产品变量(ID:hengpaper)纵观TMT风云,解构产品思维
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有一份“山西暴雨灾情互助文档”,包含各地急需救援的信息,也包含一些救援队的联系方式,实时更新。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克时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产品变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