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向急转:投资大佬开始看好传统行业?
2015/11/8 海哥商业观察
过去一年多时间,在“互联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鼓励下,创业投资领域掀起了一场大狂欢。疯狂的资金饿狼扑食扑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尤其是O2O,更是经历了一股从狂热到冷却的过山车行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行业因行业特性较难形成规模、增速回报缓慢等原因,却较少受到资金的青睐。
但随着一波波浮躁的企业倒下,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最近,经过我对行业信息的观察和比较,发现越来越多代表投资方向标的大佬已经在聚焦传统行业。一方面,此前热炒的领域机会已经不多了,另一方面,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仅靠虚拟层面能够支撑。实业精神依然上层主导的方针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靠内需,内需的推动需要更加符合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这势必将彻底推动传统产业的消费升级。
下面是各位投资界及企业家大佬对投资走向及创业方向的公开观点:
李丰:资本春天要来了,去传统行业找机会
10月31日,峰瑞资本(FreeS Fund)创始合伙人李丰在中国创新创业暨拥抱世界互联网峰会上分享了他对于“资本寒冬”的看法。李丰曾是IDG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今年6月,他离开IDG与林中华等人一起成立了专注早期投资的峰瑞资本。
李丰认为:创业者和投资人要能够看到三五年后的“必然”:1)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扩大一倍多一点。2)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变得更健康,交易量更活跃。3)在资本市场当中所交易的这些公司,基本上会越来越多的变成有价值导向的公司。
在谈到模式创新的问题上,他表示:
第一,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在过去的7年当中,平均每年增长16%,如果你用1.16的6次方或者7次方去乘一下的话,大概这个人力资源翻了3倍或者2倍多。第二,中国的新增劳动力供给从2012年开展每年净减少300万。整个劳动力存量市场从2012年不是往上更缓慢的增长,而是开始向下减少。
这两句话合成的结果,你也知道中国面对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中国面对最大的挑战是所有以人低成本劳动力为基础的商业模式,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是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和劳动力减少两个同时夹击。
同时还有两个因素,老龄化和放开了二胎,所有的这两个因素,如果你理解一番的话,他基本上都会同样加快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上下负担都变得更重。
所以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开始有挑战,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越来越集聚的这几个因素的夹角下,在这个问题上的压力变得更显著。所以,面向未来的一定会发生的宏观趋势,就是所有的能够用更好更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来替代人来解决的这些事情,你给足够长的时间,2—5年时间,他会以你想不到的速度去扩展。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没有问题。
第二件事情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经过了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面临到两个巨大的行业的变化。第一个,基于过去十几年家庭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大规模上升,所以我们在几乎非常多的消费领域,面临重塑消费行业的问题。因为消费的收入增长得比线下行业的解决方案增长得速度快,所以说有很多行业跟消费直接相关的,不管是物品的流通还是服务行业,面临到的都是迎合这些快速增长的消费能力。
刨去我们大家都追随的这些文化行业、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所有的行业在现在都有重新做一遍的机会,这是为什么这些行业现在都很热,而且其中有一些行业还没有开放,超大的金融行业,一百多万亿,医疗行业,几十万亿的规模。
除此之外如果你不想随大流的话,可以看看中国的第二产业。中国生产制造加工业,已经差到连做这个行业自己里边的人都不太愿意做中国的生产制造加工业了。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听懂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了,既然连这个行业自己的企业家都不太愿意去做这个行业,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最差的阶段。剩下来就只有两个选择,这个行业会更差,还是这个行业会好起来?我猜这个行业一定要好起来,只不过是用了不同的形式,也是一次重新的做结构,新的淘汰旧的。
为什么我讲这句话,因为我们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和年代,在座的各位都太小了,不一定有这个印象。如果你回去翻一翻的话,或者看一看李嘉诚的发家史,从这个逻辑可以判断两件事,第一件事,最早的时候生产加工,有一段时间是香港制造。在80—90年代的跨度之外,低端的生产加工制造行业不是中国制造而是台湾制造。如果你去问台湾四五十岁的人,你问他80—90年代发生了什么?发生了很多厂开始倒闭,很多青年到了城市从事了服务行业。毫无疑问台湾的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变得非常好,亲切、体贴、热情、细致,这是他们经过了十年的线下转型完成的。
我们每一个经济体都经历了这样的阶段。但是中国的问题不一样,中国的问题凑巧我们大概有十多亿人,我们不太可能像台湾和香港地区一样,把整个的经济结构从第二产业挪到第三产业,不可能十多亿人都去服务和消费。换句话来讲,中国的生产制造加工行业,必须长期存在,为了解决我们国家的人口和就业。
所以从现在开始,做新型的生产制造加工行业是历史上最低点,或者从现在开始只会变得更好不会变得更差。其实我们中国的农业,从道理上讲,第一产业也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当中,因为宏观的政策,因为中观的人口的分布和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分化,当然第三件事情由于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大概也会驱动中国的农业在这个阶段。
你所面对的行业,在这个时候是看起来最差的阶段,其实可能在很多行业往后看十年,几乎是他最好的阶段,因为他凑巧处在了不能再差只能更好的阶段。还有一些行业,是处在了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规律,叫做一定要发生、一定要替代的行业。所以你要处在这样的风口上也可以。最后一句话,大前提我一直讲了,中国的经济是相信能够转过来的。
李开复:传统产业特别弱是创业者的巨大优势
11月8日下午消息,近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领英影响力现场做了主题演讲,他分享了自己对于中美创业环境的差异,并认为在互联网创业领域,中国存在巨大的赶超美国的机会。
李开复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他表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里面有很多创新创业的机会,这在未来发展上将是巨大的红利和优势。
最后还表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在于:传统企业特别弱,通过互联网打造一个全新品牌并非难事,所以创新工场投资的“十万个冷笑话”和“暴走漫画”等才能迅速取得成功。
“最后一点中国创业机会传统企业特别弱,这点有很多人不见得会喜欢听或者同意,但是事实如此,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说在美国,就有很多伟大的百年老店,比如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他们本身品牌就是很强大,所以一个今日头条没有那么容易打进这样的市场,更多人是愿意花钱去看到华尔街日报这个巨大的品牌,让我花钱读它我都愿意,所以传统的力量是让一些新的创新比较难打破,传统是很强的。比如说在美国迪士尼,马威,蜘蛛人、超人、蚂蚁人这些都是马威打出来的,你在美国打造超级英雄,你必须去求拜,希望能看得上你,否则没戏。但是在国内,网上的各种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煎饼侠》新的代表出来了,在国内没有大山挡着你的创业。所以你在创业你真的可以从互联网做起,打造一个新的品牌出来,所以我觉得在各个行业如果我们说国内有一个特别棒的美甲公司,可能没有,有特别大的理发店可能也想不出来,这些每一个可能经过互联网直接创业打造新品牌的机会,在美国这个会比较难,迟早也会发生,但是可能在某些领域就有一座大山挡着你卡着你,但是在国内机会是存在。”
马云:未来三十年属于传统企业
9月8日,2015年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国际贸易投资论坛上,就“智造国际投资新格局”这一话题发表主题演讲。
“如果说过去二十年属于互联网企业,未来三十年属于传统企业,则传统企业会因为互联网而发生裂变、重构,带来创新。”马云认为,消费数据会决定工厂生产什么,而不是工厂决定生产什么。未来三十年会是中国制造的巨大机会,中国制造业必须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巨大智慧制造。
未来三十年世界会迎来巨大变革,全球化势不可当,如果说过去全球化属于发达国家、大企业,未来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会受益,中小企业会受益,消费者会受益。刚才扎耶德·阿勒扎亚尼先生说了,中国2020年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也就是说中国会成为最大的卖货的国家。我想中国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最会卖货的国家,应该成为给世界带来不断的创新的惊喜的国家。未来三十年,传统制造业会迎来巨大的变革,如果说过去二十年属于互联网企业,未来三十年属于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会因为互联网而发生裂变、重构,带来创新。消费数据会决定工厂生产什么,而不是工厂生产什么、消费决定什么。未来意味着从B2C向C2C转移,这会带来生产变革和成本变革,未来三十年个是中国制造的巨大机会,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变革不是今天简单意义的制造,未来的制造必须以创新为基础的巨大的创造,是智慧的制造。过去二十年我们习惯把人当成机器,未来二十年我们会把机器当做人。智慧制造和传统意义的制造最大区别就是大数据,我们制造业靠的是人口红利,靠的是成本比别人低,未来制造业靠的是大脑和思想力。大数据赋予人类最大的想象力,过去不可能,将来将成为必需。未来海尔的冰箱什么时候生产、生产多少满足需求可以算出来;未来农民需要知道需要多少化肥也可以计算,大数据会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座的政府招商部门,我们过去的招商是税收、土地和三通一平的优惠政策,未来的招商,企业会问政府有大计算的能力吗?提供数据和金融支撑吗?有跨境平台吗?未来商业没有这些将不会迎来人才,必须建立这些基础设施留住人才,因为人是发展的真正动力。
中国制造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贫困偏远地区的农民,在这儿分享一下我们最近做的事情。最近看到淘宝上的报告,关于农村电商,我们的工作人员在陕西、甘肃这些贫困地区走了十天,这些地区经常发生泥石流、塌方等现象,但是我们发现现代物流到了这些村落,这些农民平时需要走两三个小时买东西也很贵,现在孩子们可以买到喜欢的书包,打扮的跟城里人一样。希望有一天全球化能够让世界上更多这样的地区生活的跟我们一样。未来的城镇化必须是农村都市化,而不是都市农村化。
做靠谱茶,交靠谱人
基于社群经济诞生的C2B茶叶品牌
消食去腻喝黑茶
官方微博:每时茶
淘宝店:meishicha.taobao.com
(复制淘宝地址到浏览器可打开)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海哥商业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