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小心这些陷阱!
2017/4/4 海哥商业观察

    

     这是假期在我的纯个人公众号原创发布的文章,账号:QHsuperhi。这个账号以营销、互联网、科技领域原创为主,不再有事没事打打每时茶的广告。欢迎关注。

     我想做一个品牌!

     这是许多创业者的梦想,也是许多人在被问及“你想做什么”时脱口而出的坚定响亮的回应。

     做品牌谁不想呢?家喻户晓、良好的社会美誉度、海量的用户、持久的用户追随——这是每一个品牌梦想者,无数次畅想的美好画面。

     谁曾料想,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幻想成为知名品牌的美妙,我们就越来越走近陷阱和深渊。这些陷阱,分门别类可以归为:战略选择陷阱、持久战陷阱、营销投入陷阱、用户忠诚陷阱。

     1、做品牌,还是做生意,是一种战略选择。

     所谓品牌,可以简单拆解“品”和“牌”来解释。“品”,三“口”成“品”,指的是口口相传,是产品、品质、品味在客户人群中的信任及持续传播。当然,它的反面也可能是“众口铄金”,犯错一次就可能万劫不复。“牌”,它是一种展示,可能是logo、门楣、形象、凭证。有“品”才有“牌”,而不能做婊子还立牌坊。

     而生意,强调的是一定频次甚至相对短期、需要马上获取利润的交易行为。“生”,是“发生”、“生长”、“增加”、“生生不息”;“意”,可指“意思”、“意图”、“意义”。“生”和“意”,组合在一起就是“达到生长、发展的目的。”这个核心目的,最可见的指标就是钱,而且要“生生不息”才能变得有“意思”和有“意义”。

     品牌和生意,一方面互为正相关,有好产品、好品质、好品味是能做“生意”及做多大的基础,做好了生意又反过来促进品牌的口口相传;另一方面,品牌和生意,又是短期相冲突的。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必有一定的冲突;一个企业有了名字,不等于就有了品牌,得首先有好产品,有好产品得有生意,才能有生存的根基,未来才可能成为品牌。因此,生意和品牌,存在着阶段性的取舍和突出谁的问题。

     我自己,就犯过这种战略性的错误。一开始上来,就以品牌的思路高举高打来做,但发现“生意”并不是那么理想化的能够落下来,自然品牌的成长之路就充满了荆棘。

     因此,个人建议:在创业之初,必须要在品牌和生意之间,做战略性的选择。要做品牌,就得瞄准长期价值,那么价值构建、资金、团队、物力匹配就得跟上;要做生意,就得瞄准精准的利润获取空间,快、准、狠。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能实现生意和品牌的统一。

     2、做品牌,首先是一件花钱的事情。

     做品牌就意味着要先放弃短期挣钱的想法;如果要挣钱,就不要做品牌。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几乎不可能兼顾。

     如果你说,我就先做着品牌,一边挣钱一边养着,那这个“品牌”一定会错失发展的先机而久久不能打开局面,最终淹没在千军万马中,故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品牌。当然,也有一种情况——你熬了20年甚至一辈子,演变成为家族传承的企业,你的儿子在你积淀的产业和客户基础上,最终把品牌做出来了。那严格讲,叫“你儿子做出来了品牌”,而不是“你做出来一个品牌”。这在我们的老一辈企业家中不乏这样的案例。

     我们看但凡市面上成功的品牌,除了有大规模受众外,必须得维持高曝光。高曝光就意味着数以亿计的营销投入。为了尽快拓展市场份额,用户获取的成本更是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咱们不必说大企业,不说BAT,京东一亏就达十年之多,这几年崛起的一些新的消费品牌,也是建立在高额融资各种创新营销方式的组合基础上的。

     3、做品牌没有捷径、不能速成。

     一个品牌的沉淀,必然包含着长时间的积累,你走过的路、犯错的错,每一个成长路上的点滴,最终经筛选、沉淀、传承、演化、创新发展成为一个品牌的阶段性理想形态。

     因此,成功的品牌注定需要长时间、有效的在目标客群中深度渗透。而不是花钱短期在最火爆的电视节目上,让它亮个相就成为了品牌,从认知到体验到信任到付费到喜欢到传诵到维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最近的看,微商应该是人人都有所感受,从最开始的面膜到一些保健产品,有的人虽然号称赚钱上千万甚至上亿,但它无法沉淀出来一个具有持久性的品牌。微商操盘手,都在坐过山车似的捕捉短期风口和机遇。

     即便当下最火的创业企业,出行领域的滴滴、摩拜等,它们暂时的目光绝对不能聚焦于如何盈利上,而是先获取足够安全的用户量及融资,只有跑出一条道了再谈收割。它们目前都还不能称得上是品牌,至少还不是成功的品牌,商业模式本身还面临着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考验。

     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品牌,围绕衣食住行来看,衣服中国没有体面的本土品牌,做得还可以的印象中有恒源祥、劲霸男装等,国际上就比较多了;食品品牌有中粮、可口可乐、百事、蒙牛、伊利、哇哈哈等,出行相关就是各种德系、美资、日系汽车品牌。这里面,有的是发展数百年、几代人的企业。

     4、品牌必须表现出持续的活力,才谈得上用户的忠诚。

     在这个信息传播足够充分的时代,以及消费越来越趋于个性化的时代,谈品牌忠诚其实是一种痴心妄想。顾客或用户对产品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忠诚界限。

     以前很喜欢苹果的,现在许多都在转投华为。当越来越多人对一个东西趋之若鹜,部分人就会觉得这个东西越来越没个性,而转投其他。选择三只松鼠的,不一定就不会选择良品铺子。某一款产品可能选择的是这个品牌,另一款产品可能选择是同行业的那个品牌。

     因此,品牌忠诚度,绝对不是一种静态结果或最终追求,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只有保持对产品、服务、营销、理念、文化的持续更新,才可能有资格追求用户忠诚。10年前,那么牛掰的诺基亚说没就没。曾经的大巨头,说衰落就衰落。旧巨头,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被自身的衰老、腐败所打败,以及被时代瓦解。它们总是活在曾经成功的经验里。也是因为这样,新事物总有机会。

     除了以上4点,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做成“品牌”。一般服务型的企业,中短期不需要成为品牌。中国最牛的公关公司,甚至世界上最牛的品牌传播集团,除了营销圈及企业高层,大众根本就没必要知道。许多企业,它服务几个、十几个其他企业,做某个行业企业的幕后支持者就可以收获较大的成功。客户的成功就是它的成功,客户的品牌就可以成就它的品牌。当然,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样的公司可以让自己浮出水面,成为行业性品牌。

     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品牌。这没错!但这里的“品牌”,打“引号”更为合适些。它更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公司,无论什么阶段,都需要植下品牌的种子,有做品牌的意识和远大目标。

     显然,品牌意识,是每个老板及创业者必备。本人有过10年的知名零售集团、电商初创公司、国内数一数二的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的品牌传播实操经历,迎多多交流。

     转载请联系后台,注明出处公众号:QHsuperhi 个人微信:794336173

     --END---

    

     你若喜欢

     按码赞赏

    

     春天来了,点击“阅读原文”寻找你的春天。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海哥商业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