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假装潇洒、花钱大方的公司,多数都关门了!
2018/6/28 21:16:56 海哥商业观察

    

     本文图片@PEXELS

     尽管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尽管我们在许多方面呈现出祖国河山一片大好的繁荣景象,但是今天,每一个老板,无论经营规模大小,在谈及生意状况时,如果说内心话的话,都会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其实,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中国商人过去遍地“捡钱”的好日子到头了,接下来将全面进入拼运营、拼服务、啃硬骨头甚至喝汤的“新常态”。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许多过惯了好日子的公司、高管和员工,还没从安逸舒适的日子中清醒过来,正经受着或者即将饱尝“新常态”来临的苦果。

     在我身边,不乏创业以及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朋友,一个企业花钱的状况,往往能够反应这个企业的现状甚至有没有将来。大体上看,那些曾经非常滋润、花钱不眨眼的公司,最后基本上都关门了。

     1、

     一周前,在一个朋友聚会上,一个创业小有成就的老板,分享了两个濒临倒闭的公司的案例。

     一个是做人工智能的,做技术的公司,公司之前融了不少钱。一个技术主导的公司,管理上比较简单,或者压根就没什么不管理,也不谈未来战略。

     高管在朋友面前会经常“吹嘘”说:我们公司从来不加班,下班后都不用接一个工作电话,周末从来不加班。工作日,有喝不完的咖啡和下午茶。最近,在该公司任职的一个高管跟我朋友说:下个月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还有一个公司,是做渠道的,某个区域的曾经的老大,一个行业的产品销售都得从它那里过,现在说不行就不行,也是工资都发不下去了。

     2、

     一个朋友,前几年,接了央企下属电商企业的“项目”。好的时候,一年能够做上千万业绩,差的时候一年也能做五百万。

     “做它们家的活,真的好爽,每年做过去的报价,它们都不死扣,有的时候感觉完全是在为我们说话似的。”我的朋友,经常跟我这样感叹,现在这样的客户真是越来越少了。

    

     现在,这家公司比较惨,之前准备去上市让投资人解个套,结果股票完全没有人认购,已经亏了几十亿,感觉现在快要干不下去了。

     这几年,市场环境变化较大,原来赖以生存的根基基本上快没了。我和朋友都一致认为,这家公司迟早要倒闭。

     3、

     论花钱,我见过大方的,两三年前我头一回见识了我见过的公司中最大方的一家。

     这又是一个巨头下面的子公司,一个产品推出某某服务的小稿子,通常发几个网媒报道,最多找几个都市报版面记者发个豆腐块小新闻就不错了。但是,人家不,人家偏要做网站推位,在首页或频道首页,一个推位就花十几万。其实,稿件一两千块,买个推位一两万就搞定的事情,非要花十倍投入。这买卖真是一本万利。

     单纯从挣钱角度看,这钱挣的当然爽啊,外包公司同事们干活时都乐开了花:“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客户。”

     据我对这家公司的了解,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它存在问题最大的地方,其实就在于执行力,很多事情做不彻底、落实不下去。于是,好多都是用花钱来买个表面繁荣。

    

     后来,这个子公司解散了,出钱的老板在内部会议上狂批该子公司负责人说“最大的错误就是给了总经理太多的钱。”

     4、

     有些公司环境好、福利好,确实后面有个有钱的爹,这很好理解。但是,有的创业公司一直苦逼着,刚融个几千万上亿的也开始“非常滋润、花钱大方”。

     融钱后,铁定要搞发布会。一场发布会下来,原来20万就能达成目标的,往往花个80万、100万搞得炫一点。然后,要搞千万级预算的品牌公关传播,要搞豪华的办公室和各种用不完的福利。

    

     这好像是许多公司融资后,以为条件改善了都要开展的必然动作,毕竟嘛钱就是用来花的,你不花出去投资人还会觉得你保守了。

     这些,其实都是小意思。大意思的是,一些融了钱的创始团队成员,通过这种给公司搞各种开销的方式,把钱搞到自己兜里去。

     这样的故事,我真不只一次听人在耳边讲了。最后公司黄了就黄了,有的人自然则是在后面偷着乐。

     5、

     比起这些花钱大方的公司,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抠门”的公司。

     有的公司,那是真的抠门,不主动结款、层层设障碍、找各种借口拖延。这种公司真的有,缺德缺信用,缺契约精神,迟早会玩完儿。

     有的公司,不太大,老板很在意现金流,不该花的绝对不花,该花的地方比如对有贡献员工进行奖励和人才引进上则很大方。

     有的公司,已经很大很大,几十年来都很“抠门”,甚至在业界都出了名——“要做那谁的生意,挣钱不容易”。

     这样的“抠门”公司,有一点特别好就是,全公司每个员工都会很在意花出去的每一分钱,所有的报价都会跟合作方一遍又一遍的压,感觉就是在花自己的钱一样。虽然有时候被压价压的心在滴血,可还是打心眼佩服人家“公司要这么搞才有戏”。

     当然,“抠门”得有一定界限,绝对的抠门那就是压榨,会让真正有益于公司的优质资源、人才都远离,最后什么都是自己玩,完全没有一点吸引能力,最后只能路越走越窄。

     但是,对比起来,那些曾经花钱很大方的公司确实让为它服务的人挣了钱,但是挣了一票很快就没机会挣了;而那些“抠门”的公司,虽然让你挣的钱没那么多、利润没那么高,但是有的小公司后来成为了大公司,因为预算增加了而多挣了钱。再有的大公司因为“经营”得很好基业长青,如果自己真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从长久看,反而可以挣得更多更多。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那些花钱“大方”的公司,它会给你一种错觉:自己很厉害,业绩能够做这么好。它给员工也会带来同样的错觉:以为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匹配那么优越的条件了。其实,这些对一个成长中的员工和而言,泡沫会让自己高估自己并错失掉最该提升自己内功的最好的时光。

     而适当“抠门”的公司,会让你时刻处于进取状态,同时考验你的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通过创意达成的解决方案往往都能够带来成本的降低,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跟我嘚瑟他的“啃硬骨头和喝汤”的业务理论——公司在还小的时候,别人不可能给你吃肉,甚至都不会给你好啃的肉多的骨头,你只能把硬骨头啃了或者喝点汤,帮客户把真正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取得信任,才有机会去吃肉。通过啃硬骨头喝汤,他们每次都能够给客户提供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获取更多的业务。

     因此,无论是作为一个员工,还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创业者,遇到待遇很好、花钱大方的公司,不要高兴太早,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

     而遇到“抠门”的公司,也不要过早下判断,适当的“抠门”更长久、更健康。在适当的前提下,让你不觉得舒适或不爽的公司,可能才是真正给你带来成长的公司。

    

     对那些正处在“状态良好”的潇洒滋润、花钱大方的公司而言,真的不要掉以轻心。站在局外看一个公司花钱的方式,虽然不能直击其商业的本质,但却能够看清这个企业生命力的内在。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个人,一个企业,行走在成长路上,艰难时刻往往才能检验它的成色。

     以上故事,均来自真实企业,但出于对分享故事的朋友声誉考虑,在企业背景、故事场景描述方面均作特别隐藏“处理”。对事不对人,请勿误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申请转载请查看转载说明,联系微信:794336173

     10w+及热文推荐:

     张近东:不向自身之外寻求任何对手

     深度干货:危机公关12字诀

     在北京,每天有100万人在假装谈合作

     中国式共享经济,消耗超1000亿,几乎全军覆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海哥商业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