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史诗级"暴跌行情后,为何这只科技股却走的稳?
2022/3/24 20:03:31 海哥商业观察
文/海哥(公众号:海哥商业观察 ID:hgsygc)
传奇投资人、富达麦哲伦基金的彼得·林奇有一个遗憾——没有早早买入沃尔玛。
“我希望我去过阿肯色州,去见过沃尔玛的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沃尔玛上市10年后,股价上涨了十倍。我当时说:'哦,我错过了这个。'然后它涨了50倍……”
从90年代到最近,这段故事被彼得·林奇多次提及,他在半个多世纪投资生涯的一个选股观点是:避免高增长、容易进入的行业。高增长行业是一个可怕的领域,因为每个人都想进入。沃尔玛所在的零售业是一个非成长型行业,但它是其中的成长型公司。
1990年,哈佛商学院纽约俱乐部的晚宴上,彼得·林奇的经典演讲里讲述了他对沃尔玛的喜爱及遗憾。
“沃尔玛1970年上市,当时它们有38家店,调整后股价是8美分……1985年12月,它有859家店,股价是15.94美元。你告诉自己,天啊,这只股票从8美分上涨到15.94美元。太疯狂了,我不应该再买入这些笨重的巨型公司。不,你那时买入还不晚,因为今天(1990年)沃尔玛的收盘价是50美元。如果你在1980年买入沃尔玛,持有至今你能够赚25倍,这种回报率能把麦哲伦基金打得落花流水。”
同样道理的还有麦当劳,几十年前就有人认为它们的故事接近终点了,但忽略了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有数十亿潜在消费者。彼得·林奇说:“我最好的股票是那些我不用担心大局的股票。一家拥有更好的优势产品的公司,一家在非成长型行业中的成长型公司。”总之可以忘记股市波动,只关注个股。
彼得·林奇对近年的市场有一个不满之处,成长型公司不多,因为所有的资金都流入了少数几家公司。他觉得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这一趋势再持续几年,他会感到害怕。
2020年,我们在港股市场见证了这种危险信号累积;2021年,危险暴露;2022年3月中旬,目睹了过山车一样恐怖的行情之后,我们迫切想知道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沃尔玛”、“麦当劳”在哪儿?在走势不明晰的第二季度,哪些估值合理、防御型公司,能让人睡个安稳觉?
1
疯狂过山车
3月中旬,不少投资者几乎是惊弓之鸟的状态。
这轮波动始于3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突然发难,点名了五家没有将审计底稿提交的中国公司。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无法提交审计底稿的公司最终会从美国退市。
3月14日,港股遭遇黑色星期一,恒生指数收下跌4.97%,创下六年新低,一天之内重挫逾千点;恒生科技指数更糟糕,下跌11.03%,创下它2020年7月诞生以来最大跌幅。
理想、哔哩哔哩下跌超过19%,百度、美团下跌17%左右,京东跌近15%,快手跌近13%,阿里巴巴跌近11%,腾讯跌近10%。
3月15日,恒生科技指数进一步下跌8.1%;恒生指数跌破19000点关口。从市值来看,与一年前的峰值水平相比失去了2万多亿美元市值。2022年至今,港股也累计蒸发了4600多亿美元。
截止3月15日,港股互联网板块指数从2021年2月的高点累计下跌78%,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从振幅来看,最平稳的是联想集团(2.18%),这家老牌科技企业的股价像它的产品一样平稳、安全。
71港元的阿里巴巴、298港元的腾讯、106港元的美团、162港元的京东……都是一年多前不敢想的价格。
美股今年的逻辑也变了。过去10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大型科技股都是大盘上涨的动力,投资者买入不需要太费心。但现在大型科技股下跌、能源股高歌猛进,投资者纷纷出售科技股和其他高估值的成长型股票。标普500指数的科技类股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1%。
过去撼动市场的FANG是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新的FANG是燃料Fuel、农业Agriculture、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和黄金Gold。
2
二季度的不确定性
3月16日,高层决策者发声提振市场,然后是股市绝地反弹。中概股总市值一天之内增加了2,420亿美元,比如阿里巴巴ADR涨幅达到创纪录的37%,成交量仅次于它上市当天的水平。
科技股大起大落背后的逻辑不复杂:国际资本对亚洲的兴趣在于寻找有爆发潜质的公司,基本不垂青本地价值股。互联网热带动了高增长,太多科技股的估值脱离了基本面,国际资本一旦撤离,它们就成为市场震荡的重灾区。
这一轮高估值科技股首当其冲,其实是2020年3月之后累积的风险。因为疫情,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普遍受影响下,大型科技股成为了成长型投资者的避风港。港股一个特点是前100大成交的公司占了每天成交量的七成多;后100大公司的成交量占两成;其余2000多家公司分享仅剩的不足10%。
结果是2020年港股分化明显,科技股、生物医药股涨幅惊人,其余板块表现落后。一些IPO受追捧情况极其夸张,比如尚未盈利的诺辉医药成为新股王,获超额认购4100倍。2020年全年,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78.7%,领涨全球主要股指。
到了2021年初,一些医疗科技股还没证明赚钱能力时,股价就起飞了,阿里健康市盈率一度飙升至900多倍,美团市盈率也达到相近水平。
高层的表态安抚了市场,但就此判断第二季度情况乐观好转似乎还早。以往经验来看,市场会在危机开始后的7-8周见底,以2月24日乌克兰局势恶化为起点计算,市场在4月中下旬见底,恐慌性抛售才可能终止。
延伸到第二季度,情况能确定好转吗?浦银国际对港股互联网板块的分析认为,短期震荡调整或持续至二季度,在经历史诗级反弹后,市场或出现自然回调。原因包括:2021年四季度业绩行业整体偏弱,如游戏版号暂缓发放影响了游戏产品线;消费大盘疲软影响电商行业增速;教培整顿以及游戏和电商增速放缓,都对广告行业需求造成影响;疫情反复影响旅游业复苏。近期反洗钱处罚传闻对市场情绪也有一定影响。
以此判断,预计上半年行业整体或较为平淡;下半年的反弹力度或许更大。原因包括:公司业绩层面或受益于2021年同期的低基数、能迎来高增长;经过二季度后,监管风险在下半年将得到边际改善。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走向精准化,消费以及旅游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望持续复苏。
大型科技股在风暴眼中,任何震荡都会首当其冲。而市场上一些市值稍小、业务平稳的股票,在这一波风暴中波动幅度小、对投资者温和的多。
3
恒指缘何再度为它开门
3月15日,港股崩盘之势之时,市场恐慌性抛售。66只成分股仅两只上涨,科技互联网板块拖累其他行业一同遭抛售。恒生科技30只成份股全军覆没,其中阅文集团最差,挫23.60%,联想集团最稳、跌幅最少,收跌1.21%。
到3月23日收盘,也已经收复8.3元,距离2021年一季度的高点10元不远。和林奇喜欢的沃尔玛一样,老联想是在一个非成长型行业,但它是其中的成长型公司。
2010年之前的PC时代,联想依靠行业扩容红利、双品牌销售模式积累了庞大的个人和企业客户群。现在,联想不断丰富产品列表,围绕着“数据+算法+算力”尝试新方向,把硬件与软件结合,从硬件走向信息服务。
从2016年起,联想开始输出自身智能化转型的经验和技术,为其他企业的转型赋能。现在,联想集团已在汽车、3C、能源等多行业,为上百家大企业客户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质增效,实现更精确的业务洞察和决策。而且算力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它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机,作为坚持创新突破的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有着雄厚的实力,全世界性能最强的500台高性能计算机中,180台来自联想集团,为强大算力提供了坚实保障。可以说,受益于高端和细分市场,pc行业存在更大的利润发展空间。
2月20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联想集团重新纳入香港主要基准股票指数——恒生指数成份股,3月7日起生效。过去22年里,这是联想集团第三次进入恒生指数。
早前分析师预测这一次可能纳入恒生指数的股票包括:京东健康、思摩尔国际、中芯国际、中国燃气、百度、金斯瑞生物科技,但最终胜出的是联想集团和农夫山泉。恒生指数公司在做调整,希望聚焦到更多“新经济”公司。 联想集团已经38岁了,从年龄上并不“新”,它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运营企业,上市的年限比前述所有公司历史都长;能三度入恒指,获得认可的是新业务及新表现。
2月23日,联想集团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季度财报,实现营收20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1%,这是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净利润为6.4亿美元,同比增长62.03%,连续第六个季度涨幅超过50%。这回联想业绩跑赢了市场预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海哥商业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