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血糖不好竟是因为这个!不想血糖高,这份控糖食物表,每天吃饭前看看!
2019/10/30 10:00:00 华慧大健康

    

     我国可以说是糖尿病的“重灾区”,患病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达1.14亿!

     它被叫做“不死的癌症”,非但难以治愈,如果不注意调理,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

     特别是当大家陷入这几个误区之后,更是危险至极。

     1切记: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糖尿病

     很多人测血糖都只测空腹血糖,却不重视餐后血糖。但实际上,二者都是糖尿病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不可被替代。

     若只查空腹血糖,不仅会遗漏一些糖前期患者,也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因此,除了查空腹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还应主动要求查餐后2小时血糖。

    

    提示

     糖尿病指标: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

     糖尿病前期指标:空腹血糖:6.1--6.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mmol/L。

     2谨慎:治疗后血糖正常≠被治愈

     以目前的医学技术,糖尿病还没有根治办法,只能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对于糖前期患者,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有逆转糖尿病的可能;但对于确诊的糖尿病人,即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认为糖尿病被治愈。

     因此,即使血糖达标,仍不能高枕无忧。

     3小心:降血糖≠血糖越低越好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高了的确不好,但是血糖过低也很危险!

     当糖友血糖低于3.9 mmol/L 时,就会出现如饥饿、出汗、手抖、头晕、心悸、眼前发黑等低血糖症状,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糖,就会危害健康。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 ~7.0 mmol/L,但需注意,根据不同的病情,控糖指数会有差异,应该谨遵医嘱。

     4注意:血糖降得快≠药物效果好

     很多人会把血糖降得快与否,作为降糖药好坏的评判标准。

     殊不知,血糖降太快,会带来较大的风险:①视物模糊 ②损伤脑细胞 ③低血糖反应 ④心肌梗死。

     所以,治疗糖尿病一定遵照医嘱,平稳降糖、监测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才是正确的,切勿相信没有根据的偏方、秘方。

     5放心:用胰岛素≠病情严重

     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等同于病情严重、已经没有药物可以控制了。

     事实上,很多初发的糖尿病患者也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而且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还可以换回口服药治疗。

     所以胰岛素注射并不代表病情已经“无可救药”,只是医生根据个人血糖水平和身体情况提出的不同治疗方式。

    

     6牢记:清淡饮食≠不吃荤

     糖尿病的清淡饮食并非是让大家不吃荤食、不吃主食、顿顿粗粮。

     要知道,肉类和主食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建议:糖尿病人吃肉应选择鱼类、禽肉类,每天40-70克;每餐主食量最好保持在75-100克,每天粗粮占主食的比重不要超过1/3。

     这个控糖食物表,你一定要记住!

     糖尿病人在吃的时候尤其注意,生怕吃了什么食物,血糖一下就升高了。那么,如何才能吃对食物,和药物一起帮助控制血糖呢?

     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学者,查阅了大量涉及饮食降糖的资料,经过近3年的时间,总结出这样一份控糖食物表!

     1直降血糖食物

     玉米、薏米、绿豆、黄瓜、芹菜、海带、木瓜、黄鳝、鲤鱼、茯苓、黄精。

     2理想降糖食物

     玉米、黑米、薏米、绿豆、燕麦、苦瓜、南瓜、黄瓜、芹菜、牛奶、花菜、海带、白菜、菠菜、山药、红薯、西葫芦、苹果、木瓜、菠萝、牛肉、兔肉、黄鳝、牡蛎、鲤鱼、鱿鱼、鳗鱼、豆腐、大蒜、西洋参、人参、莲子心、茯苓、黄芪、黄精、桔梗。

     3胰岛素样食物

     苦瓜、南瓜、牛肉、牡蛎、大蒜、人参、西洋参、莲子心。

     4调整血糖食物

     黑米、黑豆、荞麦、燕麦、菠菜、香菇、草莓、菠萝、鸽肉、鳗鱼、黄芪、桔梗。

     5防并发症食物

     玉米、大豆、黄瓜、芹菜、花菜、番茄、芦笋、海带、白菜、木瓜、柚子、山楂、鸽肉、海参、鲤鱼、鱿鱼、三文鱼、鳕鱼、酸奶、麻油、黄精、枸杞子。

     文章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图片来源:pixabay.com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编辑处理,图文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华慧大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