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大错失诺奖得主,引全网群嘲!
2022/10/12 23:14:01 红莲观潮

    

    来源:百度@东东学说、无相财经等

     2022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菲利普·迪布维格(Philip H. Dybvig),曾经在成都生活了14年,在西南财经大学担任金融研究院院士长达10年,专任教授。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成都姑娘。2021年因为西财双一流考核指标不如意,再加上学校资金偏紧,就解约了Dybvig。老天跟西财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11年默默无闻的Dybvig,离开西财一年后居然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你说西财是否尴尬。

    

     根据知情人说,Dybvig去年还是有意留在西财继续工作的,但是西财出于多方面考虑没有续聘Dybvig,双方就这样分手了。至于分手具体原因,钱肯定是一个因素,还有就是Dybvig的研究方向,在国内没有得到认可,特别是学校的认可,可能导致部分考核不达标。历史与西财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西财成为全网笑柄了。

    

     对于Dybvig离开西财一年后就获得了诺奖,网络上看笑话的肯定是最多的,当然也有理性思考的声音。Dybvig经济学理论,肯定不是最近一年形成的,已经在西财担任了10年的院长,他的经济学理论身边人都应该非常了解,但是了解不能代表理解了,就这样一位经济学大才被西财放弃了,只能说西财缺少一位识人的伯乐,做事有点急功近利了。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看问题,只是在一味的最后成绩,就此失去了挂诺奖头像的机会。

    

     西财与Dybvig的解约,其实给国内的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一位网友说他在西财听过Dybvig的科,基本教的纯理论经济学知识,没有什么实用性价值。其实他说的话就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大缺陷,急功近利急于变现的思维明显,不光是社会中,我们的高校也是如此。把创新简单地理解为制造产品,实际上科技创新最顶级的状态是理论创新,研发产品只是创新的终端。

    

     做理论创新是最枯燥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支持,当然还要顶级的天赋,最后在运气的带领下,让你成为了幸运儿。这就是为什么诺奖一般都是授予基础理论原创的科研人员,工科科学家很难获得获奖的主要原因。

    

     中国学术圈内,一直以来都有一种不健康的攀比、崇拜之风,导致很多学校都想蹭这个奖的热度。

     自打2022年的诺贝尔奖陆续出炉后,虽然中国国籍的是一个没有,但一些高校却在宣传上面赢麻了。比如南京大学说物理学奖得主是他们的名誉教授。

    同济大学说化学奖得主是他们的名誉教授。西安交大、中科大也说物理奖得主是他们的名誉教授和讲席教授。

    

    就连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出来报喜,说文学奖得主是他们出版社的作家。

    之前又说要自主创新,又说不屑于国外的排名,不搞西方的那一套。现在诺奖出来了,一个个上来攀亲戚。丑不丑?学术自信呢,文化自信呢?说到文化自信,你别说,菲利普教授正是被中国文化吸引过来的。据了解,这个教授酷爱中国文化,人是成都女婿,中文说得很好。学习之余,经常练习太极、气功,吹葫芦丝,拉二胡,以陶冶情操。在西南财大兼职任教,更多的也是因为中国的老婆和成都巴适的环境。你看他平时的穿着打扮就知道了,穿唐装,蓄麻花辫,就是一个中国文化迷。

    而且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金庸式的微信昵称。

    我一直都强调,中华文化是包容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菲利普在中国拉二胡,过春节。

    甚至在重要场合,都坚持穿唐装。难道他就不怕被美国人说他数典忘祖,卖国贼吗?

    没有,这就是文化自信,只不过这是美式文化自信——喜欢中国文化,穿中式衣服,过中国节,在中国任教,这是他的自由,无权干涉。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是个中国人,在美国任教,说什么咖啡就是比大蒜香,我们现在的网络文化,能不能做到这份包容?有些人是不是反手就是一个举报,然后说他伤害民族感情,宣扬西方价值观?最后结语Dybvig在西财生活与工作了11年,最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被解约了,只能说明国内确实没有伯乐,大才就在你身边,你发现不了,只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建设学校。说明国内对基础理论研究这块的重视还是停留在嘴上,实际还是想要政绩,间接说明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情况很糟糕,谁都可以说几句,其实都是假把式,真把式反而没有人待见!

    

     国内要想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Dybvig就是很好的例子,对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包容的心,要站在学术的角度看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来积淀,重压之下是做不出基础原创成果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负责人,不光要慧眼识英才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普世的胸怀。

    

     往期精彩

     乌克兰: 不会惧怕,绝不投降!

     寒!今年全军覆没?

     俄乌战争两种结果:乌克兰胜利,或者全世界失败!

     拷问海天味业俄之败相,乌之反攻号角炸毁欧洲能源命脉:凶手可能除了美俄,还有他……别动核武!美对俄发出严厉警告

     俄增兵30万难以反败为胜,欧洲一旦熬过寒冬,俄乌冲突将迎大结局威力巨大的捧杀:美国参议院全票赞成,称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

     大忽悠真敢说:“我有一计,可安天下”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公众号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

     阅读原文支持本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红莲观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