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发布第75号公告!
2022/12/8 16:38:48 新街派生活报

     哈尔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第75号公告(2022年12月8日)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情况,为科学精准落实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经专家组研判,市指挥部决定,对全市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优化调整。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优化调整人员流动管理

     1.不再实施抵返哈人员“落地检”,不再对进出哈人员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2.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实施限流措施。

     3.倡导市域外抵返哈人员自觉做好居家健康监测。

     二、优化调整场所单位管理

     1.各类商业门店、经营场所、景区景点、宗教场所等有序恢复开放经营。进入餐饮(堂食)及室内健身场所、棋牌室(麻将馆)、剧本杀、桌游吧、密室逃脱、歌厅、舞厅、酒吧、足疗店、按摩院、游戏厅、网吧、桑拿洗浴等密闭场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上述场所工作人员须从其规定一并执行。

     2.进入医疗机构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不再实行实名登记、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及健康码,不再限制线上购药。

     3.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公安司法行政监所继续实行封闭管理。具体防控措施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4.中小学、托幼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活动。具体恢复时间按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5.市、区属机关事业单位继续实行弹性工作制,进入人员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实施食堂错峰就餐,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6.进入哈达、龙园、农都、润恒、红旗五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人员及从业人员,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具体防控措施按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7.大型企业、工业园区要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实行“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具体按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三、优化调整核酸检测

     1.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2.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及商场超市、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按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3.按照就近就便原则,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并向社会公布,满足市民群众愿检尽检需求。

     4.三级医院仅为院内工作人员、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不再承接“愿检尽检”服务。

     四、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1.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2.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对目前正在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可“点对点”闭环返回居住地,实施后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3.居家隔离人员应当单独居住或单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居家隔离期间本人及共同居住人不得外出。

     4.阳性感染者、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及共同居住人,龙江健康码赋“红码”管理,治愈或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及时解码,其他人员不再赋码管理。

     5.对涉疫场所、病例家庭及相关公共区域,要全面做好消毒消杀工作。具体按相关行业技术规范执行。

     五、优化调整风险区管理

     1.高风险区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如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高风险区。

     2.高风险区划定后,社区要第一时间告知居民隔离管控时间。高风险区人员隔离第5天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及时解封。出现续发病例的,只管控续发阳性住户,不得延长其他人员的管控时间。

     3.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六、优化调整聚集性活动管理

     1.有序恢复会议、培训、论坛、演出、会展、展销促销等活动。

     2.举办各类活动要压实主体责任,按照“谁举办、谁负责”“一活动一方案”的原则,同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方案。

     3.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从简举办婚丧嫁娶活动,不再实行报备制。

     七、优化调整服务保障

     1.居(村)委会及其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医疗机 构要利用现有居民健康信息,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分级分类提供相应健康服务。

     2.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单位、企业、场所发生疫情时,因地制宜快速隔离或转运感染者,开展终末消毒,不得停工、停产、停业。

     3.医疗机构门诊、急诊要设置应急诊疗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

     4.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

     八、优化调整疫苗接种服务

     1.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2.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

     3.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

     疫情防控要筑牢群防群控人民防线。各地、各行业部门、各市场主体及广大市民群众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特别是广大市民朋友要做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良好生活习惯,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健康家园。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下一步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变化,持续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1

     111+526!黑龙江省最新疫情通报2

     6日0时至24时,哈尔滨市新增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339例详情3

     12月3日黑龙江省最新疫情通报4

     黑龙江省最新疫情通报

     5

     黑龙江省最新疫情通报6

     哈尔滨发布指导意见!事关核酸检测点等涉疫场所!

    

     记者:张立

     编辑:韩雪

     责编:王轶男

     审读:王福才

     审核:张同

     广告业务联系电话:0451-84691043

     原创文章版权归生活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街派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