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的红日……丨星期日20:00
2022/12/11 19:56:39 新街派生活报

夜幕下的哈尔滨,江畔出现了大异于以往的新格调。
文丨包临轩
夜里的红日
大大小小绵延不绝的楼群铺展开来,形同布满礁石的海洋,它们挤压着线型街道,使后者变得急促而细弱。楼群们成群结队,无不棱角分明,粗壮有力,如高低错落体量不同的数不清的断崖,占领了灯光照顾不到的大面积区域。表面看起来,楼群是模模糊糊的大背景,其实它们才是城市的真正主体,虽然处于半显半露之间。在黄昏降临之际,令视线无可回避的楼群们,相互合谋似的,慢慢罩上无边的迷蒙和夜之神秘,藏匿起城市中人悲欢离合的谜底。
然而江边夜色则是另一番景象,进入秋冬季的城区内的松花江段,因为一处刚刚加入的地标式景观工程开始大放异彩,它刷新了视野,激活了心神,令行走于江岸的人们为之一振。
正是太阳落山不久的时刻,走在位于友谊西路的音乐公园的塑胶跑道上,无意间抬头北望,突然如被电击中,一个巨大的红色光轮跃入眼帘。很快,那红轮又依次不断演化为不同色彩,绿色、橙色、蓝色等等,七彩缤纷,大约几秒钟就换一种色彩,每一种色彩都如梦如幻,美轮美奂,行人禁不住驻足惊呼。

王德斌/制
第一眼看到酷炫的鲜红,令人不由得产生了与腾跃出来的“旭日”撞个满怀的幻觉,仿佛太阳从冬日的雪山上升起!
很巧,白色月牙此刻正好印在正东方向的夜幕上,然而那月色极淡,几近于无,而其下方那硕大的红轮,却浓烈如火,似乎在燃烧着夜空,令月牙窘迫不已。两相对比,一极小,一特大;一白如无色,一红如朝日;一淡泊如似有若无的云丝,一浓烈如熊熊燃烧着的圣火。
地上奇迹般的红轮,就这样突如其来地冒出地平线,反而把天上的月牙,活生生地比下去了,一束束激动的目光被硬生生夺走,大幅度地转移方向,牢牢钉在了那刚刚冒出来的红轮之上,很难再去注意天上那月牙的黯淡存在了。
那红轮不是别的,而是竣工不久刚刚亮相的哈尔滨四季冰雪项目——雪花摩天轮。
六瓣雪花造型拼出的“哈尔滨之眼”支撑起的巨型雪花摩天轮,高达一百二十米,相当于四十二层住宅楼高,撼人心魄。

张澍/制
摩天轮采用全辐条结构形式,配置了四十八个十人轿厢,其中分设亲子、爱情和KTV等不同主题,还设有六个打造了透明底部的吊舱,让游客在绝佳的视野当中,领略天高地阔的北国风情和浪漫情致。与传统摩天轮不同的是,雪花摩天轮的辐条和转轮外圈上,都安装了LED光源彩灯可控制系统,可以在夜色中充分凸显极具冰雪特色的雪花造型。摩天轮的设备结构及电气元器件,均采用了耐低温材料,确保在冬季严寒天气正常运行。
大气而震撼的视觉盛宴,是艺术想象力和高科技的有机融合,摩天轮内里,是有着高含金量的现代科技作为支撑的。
颇为壮观的雪花“集成”和放大,构成了摩天轮之魂,雪花既是冰雪大世界一个最简洁直观的象征,自然也是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不言而喻的标志物。摩天轮正在成为冰雪大世界这一冰雪皇冠上的一颗硕大珍珠,熠熠闪光。
眼下,尚不能对摩天轮本身轿厢的乘坐率作出一个明确判断,那将有赖于疫情的解除和游客的蜂拥而至,但是,摩天轮在江畔的亮相,至少成了哈尔滨城区一道最新的地标式景观,是本地市民刚刚得以乐享的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福利。
也许,雪花摩天轮的最大意义,还不在于其自身的玩乐功能,不在于有多少人登上摩天轮,去体验江天一色中上下惊呼和欢叫的空中旋转之旅,而在于它彻底终结了外地人不能确知冰雪大世界具体位置的历史。冰雪大世界这回变得极为确定了,是的,它不在别的地方,它就在这里!

张澍/制
从今以后,雪花摩天轮,将成为冰雪大世界的定位器和四季常在的地标,在冰雪大世界一年一度矗立起来之前,它是人们奔向冰雪大世界的超级指南针,是冰雪大世界光芒四射的灯塔,在摩天轮的麾下,就是冰雪大世界的停车场。自然,建造者的雄心,其实不止是为了冬季冰雪,还要发力打造这座城市的四季冰雪产业。
此前,尤其冬季尚未到来时,哈尔滨人不得不向外地人费尽心力地指认和描述冰雪大世界的方位和位置,有时这种描述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并不是凑巧每个外地人正好在经过江畔的时候,都会有本地人指着那片空地,有些没头没脑地说,喂,那就是每年冬季我们建造冰雪大世界的地方,你可知道?然后对方极有可能困惑地摇摇头,露出茫然的神情。
这回好了,我们有了雪花摩天轮。

张澍/制
然而,有时我想到,是哈尔滨的冰雪之梦、冰雪之美终于走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是到了该有雪花摩天轮的时候了。它的孕育和诞生,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的。
我们知道哈尔滨冰雪文化的起源,是源于平民百姓当年在家门口放置的简易冰灯,是小水桶里晶莹透明的冰块与烛光的组合,沿着冬日的街巷里,一字排开,低低地照亮家门、左邻右舍和附近的一方天地,然后演化延伸,慢慢有了街面上的冰灯,有了集市上的冰灯,再后来有了冰灯游园会,兆麟公园成为冬季冰灯艺术、冰灯文化的荟萃之地,一度名满天下。
家家户户有冰灯,大街小巷有冰灯,公园和各个大大小小的单位、部门等公共空间,皆有冰灯。然而哈尔滨人从未感到满足,他们继续前行,直至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冰雪大世界,创造出世所未见的大体量的人间难寻的仙境奇观,创造出雄踞世界之巅的冰雪建筑群落!
从此,冰雪建筑成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别,哈尔滨因此成为起草和拿出冰雪建筑技术标准的伟大城市,这是何等的荣耀!
冰雪大世界是早期冰灯艺术的积累与核裂变,是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是民间艺术演变为专业艺术,由自发而自觉,由零打碎敲变成专业流水线,最后成了大众文化与专业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景观艺术典范。其势头,其气势在当今时代无可阻挡,虽然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同样层出不穷并且愈加严峻,但是作为冰雪文化发源地的哈尔滨,依旧底气十足,创新动力不竭。

丁毅/绘
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是哈尔滨人与冰雪息息相关的内在性情和气质所致吧?
有着冰雪般晶莹剔透的精神基因,有着与冬天童话与生俱来的单纯宁静的灵魂,这甚至是哈尔滨人自己都未能完全觉悟到的一点,这是他们骨子里的东西,是终其一生也割舍不掉和挥之不去的。
当冰雪大世界这样伟岸雄奇的冬天城堡群,开始慢慢取代位于闹市区里的冰灯游园会,转战到江畔更大的无遮拦的空间的时候,这一重大步骤,意味着哈尔滨人的冰雪之梦,从未止步于最初,而是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任何画地为牢的做法,似乎都是暂时的,都终将被他们那新的更大的梦想所置换,冰雪梦在这座城市一直在持续叠代,在不停歇地升级,这似乎是永无止境的进化过程,并无终点可言。
就像眼下,冰雪大世界的规模和气势不但越来越宏大奇崛,其每一处细部的精雕细刻,苦心孤诣的雕琢,也愈来愈精益求精,愈来愈巧夺天工,整个创作和建造过程中的美学理念、建筑、工艺等技艺,都在默默地齐头并进,不断臻于化境,对冰雪内涵的理解也越来越显出开放性和更多的可能性。

张澍/制
已经走过二十三年旅程的冰雪大世界,每一年的年度主题都在刷新,每一年的冰雪建筑都因确定的主题的不同而创造出不同的样态,不同的风格,冰雪大世界年年有,但是年年都不同。就是说,每一年,都得从头再来,这有点类似行为艺术,而不只是建造一个有型的冰雪建筑群那样一个结果,因为建筑物实体的不能留存,导致建造的过程本身,要不断地重新来过,一个个不能再被完全重复的艺术动作,每一年都要有独一无二的创新。
到了下一年度,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图纸出来,又必须得有新的创造过程,这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是不断的螺旋式上升,这是在从一个巅峰向另一个巅峰的攀援,这是冰雪艺术创造的特殊命运,岁岁相似,岁岁不同,随着春天原有的冰雪城堡的消融,一切归零,下一轮从构思到建造的全新版工作,又重新启动了。
参与建设冰雪大世界的组织者、运营者、设计者、建设者,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参与的人员、人数也都不相同,参与者所涉行业,从政府、部门到文化、艺术和建设、生产行业,难以尽述,参与的团队和人数也极为众多,人数何止万千。所以,冰雪大世界不止是事业,也不止是产业,不止是一道冬天的冰雪景观,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繁复的城市工程、文化创作工程、管理运营工程、社会工程和全民工程。
但凡哈尔滨人,或其所在的家庭,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程度不同地参与到冰雪大世界这长长的创造链条中来,除了专业人员,作为普通市民,都有各种不同的机缘参与其中。

丁毅/绘
远的不说,即将开始的松花江里的取冰工程,就十分浩大,涉及大量的各色创作者、劳动者,他们当中有官员,有企业家,有艺术家,有工程师、技术员和数不清的工匠,当然,其中也远不止哈尔滨人。
参与建造冰雪大世界的人们,却大多是无名者,落到具体人身上的新闻曝光率并不高,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不计其数,有不少人已经走出哈尔滨,输出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冰雪文化产业的打造队列当中,个人和团队成就斐然的,层出不穷,不在少数。但是,我们却能强烈地感觉到,他们都不以此为意,他们早就习惯于长期地把自己隐身于冰雪大世界的整体创造之中,隐在这伟大奇观的身后,默默无声。
在哈尔滨人看来,置身于冰雪王国里的每一份劳作,每一个付出,原本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就像走路喝水吃饭一样自然,取冰、砌筑和建造、打磨,那就是哈尔滨人冬天这个季节里必不可少的正常所为。这其中包含的质朴、诚实和坦荡,如果有人能够拉开时空距离予以审视,会惊讶地发现这是何等珍稀的高贵品质。
而这,就是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的内在性情和个性,是哈尔滨人血液里的东西。

张澍/制
冰雪大世界是他们性情和才华的立体写照,雪花摩天轮在夜晚里那红彤彤的光耀,是这里人们奔腾热血的汇聚和鲜活象征。对哈尔滨人来说,冬天来了,堆雪人、打雪仗、雪冰爬犁、雪橇、雪地摩托,这是不可能缺少的冬季生活方式,冰灯、冰雕、雪雕、直至冰雪大世界,无论如何是他们漫长冬天里不可或缺的必须“置办”的送给自己的礼物。
有没有外人来观光,也无论有没有疫情,都阻挡不了哈尔滨人这冬天童话的必然降临,就如悬于某个高处的晨钟,它为自己而鸣。那是他们内心无可阻遏的需要,他们无法想象,没有这些,那还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活吗?
雪花摩天轮,成了他们的宣言,这冰雪大世界四季常在的醒目符号,崛起于松花江江心沙滩,尤其是在冬季尚未到来之前,在冰雪大世界年度亮相之前的那些漫长日子,它穿越季节,成了一个抬头即可望见的有力提示。
其南面是松花江主干道,北面是这沙滩隔开的支流,与北岸近在咫尺。它既在江畔,也在江中,近处是沙洲上的树木掩映,而从远处望过来,摩天轮仿佛置身于松花江奔流的大水中,成为一面造型别致的时尚巨帆,或者,也像一只超级贝壳,演绎着松花江的浓浓水意。
然而夜幕垂落之时,它又变身为一轮巨大的太阳,不止放射红色光芒,也还兼具赤橙黄绿青蓝紫,为了呼唤冬天那白色精灵的最终升腾,为了迎接冬天欢乐梦幻城堡的诞生,它率先以七彩舞服当空舞蹈,夜夜不期而至。

丁毅/制
雪花摩天轮,这悬于松花江深远夜空已然定格的光轮,如同它所身处的太阳岛一样,变成了一枚非凡的人工的太阳,它正以另一种奇异的热烈,夺走了月亮寂寥的清辉,照彻了夜晚。因为这片区域本身,正是太阳岛向西延伸的一部分,所以在此意义上,冰雪大世界和雪花摩天轮,是大太阳岛传奇续写的新篇章,是冬天的太阳岛,当然更是身处北国冰天雪地里的哈尔滨,始终不倦地讲述和展开的一个不断增加新情节的冬天的童话,是别处难以真正仿效的银色王国对大千世界一个赤诚的邀约。
编辑:陈哲
责编:王轶男
审读:王福才
审核:刘凤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街派生活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