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格局决定你的人生
2017/8/7 神农中医馆

    

     常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的格局常常决定着人生的结局。

     一个乞丐成天沿街乞讨,是他喜欢乞讨吗?还是他只能想到乞讨是他唯一的出路?

     很久以前的热播剧《蜗居》里面有个片段,男女主人公为了超市储藏柜押金的一块钱没有找回而吵得不可开交,当年热烈的感情被现实的经济问题都榨干了。丈夫在家外郁闷的抽烟,根本不想回家。你能想象这样一对为一块钱而大吵的夫妻,可以迅速摆脱他们买不起房子的现状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根本跳不出自己用节省来攒钱的局限,所以他们暂时无法用开源的方式改变经济现状。如果观念改变不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夫妻关系都不会有好转。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只有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开拓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成功的关键往往不在经验和决策,而在格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高处,才能着眼未来。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可以提前5年,10年开始布局下部的投资计划,就是因为他们看得长远,站的格局大。

     眼光

     眼光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在某个领域审时度势的能力 。

     第一,摆脱事物的表象,透过外表信息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

     第二,跳出思维局限,看到整体事件的始末。

     第三,在现有信息中感受未来趋势的能力以至于预测未来长远的动态。

    

    

     胸怀

     做大事者不纠结,成大器者不磨叽。

     有大的追求,大的愿望,才会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视野,大的宽容,这就叫大胸怀吧。

     就像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真正的的得胜点不在战功和实力,在于刘邦的胸襟更大,是个,是胸怀天下的人。

    

    

     所以若综合三方面而言,项羽的楚军是远远强过刘邦的汉军的,但为什么最后自刎乌江的不是刘邦,而偏偏是项羽呢?

     再看看项羽,手下纵有范增、英布这样的文臣武将,但最终还是一败涂地。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刚愎自用,范增屡次进谏,但最后还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只因他不像刘邦那样胸怀广阔,单单为一个名义上的“西楚霸王”惹得众诸侯心生叛意、倒戈相向。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样气魄的歌词也体现了刘邦是怎样的胸襟。所以他在楚汉相争中最后笑到了最后。

     胆识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

    

     褚时健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曾经的烟草大王在70多岁的时候身陷牢狱,被判终身监禁。谁都没有想到他可以在保外就医以后重新开始,承包了2400亩的荒山,开始包荒地种橙。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曾经的企业家转身成为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用当年管理烟厂的烟农互利原则来管理果园。 2000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带有扶贫的性质,而且是环保生态。如今,86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再次成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的亿万富翁。

     你能想象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吗?

     如果你拥有了和他一样的勇气胆识,你也就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心态

     有很多投资者,看到别人赚钱,总是在想:有什么赚钱的好项目呢?怎么能投资赚钱呢?所以人们都在构思盈利模式,消费者心理,融资渠道等等。而忽视了投资者自身的心态和心智模式。

     买一个新的股票,开展新的生意,进行新的投资,,开始新的创业,你以为可以开始不一样的结局。但是如果你跳不出自己的心智模式,最终新的股票,新的生意还是会跟以前的股票,以前的生意一样的结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投资失败,有些人投资总是可以赚钱。

     一个人其实是一堆心智模式的排布,这些就是人生的格局,格局没有改变,历史事件还会反复再来。

     所以说,格局真的决定人生层次。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明白身心和命运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掌握命运。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神农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