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乡长扶贫记之四:教育必须抓
2017/10/12 基层干部参阅

    

     上次马奶奶拦车事件(点击链接前情回顾)让小李乡长搞得很尴尬,他认为跟有的老人讲扶贫政策——双方“弹不到一个弦上”,瞎耽误功夫。听村长说,马奶奶的闺女姓水,是位乡村教师,嫁到了同乡的高山村。小李决定不打招呼到高山村去一趟,看看水老师到底是啥状况,也趁机摸摸高水山村的扶贫工作。

     到了村口,小李乡长问起水老师,村民们都很熟悉。她邻居说水老师不在家,搬到县城几年了。

     “她不是本村的教师吗?住到县城咋给孩子上课呀?”几个村民没再接话,看着小李呵呵地笑,眼神很复杂。

     小李心里一紧,下车和村民们拉起了家常,他想再听听群众的实在话。

     “现在的乡村学校,没有几个教师在岗喽!有个学校在册教师18人,只有7人往学校跑跑,别的长期没见过人。有的打理生意,有的外出代课……像水老师光靠财政工资,哪能在县城买上房子?还不是公家这儿拿一份,私人那儿再挣一份。”

     “教师流失,乡下学校教学质量不行了,有门路的都把孩子送到县城民办学校。一个学校总共一百多个学生,有的班一共才八九名学生。学校没有学校样儿,老师没有老师样儿,孩子咋能学好?”

     “国家虽说有义务教育,可在乡下学校享受义务教育等于把孩子‘大撒把’。凡是有门路的,谁会拿自家孩子的成才开玩笑!老师想法去县城找民办学校代课,家长掏高价送孩子到民办学校上学。只有穷的、没本事的家长才把孩子留在乡下学校。”

     “老师之间相互比,留在岗位上的看到出去兼职的挣得几七几八的,哪个心里会平衡?有几个静心教学的?受害的还不是穷人家的孩子!这样下去,穷人几辈子能翻身?”

     ……

     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句句像刀子扎在小李乡长的心上。因为他本身就是穷人家的孩子,靠知识改变了命运。

     可现在的乡下教学已经不比从前了,有的校长、老师一心想着挣钱,优势资源都在向县城集中。虽然县里每年都在往乡下分配老师,可惜有的老师只拿工资不在岗。

     “扶贫先扶智,才能阻断贫困现象代际相传”——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可下面的情况很复杂,群众的怨气也很大!

     报纸上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小李对乡下教育了解得越多,越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他想:不能让群众再骂了,能改变多少是多少吧!

     “马奶奶的事交给片区领导处理,我要给咱乡的校长、老师开大会、定规距。一个乡别的扶贫工作不管干得有多好,如果教育扶贫抓不好,地方领导就是老百姓的罪人。”小李乡长向乡党委表态说。

     “行!党委班子支持你!可一定要注意,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很多问题积压了很多年,盘根错节,情况比你想像的要复杂。”乡党委书记嘱咐说。

     就在教师节上,小李乡长开始了他准备了几天的演讲。

     “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我只对坚守岗位、安分敬业的教师表达衷心的问候。而对有些在编不在岗、只拿工资不上班的教师,我要表达强烈的谴责。教育扶贫,我看,首先要扶有些教师的师德,要扶有些教师的良心……”

     “在群众的眼里,教师应该是可敬的。可我下乡听到的却是群众的怨言,不只怨有些教师不安分,更怨领导干部不作为。咱们都身在基层,你们睁大眼睛看一看,基层干部在防火中、在扶贫中付出多少汗水,就这还不能达到群众的满意。他们的工资比你们高吗?作为教师,去掉假期、周末,一年只上半年的班,有人却不能‘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这让那些‘种地的’能不心烦吗……”

     “从这学期开始,校长把在编不在岗的教师名单如实递上来,我要一个一个查,是谁的责任谁来担,我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不管你有什么关系、你是什么靠山!”

     当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小李乡长憋得满脸通红,直觉得头上冒汗,后背发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层干部参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