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贴了三伏贴,起泡是怎么回事?
2016/7/22 眉山弘济中医馆

    

     “三伏贴”是一种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传统的冬病夏治中医疗法,但是很多人在使用了三伏贴之后发现了有起泡的现象,对此有很多疑问,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贴三伏贴后局部起水泡是正常现象!!!

     贴三伏贴后局部起水泡是正常现象!!!

     贴三伏贴后局部起水泡是正常现象!!!

    

     问:“三伏贴”为什么会发泡?

     答:三伏灸(三伏敷贴)也称“发泡灸”,7月和8月的初、中、末伏几天后,有80%以上的患者敷贴后会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贴药部位起黄豆大的小水泡等都是正常现象,这说明药物正在起效,一般需要两至三天后红肿、小水泡自然吸收后就会消退。

     特别是到第三伏时,由于在身体的同一部位已经贴过两次,再次贴药刺激皮肤时,就更容易起水泡、灼热痛痒。

     个别病人皮肤嫩,或者对药物敏感,就会有烫伤疼痛、瘙痒的感觉,持续时间会比大多数人长,有可能十天,极个别人一个月。大多数人在三天之内就消退了,若对皮肤的灼热、瘙痒的疼痛忍受不了,可返回就诊。

     个别皮肤灼伤及皮肤瘙痒严重者可到医馆咨询、就诊。

     三伏灸的药物对皮肤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每个人对药物反应不尽相同,有的人皮肤娇嫩,对药物反应敏感,就会使用药部位的皮肤反应时间延长,出现数日灼热、疼痛和瘙痒,甚至晚上入睡都会受到影响。

     因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出现极度烫伤、瘙痒的也是极个别现象。

    

     问:如何避免起泡?

     答:首先贴敷的时间和起泡直接相关,贴敷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起泡。敷贴后无论出现痒、灼热等感觉,还是没有特殊感觉,都是正常的反应。但如果觉得很难受就要立即撕掉药物,不管贴了多久。

     其次贴敷期间不能吃发性的食物,如海鲜(龙虾等)、牛肉、羊肉、香菜、公鸡、鲤鱼、黄花菜等,不想发泡的亲们一定要避免这些食物哦!

    

     三问:起泡之后怎么办?

     答:有的人起的是米粒大小的小水泡,有的人则会起比较大的水泡。无论水泡大小均表明体内水湿之邪较重,属正常反应。但是他们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小水泡,可以不处理,待水泡自己吸收;较大水泡,最好到我馆来处理,先用碘伏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挑破,然后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烧伤膏、黄金万红膏等药物。如果瘙痒明显可以涂抹皮炎平、派瑞松等。但是一定要注意创面保护,不要随意弄破水泡,避免搔抓,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及时来医院处理。

     任何关于“三伏贴”的问题都可以拨打我们的咨询电话028-38058866,我们将竭诚为你们服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眉山弘济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