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乳腺,关爱自己!
2016/10/27 眉山弘济中医馆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13年公布的数据,自2008年以来,全球每年乳腺癌病例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而死亡率每年增长14%。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有170万妇女被诊断患有乳腺癌,52万人因罹患乳腺癌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癌症确诊病例将超过1900万例。

    

     2010年9月22日,英国伦敦,乳腺癌运动组织竖起了40个粉色和黑色的女性剪影形象,他们代表着每八个女性里即有一人患有乳腺癌。

     在中国仅在2015年,新发乳腺癌病例高达26万例,死亡7万例,位居中国女性所有肿瘤发病率之首。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我国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37.86/10万,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7.10%。我国25岁以上年龄段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50岁达到高峰。预计到2021年,中国乳腺癌患者人数将高达250万,55岁以上女性中每1000人就可能有一位罹患乳腺癌。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特点

     低龄化

     《纽约时报》称,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0岁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40岁女性低0.5个百分点;到了60岁,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为3.5%,即每28人中就有1人患乳腺癌。总体上看,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12.5%。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

     多方研究显示,中国女性诊断为乳腺癌的中位年龄是48-50岁,相比于美国的64岁,年轻了近10岁。中国女性患者中57.4%的人不到50岁就被诊断为乳腺癌,62.9%的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时还未绝经。

     据《华商报》报道,来自陕西农村的7岁半女孩莉莉,因为感冒住院,医生检查身体时,发现她右乳头上方有一个1厘米大小的包块,经查,莉莉患了患乳腺癌。

     乳腺癌筛查普及率低

     我国从2009年起启动了包括乳腺癌症检查在内的“两癌”筛查项目,但乳腺癌筛查普及率仍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14年,农村妇女“两癌”项目共为600余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乳腺癌检查。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以早期病人的发现率为例,在中国,目前Ⅰ期乳腺癌病人的发现率为19.2%,这一数据在美国为47.5%。“目前在我国,通过早期筛查确诊的乳腺癌病例还非常少,仅有5%左右(根据北京地区筛查诊断的数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兵表示。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81.4%的女性对乳腺癌的正确知识了解不够,只有不到10%的女性曾经接受过乳腺X光片检测,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不足30%。

     发病率为什么高?

     雌激素高是主因

     乳腺癌属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在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约有2/3的乳腺癌和体内激素水平有关。大量进入乳腺组织的雌激素会在乳腺组织中引起各种反应,其中就包括使乳腺组织增生。最终,就有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雌激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雌激素与年龄、肥胖等因素相关。乳腺癌高发年龄是40岁至60岁的妇女,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妇女雌激素分泌失调的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

     绝经前后妇女肥胖和低水平体育活动,也被认为是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学者认为,这个年龄层的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不足,人体就会从脂肪里转化出雌激素。脂肪越多,就可以转化出越多的雌激素。不过,该观点目前仍存在争议

     而外源性雌激素主要来自于药品与食物。很多女性觉得没有了雌激素,女性特征就会不再明显,人会变老变丑,因此,为了年轻漂亮,会打羊胎素、口服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等,这在一些女明星或爱美女性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此外,一些食物中也被检出含有雌激素成分或类似雌激素的成分。比如动物食品中的饲料残留,以及植物性食物中的农药、生长剂残留。

     月经初潮早或停经晚,是高危人群

     大部分研究显示,初潮年龄与绝经后乳腺癌发病有关,较早初潮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女性无论城乡均存在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趋势,这意味着乳腺组织越早暴露在雌激素的作用之下。

     一项对1985-2000年中国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的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女性的平均初潮年龄从13.09岁提前到12.78岁,平均每10年提前约2.5个月;乡村女性从13.80岁提前到了13.2岁,平 均 每10年 提 前 约4.6个 月。

     一些女性为延长生育期,人为延迟绝经,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的风险。研究发现,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是45岁以前绝经者的1.22倍。绝经年龄越早,乳腺癌发病风险越低。这可能与较早绝经的女性随着月经周期的停止,内源性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细胞接受雌激素的刺激减少,进而乳腺癌危险性降低。

     此外,在20到30岁年龄段,月经周期短者有较高乳腺癌发病风险,原因可能是较短的月经周期,月经次数较多,黄体期时间相对较长。而黄体期雌孕激素水平相对较高,乳腺细胞接受更多激素刺激,增加了乳腺癌发病风险。

     低生育率与哺乳时间短

     正常健康的乳腺需要孕激素和雌激素周期性的协同作用达到平衡,雌激素可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可起到抑制雌激素和保护乳房的作用。而要使孕激素和雌激素达到平衡必须要经过至少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

     生育率下降也能间接影响乳腺癌风险。目前,中国总和生育率(每名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从1950-1955年的6.0下降至2010年的1.6。富裕的沿海城市总和生育率最低。忙碌紧张的工作使得很多女白领选择晚育或不生育。调查显示,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要高出30%。

    

     2010 年中国不同区域每1000 人出生率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妇女对孩子超过半年以上的母乳喂养可以降低5%乳腺癌发病概率,学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在哺乳期卵巢会自动停止月经周期的组织学改变。

     然而,越来越多的女白领为了工作而放弃哺乳,有些还采取各种方法抑制乳汁分泌。不哺乳的危害很多,不仅局限于乳腺,像甲状腺、肝脏、子宫等也相应易出现问题。此外,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也关系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高低。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都可能诱发乳腺癌。通常来讲,哺乳的最佳时间为一年。

     遗传风险

     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有研究发现,如果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腺癌的妇女,自身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腺癌的女性,其发病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

     不过,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腺癌病人的亲属并非一定会患乳腺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大。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进行双乳乳腺切除手术,她解释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家族携带癌症易感基因。

     不良习惯、压力等也是诱因

     女性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适当的体育锻炼,少食烟熏、肉类脂肪食物,多摄入蔬菜等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发生。女性文胸大小不合适或佩戴时间过长会造成组织液、淋巴液流通不畅,影响血液循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因此对于女性来说文胸的选择及正确的佩戴很重要。

    

     研究发现,精神压力会造成细胞和乳房组织的改变,这增加了妇女患乳腺增生或乳腺癌的风险。女性压力过大、精神总紧张都会使身体的内分泌紊乱,同时女性性格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过于内向、凡事闷在心里的女性,或者脾气过于急躁,易怒的女性也同样会干扰到内分泌系统,增加患乳腺癌的概率。

     乳腺癌并不可怕

     由于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世界多个国家成立了抗击乳腺癌的机构,许多名人用行动鼓励人们积极预防,勇敢面对。每年的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并以“粉红丝带”作为乳腺癌防治活动的标识。

    

     杨幂全裸代言“粉红丝带”

     事实上,乳腺癌并不可怕,虽然乳腺癌发病率很高,但其死亡率却在降低。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里根、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台湾歌手蔡琴以及影星汪明荃都曾患有乳腺癌,她们经过手术,获得痊愈。

     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也在逐年提升。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统计,1975年乳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只有75.2%,而到了2006年,这个数据已上升到90.6%。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正规的治疗(包括手术、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放疗)之后,都可以治好,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旦得了癌症,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2014年3月15日,法国巴黎,数十名妇女在埃菲尔铁塔前集会,将胸罩抛向空中。这项活动由致力于乳房健康教育和乳腺癌防治的慈善机构发起。

     专家指出,当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夜,乳房皮肤有“桔样皮”改变,皮肤凹陷出现“酒窝”特征,乳头偏向、内陷等表现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目前,乳腺癌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医生临床触诊和影像学诊断,如钼靶X线摄影、B超等,这些检查手段都能起到有效检出早期乳腺癌的作用。专家建议,35岁以下人群应首选B超检查;35岁以上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正规的乳腺X线检查,对于X线中腺体密度超过50%的女性需要同时联合B超检查;对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未育、月经初潮早或停经晚的乳腺癌高危人群推荐在乳腺X线基础上联合B超或乳腺核磁检查。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

     (参考资料来源:丁香园、人民网、南方日报、扬子晚报、新华每日电讯、青年参考、人人健康、新快报、搜狐、解放日报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眉山弘济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