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膏方进补
2016/11/10 眉山弘济中医馆

     中医理论认为,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人体状况变化随着自然界的规律发生变化,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到了冬天应该是封藏、孕育,也就是储备精微物质,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好准备。因此,在冬季服用膏方进补是最佳时期。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冬天进补、夏天打虎”,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瘟”,说明了冬令季节注重对精微的闭藏。

    

     一、什么叫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疱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内服膏剂,又称为膏方,因其有滋补作用,称为滋补药,广泛地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体虚者。

     膏方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定不同处方,选用君臣佐使药物进行配伍,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一种剂型。膏方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由于使用方便、疗效明显,膏方已越来越受患者欢迎。

    

    二、膏方的使用对象

     一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平时无慢性疾病,容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负担过重而致身体虚弱的人,中老年人,体力不支,精力不够,难以胜任紧张而烦劳的工作。

     二是慢性疾病已经稳定或病久而全身虚弱的人,或为增强体质而巩固疗效的人。这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贫血、恶性肿瘤、风湿关节炎、类风湿、颈肩腰腿痛、女人月经不调、不孕症、男子不育症、小儿厌食、发育不良等。

     三是康复患者,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体虚的人。

     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合理服用,可以使少年儿童发育良好,增强活力;可以使中青年增强体质,美容健身;可以使老年人延缓衰老,精力旺盛。膏方是因人不同,男女老少均有不同。切忌立一成方而各种人都服,必须进行辨证施治,严格按照膏方的组成原则配方,进行精心加工,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

     如见有急性病症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时,如胃痛、结肠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发作者,均不适宜膏方。

     患者服膏方前或服膏方过程中,遇伤风感冒、食滞者,应暂停使用。此时再服用膏方,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医称之为恋邪不去。

     有些患者在服用膏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新的疾患,也宜暂停使用,诊断明确后才可考虑是否继续服用。

    

     三、调治前先服开路药

     俗话说“用药如用兵”,也就是说用药治病,如同用兵打仗一样,有一定的规矩和策略,服用膏方进补同样如此。在给病人开膏方方剂前,医生会让病人先服用一些具有调理作用的药物,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开路药”。

     开路药好比是大军打仗前的先锋官,先锋将,起到扫除障碍,保证大军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作用。服用膏方的目的在于进补,起到强壮身体,调整体内阴阳平衡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一下子就适应膏方的,而开路药就可以起到调整机体的内环境,为膏方补益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使服用的膏方药能被充分的消化吸收。

     例如,有一个病人,经常有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睡眠不好、心慌等现象,同时又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头痛、脾气急躁、便秘、口渴、胁痛、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细。中医辨证考虑其不仅有肝肾心阴不足,还有肝火偏旺,肝阳上亢的情况,不宜马上服用膏方进补,以免补益药物助长肝火,使肝阳更亢,于是给病人开出平肝泻火方药以开路,待肝火偏亢情况缓解后再给予膏方进补。

     开路药一般需服用一至三周,有的病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服用开路药后,经医生再次仔细的望、闻、问、切诊察后,确定病人的机体状况已经适应于服用膏方药,再给病人开具一张全面调理能力的补益方剂,正式开始服用膏方。当然,也有一些病人的身体状况对服用膏方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也就不需要服用开路方,直接进服膏方。

     四、膏方服用期间的忌口

     在服用膏方期间,应注意忌口,使膏方的服用起到良好的作用。一是忌服滋腻食物。对于消化不良者,服用食物以易消化为上,否则容易阻碍消化吸收。二是服用人参时忌食萝卜、绿豆(包括绿豆制品、如粉丝等)。因为萝卜消食导滞作用和绿豆寒凉解毒功能减弱人参补气生津疗效。所以说,两者同时服用是不适宜的。三是阴虚体质者还应忌食辛热之品,如牛肉、狗肉等;不放或少放葱、姜、蒜,少吃或不吃巧克力等甜味食品。四是阳虚体质者忌用寒性食物,否则寒象更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眉山弘济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