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 | 未来三年,请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
2022/9/4 7:00:00 解味红楼

来源:十点读书
作者:十点小嗲
一
最近几天,华为又上热搜了。
原来,消失了很久的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发表的文章刷屏网络。
他警醒道:
“全球经济持续衰退,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我们要先想办法度过这三年艰难时期……
“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一直以来,华为都是许多国人心中最骄傲的企业,在美国的封锁和针对下,依然实现高速发展。
任正非展现出来的清醒和远见,赢得许多人的认可。
然而从不妥协的他,这一次却受到很多网友的质疑,认为他在制造焦虑,传递悲观。
但我倒觉得,这不是一种悲观,而是远见。
平心而论,这几年在疫情、环境变化、俄乌危机等等影响下,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不用我说,很多人也很明显开始感受到,倒闭潮和裁员潮越来越频繁。
但其实,即使没有疫情,行业巨变,还是裁员危机,这是任何时代都会发生的事情。
疫情,不过是加速了这种变化的趋势。
二
前几天,有个朋友和我说,“没有一个行业是长久的。”
这句话并不夸张。
就像自媒体兴起时,传统媒体一夜之间从高楼坠落,报刊亭一个接一个地倒闭。
网上支付开始成为主流,大量的银行网点、分支机构被迫关闭。
更近点的,去年在线教育直接被腰斩,以及今年的互联网行业寒冬。
哪怕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体制内,也纷纷实行改革。
行业垮了,也击溃了背后无数赖以生存的普通人。

我有一个朋友,学校是双一流高校,专业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直接进了某科技大厂。
在他们那个行业,毫不夸张地说,是社会财富积累速度最快的职业人群之一。
他们扎堆的地方,连房价都要比周边高一个档次。
但是从今年3月初,公司持续裁员的消息被不断证实后,他的危机感越发的强烈。
他有一个4岁的孩子,每个月幼儿园学费2000元,各种培训班支出一两千。
前年刚在工作城市按揭买了一套房,掏空了4个老人的口袋,每个月房贷还要1万多。
粗算上一家人生活费,老人养老费,一个月差不多3万支出。
他悲观地说:“我真的无能为力,现在每一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是多少人真实的心理写照。
原以为,选择一个热门的行业,做一个看起来安稳的工作,未来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殊不知,在现代社会中,基本没有稳定的行业、稳定的工作。
这个时代,真的变化太快了。
在命运的翻云覆雨面前,每个人都是小蚂蚁,毫不起眼,卑微如泥。

三凭良心说,没有人喜欢上班,尤其是遇上一份不感兴趣的工作,待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我也可以理解,大家都想逃避现实,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但先来看一组数据吧:滴滴用户从4200万跌到1500万,打车的人少了3/4;
怪兽充电从3000万跌到120万,逛街的人少了2/3;
携程用户从2500万跌到500万,旅游的人少了3/4……
今年唯一有增长趋势的软件是boss直聘,月活超过1亿,50多天新增1000万用户。这说明了什么?
失业潮正在汹涌来袭,无数人都在拼了命想活下去。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的底线是什么?是要满足自己基本的生存需求吧。
不是每个人都衣食无忧,也不是每个人都家里有矿。
不上班谁来养家糊口,谁来还房贷、车贷,谁来养育孩子、孝顺父母……
当你面对各种花销带来的生活压力,你就会明白:
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工作。

众生皆苦,有些苦,谁都躲不了。
在你还没有选择和退路的时候,不贸然行动,更不要拿现在拥有的东西去赌。
变动时期,除了好好工作,你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四
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华为就曾遭遇了一次寒冬。
当时,华为内部人心惶惶,任正非对员工说了一句话:
“未来形势扑朔迷离,我们要用规则的确定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这样不管形势怎么变化,我们都不会手忙脚乱。”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华为成功了。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今天。
这个时代,和你职场地位成正比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想要拥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你就得存钱。
合理分配收入,保持财务健康,手有余钱,你才越有底气,不惧变化。
世事难料,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它可能更好,也可能更糟。
有点危机感也并非坏事,它至少可以让人早做准备,不至于在危机来临时,束手无策。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了一句话: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人生亦是如此。
我们深知,未来依旧埋藏无数未知风险,但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我们依然心存希望。
【点击加入水溶的好书共读群】
本期在读书目:《呼兰河传》

以平常心 看无常事读红楼梦 做明白人扫描下方二维码 听更多精彩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解味红楼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