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枕霞阁:流光容易把人抛
2023/1/19 7:00:00 解味红楼

我对贾母的印象虽然不会停留在“封建家长”层面上,但一直以来,她安富尊荣,享尽人间繁华, “老封君”的形象定位在我心中始终没有变。可以说她的生命轨迹是中国古代女性追求幸福的坐标系。能看齐贾母,对于红楼时代的女人而言,是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

在人与人的交往、了解中,表象往往会禁锢甚至是错乱我们的认知,哭泣是悲,笑声是乐,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认知的固定模式,然而事实上,欢笑未必就是愉悦,眼泪也未必代表着忧伤。贾母在《红楼梦》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份安然、淡定,只知道和孙子孙女儿们玩笑取乐的状态,真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羡慕死人了……然而,当今天翻阅《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听见贾母回忆自己青春年少的往事时,曾经读过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那份诗词意象突然明亮起来,刺得我似乎睁不开眼睛。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贾母的回忆,平铺直叙,没有一点惊心动魄,更没有悬念丛生。在她的话语中“什么”二字用得最妙,因为往事的久远,老人家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枕霞阁”也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在记忆中坍塌,留下的只是一堆七零八碎的残垣,她托起的唯一意象就是一段儿时的嬉戏。 贾母此时的回忆重点是“落水”,她对此记忆犹新的原因是因为鬓角上留下的一小块“疤痕”,它的作用是唤醒了贾母对青春的回忆,这块“疤”可能是贾母联系青春的唯一途径了。读到这儿,我似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伤感,过去的三十年,我用什么去联系呢?想不起来。“流光容易把人抛”是流光抛弃了人,还是人曾经辜负了流光。就当下而言,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其实很多人在意的不是时间而是金钱。
我在想,贾母记忆中的“枕霞阁”,一定是观看夕阳最好的地方。一提到“夕阳”,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一天而言,最意味深长的莫过于夕阳,它温暖而朦胧,在这种空间格局和色彩斑斓的意境下 “人生易逝”的感怀总是会爬满心灵。所以贾母对青春的讲述,虽然其中有当时的害怕、恐慌、对生死的恐惧,但是比起“流光容易把人抛”的感怀而言,那一切都微不足道了。

其实在当下,我们关注夕阳少了,可以说很多时候已经辜负了夕阳。我们的夕阳也许在堵车的路上,那个时候焦急得披头散发,还有谁有心境去赏夕阳呢?我们的夕阳也许在加班的办公室里,重重叠叠的文件弄得焦头烂额,还有谁有功夫去赏夕阳呢?我们的夕阳也许在应酬不断的饭桌上,生猛海鲜顺着五粮茅台,喝得晕头转向,还有谁有心思去赏夕阳。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已经是华灯替代了明月,夕阳即将转化成黎明了……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似乎“流光容易把人抛”还早着呢,在流光还没有抛弃我们的时候,我们好好的珍惜她,不要辜负生命中任何一抹色彩……
水溶的好书共读群
点击加入 非诚勿扰

以平常心 看无常事读红楼梦 做明白人扫描下方二维码 听更多精彩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解味红楼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