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姓
2023/3/10 6:30:00 解味红楼

     在户部行商桂花夏家,桂花是不能被称为桂花的,要叫嫦娥花。因为家里的大小姐芳名金桂,这桂字就犯了小姐的名讳。家里的下人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必定会被小姐苦打重罚。

     这使人无端的想起黛玉那位同门师兄,小少爷甄宝玉曾说过的话:

     (女儿)两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原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要紧!”

     这夏家的女儿夏金桂,便是把自己看得这般尊贵,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金桂幼年丧父,这独生女儿被寡母万般宠着,唯我独尊。何况她自恃貌美如花,又知书识字,心有丘壑,总觉得自己大概算是天上有一,人间无双的人物,唯有月中嫦娥略可比拟。那些低贱的下人们怎配唤自己的名字?

     但她家做着桂花生意,城里城外的桂花局都是她家的,连宫里的陈设盆景都是她家供奉,这“桂花”二字,哪一天不得念个几十遍?既然这二字不能禁止,改唤作嫦娥花,所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来能避讳,二来也暗喻自己身份如此。

     夏家无非是个皇商,原没甚根基,家中一个年轻轻女孩儿便轻狂至此。想那“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赫赫贾府,即便贵妃娘娘的闺名唤作元春,家中何曾禁过这个“春”字?宝玉的名字更是被贴在大街小巷,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为的便是化解那份尊贵,低贱些好养活。凤姐那样威风霸道,也不禁止下人说“凤凰”二字,宝钗更不会把钗都改称簪子吧。

     当然也有避讳之处,比如黛玉写“敏”字时便会减去一笔,读时读作“密”,但这是做儿女的为父母讳,天地君亲的大讲究。

     这位自我感觉极其良好的金桂小姐一朝嫁入薛家,发现丈夫原有的屋里人不但样样出众,名字居然还叫个“香菱”,在桂花面前,什么花敢称“香”字?菱角花如果香的话,那桂花这样的正经香花放在哪里?这“香”之一字,岂不比“金”字“桂”字更犯忌讳?简直是僭越。

     于是富有改名经验的金桂小姐,此刻已是金桂奶奶了——做当家奶奶更比不得做女儿时,何况她做女儿时也不腼腆温柔——便立时把“香菱”改为“秋菱”,除了我桂花,你们谁都不配用“香”字。

    

     当然这改名一事还另有缘由。金桂在夏家时那满满的自信,一到薛家便受到了严重挑战。原本以为自己是最好的,谁知一个小妾竟也才貌双全。若真是像宝玉屋里的蕙香那样,只是有几分水秀也罢了,名字里有个香字也不会令金桂那般在意,偏偏这香菱有着“精华欲掩料应难”的气质,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种清香原不是花香可比。

     这让金桂心里发慌。而且这名字是宝钗取的,原本以为自己这枝桂花风华无比,却在艳冠群芳的牡丹面前黯然失了色。更可气他薛家还有一个雪映红梅的薛宝琴。这三个人,容貌比她好,性情比她好,学问比她好。既生瑜何生亮,简直没天理。

     宝钗姑娘的学问不是连做过学差大人的姨老爷都时常夸吗,我就偏能挑出不通来。改一个名字,三分是挑衅,三分是示威,三分是强调自己的存在感,还有一分,却是心里的没底气。

    

     王一贴说过妒妇方,专治女人嫉妒:

     “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晨吃一个,吃来吃去就好了。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

     “一副不好吃十副,一年不好吃十年,人总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

     王一贴虽然是胡诌,但是却有两点,无巧不巧的被他诌准了:

     第一,妒忌如伤风咳嗽一般常见;第二,只有死人才绝对不会妒忌。

     王熙凤也是个善妒的人,常有人拿金桂和凤姐作比。看金桂对付香菱所使的手段,果然心中丘壑颇步凤姐的后尘。但是金桂和凤姐还是有太大的不同,她连凤姐的脚踪儿也跟不上。

     凤姐在长辈面前恪守孝道,在贾母王夫人邢夫人面前从来不敢造次不敢违拗,金桂却不懂得敬畏之心,没把薛姨妈放在眼里。其实和邢夫人相比,薛姨妈真的是位慈祥的婆婆,她疼爱媳妇,说“人家好容易养了一个女儿,比花朵儿还轻巧”,知道自己儿子不堪,金桂薛蟠吵架时她不偏坦不护短,但这些慈爱善良却被金桂当成了软弱可欺。

    

     金桂掐尖要强,把周围的人都变成敌人,连对宝钗都充满了敌意。回头看看凤姐,和大观园小姑子们相处得何其融洽:“我不入社花几个钱,岂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这是凤姐和姊妹们的玩话,但是金桂真的照做了,她一步一步,用作死的节奏,让自己成为了这个家的反叛。

     凤姐做过不少坏事,是不信阴司地狱报应的,但是她也懂得施恩。她接济刘姥姥,送给贫寒的岫烟大毛衣服,对平儿爱惜信任。再看看金桂是怎么对待宝蟾的,那也是她陪嫁来的贴身丫鬟。金桂是只爱自己,谁都不爱。她啃着油炸焦骨头下酒的时候,只在乎自己是否开心,从来不去想这世上还有别人。

     书写到八十回,后面没有了,我们读到金桂的时候已到了最后一页。宝玉徘徊在紫菱洲,伤痛着姐姐的出嫁。“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这是为迎春写的,难道不也对应了香菱吗?半部石头记的最后几页,迎春嫁出去,金桂嫁进来,迎春和香菱,以后都要承受那“重露繁霜”了。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宝玉是在梦中看过这句判词的。当初香菱热切地盼望着娶新奶奶进门的时候,宝玉还曾因泼冷水惹得香菱不快,不知宝玉当时替香菱担忧,是否因为梦中曾见过薄命司册子,一时灵光乍现,有所预感?

     平生遭际实堪伤,香菱的一生,应该是在桂字上了结,曹公没写完,写到这位凶悍的河东狮,就没有然后了。但是我读到这两回,读到这位以桂花自居的骄傲的嫦娥,总会想起当年宝玉和袭人怄气说的气话:

     “哪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姓!”

     也许在英莲香魂返故乡时,世上也只有宝玉还记得,金桂即将嫁来之前,香菱曾开心的盼望着:

     “从此以后,我们诗社又添了一个作诗的人了!……”

     以平常心,看无常事

     读红楼梦,做明白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 聆听更多精彩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解味红楼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