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万岁
2023/4/11 8:02:54 北京厚朴中医
吃主食,我们是认真的。

主食万岁,我们有7个种类的米备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机选择相同或者不同的米,每满5袋,我们会赠送一个精美的礼盒,盒子的容量刚好装下5袋,至于大家想装啥,那就看心情了,咱们备选品种有七个,可以随便挑。包括:黑小米、黄小米、秫米、红稻米、五常大米、粥米和陈仓米。

唉?不对哈?徐老师不是讲,尽量吃方圆百里的食物比较健康吗?这天南地北的各种米,好像不太厚朴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会有一方病。老师让我们尽量吃方圆百里的食物,但是这并不耽误大家品尝来自不同地域的好东西,偶尔为之,它可以作为一种调节,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纠偏,对吧?生活要有常有的规律,也要时不时地来个小调剂,算是锦上添花吧。
主
食
万
岁

黑小米
黑小米,看上去黑不溜秋的,乍一看跟小米发霉了一样。但它是天然的存在,就长这样,不是科技与狠活儿的产品,不是转基因的产物。

它的产量其实比较低,种植成本就比较高一点儿。
黑小米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食品基料,尤其适合于孕产妇、婴幼儿和病弱体虚人群食用。主要产于山西、陕北、内蒙古以及甘肃河西地区。
黑小米的谷穗特别细长,看上去有点儿像小姑娘的大辫子。只是产量比较低,所以种植量不是很多。

作为世界上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小米主要起源于咱们的黄河流域,生命力顽强,不怕旱也不怕寒,喜欢在地势高、阳光足、通风好的地方生长。其实想想它的近亲狗尾草就知道了,生命力顽强,那么劲劲儿的。
主
食
万
岁

红稻米
红稻米,来自贵州。属于早熟籼稻,是北宋年间我国从东南亚占城地区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它的稻杆近泥土处呈浅红色,米衣微红,南方人又称它为“红脚黏”。
一般的南方稻米一年产两三季,红花稻的生长期比较长,为150天~180天,所以一年只产一季。生长周期长,产量还不很高。

红稻米种植讲究“三零模式”——零化肥、零农药、零除草剂种植。他们不使用化肥,用的都是农家自制发酵肥和王国藻教授的生物菌剂配肥,来增加土地肥力;也不用农药,而是用马桑和烟叶熬制的水喷雾;也不用除草剂,都是人工薅除草或养鸭除草。
红米淘洗后,用50~60度温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再蒸煮,泡发后蒸煮的米饭香味清新自然,米饭如花,呈淡紫红色,米香浓郁、口感细腻而有嚼劲。

一粒稻米,精华的部分在胚芽。有胚芽的种子才能发育生长,所以说,胚芽米是具有生命力的“活米”。正因为它还有生命力,所以不容易保存,所以红稻米收割之后都是以稻子的形式保存的,发货前现磨,采用真空包装。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米的新鲜。大家收到后也要趁着新鲜尽快食用,以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吸湿、氧化,影响口感。
主
食
万
岁

秫 米
黄色的米咱们选择的是秫米。就是《黄帝内经》里那个著名的半夏秫米汤的那个秫米。

也就是咱们圣龙山黄酒的主原料。它的谷壳是红色的,去壳以后它两个的米粒儿不太一样。大小差不太多,但是秫米颜色(左)偏淡,小米(右)颜色偏黄。
熬粥的话,秫米比较坚韧,得提前泡一个小时或者水开以后再倒入米,大火煎15分钟后转文火煮2小时以上,或用高压锅煮45分钟后食用。熬煮时间不足,口感就会差一些。

主
食
万
岁

小 米
小米,也是徐老师餐桌上常见的五谷之一。这种叫“大白谷”的传统老品种小米,来自河北蔚(yù)县,地处冀西北,西邻山西大同。

正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品。小米米粒虽然小,但从远古时期就为我们的祖先提供热量和营养,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旅程。
小米可以适应贫瘠的土地,在干旱地区也能生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个不起眼的小种子,蕴含着极强的生命能量。
小米粥软糯、易消化,老百姓也常说小米粥养人。家里有小宝宝的,宝妈常常熬了米油给小娃娃,十个宝妈里估计可能得有七八个做过吧?

主
食
万
岁

五常大米
大名鼎鼎的五常大米,是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到五常大米“非此米不能进食”。
这个大米生米闻着、嚼着都有微微的米香味,无论如何淘洗,香味不会减淡。煮成饭,食味清淡甘甜,绵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有油光。一碗米饭折到另外一个碗里,空碗不挂饭粒,碗里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堪称米饭中的战斗机。

米饭,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主食。到底选什么样的大米好呢?套用厚朴的标准答案,不一定。五常大米这么好吃,也有人吃不惯,有吃了觉得湿气重的,有吃了会反酸的等等。
选大米并不是要根据产地、品种、价格、是否有机绿色来一刀切。综合考虑自己体质和饮食习惯,吃合适自己身体的才是最好的。当然,厚朴食堂的同款大米,还是非常值得尝一尝的哦。
主
食
万
岁

粥 米
五常稻花香大米还有个副产品,叫做粥米。五常的稻花香大米在走向市场之前,会筛除里面零碎的、细小的米粒儿,在这些米粒儿之中进行优选,我们就得到了一种自带优势的产品——粥米。别看它粒儿小,这个粥米也系出名门哦……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米饭,饱满成熟的稻花香那是杠杠的;而要熬粥,咱们这个粥米优势就比较突出了。它还有个优点,就是熬粥的时间比常见大米用时间短一些,约摸只用1/2~2/3的时间吧,就可以熬得软软糯糯的,很好喝。
你看图里那些呈现出牛奶白的米粒儿,是成熟度不够好的米粒儿。看上去没有那么透明。奇怪的是,用这种白粒儿熬粥,它比饱满的大米粒儿还好吃。

很多小伙伴应该会对瘪花生有记忆。在我们老家,当花生要售卖的时候,会把里面皱巴巴的、成熟度不好的瘪花生和破碎的花生仁筛除。一般颗粒饱满的花生榨油、或者制作酒鬼花生、黄飞红等深加工产品比较适合,而那些瘪瘪的小粒通常是各家自己吃掉,所以市面上不是很多见。从小到大,个人一直觉得,那个瘪花生生吃的时候,口感略胜一筹,甜丝丝的,不硬,很有嚼劲儿。
主
食
万
岁

陈仓米
陈年谷米,中医称为陈仓米、陈廪米。陈仓米的特点,在于“好化”,就是容易被消化。它没有新米那种扑鼻的香气,也不那么劲道、那么有嚼头。虽然热性和能量不足,但对于脾胃没那么强壮的人来说, “好化”是它的亮点所在。脾胃弱一些的人,比如小宝宝或者老年人,吃新米有时候会觉得顶,化不动,可以换一下陈仓米试试,绵软好化,正好对口儿。

陈仓米粥
陈仓米麦仁粥

实话实说,陈仓米做米饭不怎么香、口感也不十分出彩,但是用它来熬粥是一流的,就是入口即化,感觉完全没有负担。就是那种做啥事易如反掌、轻松驾驭的感觉,那种不需要过多地消耗自己的精气神,不费力气的感觉。
当然,你说买了陈仓米就只能熬粥吗?肯定不是啊。有很多朋友,从小不吃面食、习惯了吃米饭,可是吃完米饭之后胃里又不舒服,左右为难当然就退而求其次,用陈仓米做米饭,虽然没那么劲道、那么香气扑鼻,但是既满足了吃米饭的“怡”,又不给自己的脾胃增加负担,也算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多吃适合自己的食物,减少食物消化过程中自身精气神的消耗,这也称得上是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吧。
个人理解,陈仓米很适合脾胃不那么强壮,胃口不太好,吃东西化不动的时候,尤其是汗、吐、下以后脱水伤阴的人,用陈仓米煎汤慢慢熬,更好消、更好化。


五味子丨编辑
非同凡想丨校对
宣 教丨审核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厚朴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