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创造力公司
2016/8/16 20:00:17加里·哈默 华商72行


我在硅谷住了二十年,正好有机会看到硅谷过去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根据我的观察,最成功的网络公司有几点做得特别好。
1、他们非常有野心
他们想的是把所在行业的优势、盈利扩大十倍。谷歌现在做无人驾驶汽车,谷歌问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把我的车改善十倍?比如说汽车的安全性,怎么样才能扩大十倍,而不是一倍两倍。
大家要知道创造力的基础是什么。这个基础就是你的资源和你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创造力越大。所以当你的资源变大的时候,如果你的目标不随着资源扩大而扩大,那目标和资源之间差距变小,创造力就变小。
2、他们非常注重精益
而且思考速度非常快。在今天要成功,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手上的资源,而是你是不是有足够的智慧,是不是能够足够的灵活和快速,并且能够非常快地去了解现在的环境和市场。
3、他们在重新思考用户体验
今天,不管什么行业都在进行重塑,而且都是从客户要求和体验开始进行重塑。但是很多公司都没有赶上这个最新潮流。
那怎么样学习互联网公司来重新塑造管理?而且要持续的重新塑造管理。
张瑞敏首席跟我有一个非常棒的谈话。我们有一个共识,其中一点就是:大多数公司今天的管理方法还是以树型图管理的,这个体系有一个缺陷——能力的缺乏,缺乏创新力,不是很有适应力。这个管理体系里的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激情。
杨教授点评:S i r i团队与苹果高层的矛盾是导致 S i r i原团队纷纷离职的原因之一,前苹果高层、乔布斯的得力干将和iPod 之父Tony Fadell 曾表示,在苹果, 员工只会与周围直接相关的人联系, 强势的乔布斯将这样的文化普及到了整个苹果:高度管控、严谨乃至不允许失败、讲究领导人个人能力与细节. 所谓大企业病,一般是指有一定组织规模的企业,在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等诸方面,不知不觉滋生出阻滞企业发展的各种危机,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倒退甚至衰败.得了“大企业病”的公司表现的症状一般为:机构臃肿、公司运行迟缓、多重领导、人才臃肿……
乔布斯是这个时代最有创造力的领导人。第二个是谷歌的创始人,第三个是脸书的扎克伯格。他们创造了1.3 万亿美元的市值。最上面是比尔盖茨,想象一下这些人都为比尔· 盖茨工作会怎么样?如果他们都是微软的副总裁会变成什么样?他们还会像今天这么有创造力吗?我觉得不会。
为什么我说传统的分级式的管理树型图是危险的?
因为这一种树型图有个默认前提——最高领导人智慧是高于下面领导人或者下面雇员的。所以对微软来说,基本上所有的大的开发,在过去二十年当中都晚于人家一步:在搜索功能上晚一步,移动终端方面也晚一步,辅助广告的APP 也晚了一步,在软件服务方面晚了一步,云技术上面晚了一步。过去二十年微软都是比人家晚一步。微软晚一步的原因在于,所有决定都要高层来做,企业发展受高层智慧的局限。
那要如何释放人类的创造力呢?我有一个金字塔。
最底端是顺从,上班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很重要。顺从的上面一层是勤奋,努力工作、加班、周末还来,勤奋也很重要。再往上一层是智慧,脑子聪明,能很好地培训,能够聪明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觉得最底部的这三种能力,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货物,付钱就可以获得。我几乎就没有什么代价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购买到这三种能力。如果光有三种能力的话我觉得还不够,难以成功。
那我还需要什么?创造力。我需要创造力,需要那些不是来工作,而是自己有自主自发性的人。在小微企业里,员工是有自主性的,他们看到一个问题,看到一个机遇,他们不等,自己冲上去抓住这个机遇, 解决这个问题,把创造力带到工作当中来。
杨教授点评:探索最佳时间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韦尔奇鼓励公司内部相互分享经验,还向其他公司学习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把这种行为称为“无边界行动”.韦尔奇说:因为能时时学习优秀经验的公司必然是欣欣向荣的、积极的、学习型的组织, 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寻找更好的办法.这类公司充满了活力、好奇心和“我能做到”的精神.
所以我这个金字塔最上面三个要素——激情、想象力和积极性,是不能购买的东西,这不是货物,是员工给企业的一个礼物。大多数情况下员工是不会带来的。
本文选自《人才商学院》06期第11页 名家专栏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华商72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