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部位秋季最容易患病
2017/10/14 江西华佗国药馆

     关注华佗微信号→ 华佗国医馆

    

    ?定期推送,名医就诊 ,门店活动,中医养生知识等优质内容,关注我们没错!

     秋季如何保健养生呢?专家提醒,预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秋季哪些部位容易患病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1冷风“吹”出颈椎病

     一入秋,不少年轻人颈椎病就犯了,不仅脖子、肩膀难受,还出现眩晕、恶心等不适。究其原因,主要和炎夏时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过度使用空调、电扇,减少外出,在室内上网看电视的时间增多,天热烦躁导致睡眠不佳等都是引发颈椎病的诱因。

     专家提醒,年轻人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过寒过凉,空调、风扇切忌对着脑后吹,也不宜多吹,晚上最好将空调设定为睡眠状态,温度要保持在27度左右。此外,空闲多做颈部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者困倦之后直接歪头靠着沙发就睡;睡觉时,枕头不宜过高(15厘米为宜),也不宜太软。

     2凉食“吃”出肠胃病

     秋季是腹泻等肠胃疾病的多发期。这是因为夏季的暑湿长期停留于身体之中而造成的,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又吃了寒凉食物,使得腹部处于内外冷热夹击状态,引发腹痛、腹泻。

     同时,天气转凉,人们的胃口也变得更好,若一下子吃太多,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胃病复发。原本就肠胃不适的患者而在秋季除了要给肠胃保暖外,饮食还应当定时定量,不能海喝猛吃,特别注意要少吃冷饮,空调间与室外温度不宜相差过大,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身体抵抗力。

     3秋风吹来过敏性鼻炎

     秋季除了多发肠胃疾病,同时也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这是因为,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过敏体质的人一下子很难适应,就会频频打喷嚏、流鼻涕,严重时还会带来头痛、胸痛。除此之外,空气中漂浮的花粉,草粉也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原因之一。

     秋季易过敏人群在秋季注意保暖,温差较大时要添加衣服;室内注意通风,经常清除屋内灰尘,保持空气新鲜;已经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应尽快查出过敏源,避免与之接触。在高发季节出现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有过敏性鼻炎史的患者可提前预防性用药1~2周,能有效预防发作或减轻症状,高发季节过后,也不能立即停药,还应继续巩固2周左右。此外,改善周围的环境和增加锻炼,也有助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病情和减少鼻炎治疗后的复发。

     秋季养生保健的小常识

     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多睡一小时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

     “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多运动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觉疲乏,让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多数健身教练的建议是多做些中等强度的锻炼,也就是让心跳达到目标心率70%至80%的运动。专家说:“要倾听你身体发出的声音,如果你处在压力很大的工作环境中,那么剧烈运动或许不能让你感觉更舒服。做修复瑜伽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你的大脑能够放松下来。”

     华佗国医馆聘请一大批国内、省内的顶级中医泰斗、名老中医以及博士后导师等著名专家。开设中医内、外、妇、儿科,中医美容、养生等特色专家门诊,并提供针灸、推拿等理疗服务。馆内主要经营北京同仁堂全系列产品,参茸贵细,精制饮片,中西成药等等。健康预约热线:0791-86221903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西华佗国药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