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这样的人,除了恋爱,我也没什么好跟你谈的
2018/8/17 9:19:08 江西华佗国药馆

—点击蓝字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七夕-乞巧节由来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
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诗情画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传唱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吟咏七夕的节序词,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古已有之。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
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
巧节。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始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
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
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中医
“七七”是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尽,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丰满。
女娲创造苍生时,在第七日造出人来,初七为“人日”。“七”还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人有七窍,乐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诗,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黄帝内经》中将七定义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数,这样一来,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对女子意义非凡,两个吉祥数字叠加,七夕乞巧祈福顺理成章。
七夕-文化传播
1976年朝鲜发掘的德兴里墓,始建于408年,墓主人既有中国官衔,又有高句丽官衔。墓室壁画中,有清晰的“牛郎织女图”,织女和牛郎隔银河相望。这说明,朝鲜高句丽地区的贵族在北魏时期已经深受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朝鲜常识》则明确记载,高丽恭愍王曾跟妻子——元朝鲁国大长公主宝塔失里一起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赏赐给百官。李朝时期朝鲜的七夕节活动主要包括乞巧、斗巧、乞文、曝衣晒书、拜星许愿等,宫廷内则有七夕茶礼和七夕祭奠。
日本也有乞巧节,并举行相似的纪念活动。《万叶集》是最早的一部日本和歌集,其中绝大部分是奈良时代(八世纪)所作,在《万叶集》中,七夕和歌就有130多首。奈良时代中期开始,日本宫廷和上流社会模仿唐宫惯例的七夕祭、穿针乞巧和七夕诗会蔚然成风。民间除祭星乞巧、曝衣晒书之外,人们还将心愿写在五色纸上,挂在竹枝枝头,第二天将竹枝和灯笼一起顺水漂流,象征心愿直达天河。“七夕流”是明治以前比较重要的七夕活动,少男少女在竹子上挂上灯笼,然后做一个小船,放上男女人偶,七日早晨一边唱送神的歌一边将船放到海里。
七夕-少女的浪漫
七夕,世人只道它是中国情人节,其实不然,女儿节才是它最初的模样。正是因为有少女最初的天真,有了她们忠贞不渝的期望,此夜星辰才烂漫璀璨。
乞巧节真是个浪漫的节日,它让人们都能怀一点小天真,相信世间有美好的爱恋,相信许的每个愿望都能实现。
如今的女孩不用在月下乞巧,却依旧期盼着一段美好的爱情,期待在璀璨的星河下与自己心爱之人相拥,也企盼自己的爱情能受到全世界的祝福。
如果七夕节,你还是一个人,不如到小红家喝一杯茶,茶香袅绕间,也许会遇到你心中那个温暖的人。


江西南昌华佗国医馆是江西省首批创建的中医馆,国医馆秉承“良医、好药、名馆”的办馆理念,致力于弘扬中医药国粹,立志为广大病患排忧解困。
本馆汇聚了一支由主任级医师专家为主的顶尖中医团队,其中有多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及硕士、博士生导师。本馆也是北京同仁堂江西战略合作伙伴。
本馆占地三千多平方米,主治中医内、外、妇、儿、皮肤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尤其在慢性病、肿瘤方面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打造了肿瘤、肝胆、中医妇科、心脑血管、中医美容、中医理疗康复等重点特色科室。
咨询电话:0791-86221903
就诊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371号(省艺术剧院旁)
关注下方二维码可直接预约就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西华佗国药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