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那个误服降糖药的小孩,如果在咱家会怎样?
2023/4/7 20:30:00 护理界

    

     根据河南电视台节目组报道,在河南新乡,一个奶奶照看自己11岁4个月的男童因误食其降糖药,导致患严重低血糖脑病,因未及时发现,引起了脑血肿、药物中毒,从而成为植物人。

    

    

     新闻触目惊心,作为护理人,也不会跟随新闻视角纠结孩子到底误服了多大剂量的降糖药,降血糖药物过量服用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抽搐、昏迷,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及时经过及时处理及有效治疗,也有可能因低血糖引起大脑不可逆损伤。今天,让我们从循证护理出发,总结药物引发低血糖应提供的正确护理措施:

    

     知识链接

    

     低血糖:

     低血糖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导致的一种病症。

    

     药源性低血糖:

     药物性低血糖是由于药物的使用导致血糖低于 2.8 mmol /L 时所致的交感神经兴奋,以及中枢神经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

    

     药源性低血糖症状:

     患者一般先出现饥饿心慌、大汗淋漓、无力手抖、面色苍白等症状,随 着血糖的继续降低,患者会出现精神和意识等方面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可引 起氧化应激、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脑缺血性损伤,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等。目前糖尿病患者应用药物所导致的低血糖事件非常普遍,其中降糖药物的不当使用最为常见。[1]

     标准护理措施内容

    

     评估

     1、评估认知混乱/模糊相关因素:评估患者(儿)有无认知混乱/模糊的危险因素:如颅脑病变、感染、内分泌代谢紊乱、中毒、缺血缺氧/低血糖、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物理性损伤、疼痛、体温过高/过低

     2、评估患者用药史:药物种类、药物剂量、药物用法、药物滥用、患者目前用药情况及用药史。

    

     观察

     1、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无大汗、心慌、手抖、饥饿、意识模糊、呼之不应、昏迷等症状。

    

     监测

     1、监测血糖变化情况:使用快速血糖仪监测患者的血糖值。

     2、血糖管理标准应符合:空腹或餐前血糖应控制在5.1mmol/L以内;餐后血糖控制在1小时血糖≤7.8mmol/L或2小时血糖≤6.8mmol/L。血糖值应每周监测,并可根据血糖波动调整监测频率。

    

     执行

     1、遵医嘱执行治疗改善原发病变:配合医生迅速采取升血糖急救治疗措施,如低血糖者补糖、中毒者行排毒解毒等。

    

     护理

     1、嘱患者卧床休息

     2、当患者出现轻微低血糖反应时,可嘱患者适量进食,如水果、牛奶、饼干;如患者血糖偏低,意识清醒,可嘱患者立即进食糖块、喝含糖饮料;如患者已发生低血糖昏迷,应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40ml,直至患者意识转清。

     3、对于糖尿病患者可嘱其根据血糖情况按时加餐,少食多餐。加餐食物可选择苏打饼干、糖果、牛奶、含糖较低的水果等。对于出血或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及补液治疗,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4、反复或突然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患者一般会出现焦虑、抑郁或恐惧的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讲解症状发生的原因、治疗及预后,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尽早恢复健康。同时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属的帮助和支持。

     5、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对治疗 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教导

     1、教导患者关于药物滥用的健康知识:提供治疗期间的症状处置方法,讲解药物滥用的危害;提供治疗药物滥用的预期治疗效果

     2、将低血糖的主要表现及具体处理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讲解,使患者对用药后出现的低血糖反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保证 其能够在出现低血糖症状后进行及时正确的自救。

     指导

     1、教导患者及其照护者血糖仪的使用,建议必要时购买

     2、运动指导:患者的日常运动量不应该超过1h,患者在采用控制血糖治疗的过程中,在外出时一定要携带好糖尿病卡、食物和水等必须品。

     3、指导患者遵医嘱监测血糖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口服药物需告知用药的剂量,方法,途径等,指导患者结合用餐情况、血常规检测结果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确保治疗效果。

    

     管理

     环境管理:保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安静,无闲杂人员。室内温湿度适宜,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地面无水渍杂物。衣裤长短适宜,便于更换。

    

     通知

     通知医生病情变化: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如生命体征异常、循环障碍、低血糖等紧急情况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做好相应的处理。

     科普提示

     很多家庭中老人都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以致近几年孩子误食老人家的降糖药、心脑血管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类药物对孩子的影响更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为了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孩子直接接触药品,应将药品放入柜子,安上安全锁,或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万一孩子误食成人药,家长也要谨记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及说明书带上,立即送入医院进行处理,误食后的4~6小时非常关键,及时通过催吐、洗胃等处理,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参考文献】[1]李亚聪,何继瑞,药物性低血糖[M],医学综述, 2014,(20) 1:115[2]张运侠,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性低血糖原因与护理,中国医药指南[M],2012,(10)9:244[3]何洲,王捷,李胜华等.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 ( 15):2291 -2293.中卫护研院临床护理知识库

     来源:中卫护研院

    

    

    

     干货分享

    

     成长提升

    

     PPT合集

     护士加油站,160万护士成长交流家园

     国际护士证ISPN 心理咨询师

     泌乳顾问IBCLC 公共营养师

     METS|医护英语水平考试 口腔护士

     零基础国际护理英语 雅思

     ACLS+BLS (AHA急救)

     危重症专业护士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护理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