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多名基层医务人员确诊,为所有医护敲响警钟!
2022/8/2 11:56:32 护士笔记

    

     多名基层医务人员感染,

     一医疗机构升高风险

     2022年7月27日,河南疾控消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出现确诊病例,含多名医务人员:

     确诊病例1:邵某某,男(医务人员)

     现住址楠杆镇卫生院家属院。

     7月21-27日,均在罗山县人民医院上班。

     确诊病例2:樊某某,女(在医院急诊科多次出入)

     7月25日,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分钟后离开回家。14:40再次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确诊病例3:洪某某,男(病房陪护)

     7月22日由湖南返回罗山县青山镇洪河村,之后一直在洪河村活动。7月25日上午10:00独自前往罗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做完核酸后,进入急诊科15号病房陪护。

     无症状感染者1:刘某,男(医务人员)

     7月21日,20:45从江淮校区隔离点接送人员,于23:30左右送达郑州市,停留30分钟后返程。

     从其轨迹推测,该感染者也应该是一名医护人员。

     无症状感染者2:张某某,男(医务人员)

     7月22日,22:40左右,驾车前往江淮校区隔离点,后驾车从罗山出发到郑州。从其轨迹推测,该感染者也是一名医务人员。

     无症状感染者3:陈某某,男(住院患者)

     7月14日下午至7月25日,在罗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期间,7月20日7:10左右乘其儿子私家车到平桥区肿瘤医院就诊,中午返回罗山县人民医院。7月26日,被转运至罗山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

     目前,罗山县人民医院已经成为高风险地区。全县7月26日0时-8月2日0时范围实行7天静态管理。

     不仅是河南状况紧急,其他地区也不容乐观。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民政府发布一则关于4例初筛阳性的活动轨迹的通告,涉一家卫生院。4例阳性人员全部在礼辛镇中心卫生院上班,且在周边多村、组开展工作。

     从最近的基层流调情况来看,多数医护均没有第一时间筛查出问题,还有间隔很多天做一次核酸,期间一直在上班。核酸检测频次低、工作人员闭环管理不合规、医务人员自身保护措施不到位,都将医护和患者暴露于危险之中。

     基层医疗机构

     在防疫过程中的漏洞梳理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哨点”,医疗机构更成为疫情防控的桥头堡,承担着疫情防控的重任。现将基层医疗机构在防疫过程中的漏洞梳理如下:

     01

     预检分诊不到位

     医生未佩戴口罩

     10月27日,湖北省松滋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对位于新江口街道城北的某卫生室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工作中发现:该卫生室现场有就诊患者8人,但预检分诊登记仅登记2人,且2名医生未佩戴口罩,诊疗活动中未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等疫情防控措施。对此,执法人员根据有关要求,当即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张贴停业公告,要求立即停业整改。

     02

     就诊患者登记信息不全

     医护人员个人健康监护走过场

     北京市顺义区卫生健康监督所迅速行动,三天内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220家。其中北京世航顺通诊所、北京瑞吉祥诊所、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解放村卫生室等35家医疗机构存在预检分诊患者筛查不严格、就诊患者登记信息不全及医护人员个人健康监护走过场、未开展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等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均被要求停业整顿。

     03

     流行病学调查及记录、

     “一米线”落实情况督查

     10月18日起,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持续对辖区内781家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关停5家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医疗机构,完成处罚19例。本轮检查中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重点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扫码测温、中高风险区更新、流行病学调查及记录、“一米线”落实、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核酸检测、机构内公共区域的消杀和医疗废物处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

     04

     流行病学史询问不到位

     消毒灭菌措施未严格落实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大队集中执法力量,对既往发现有问题的医疗机构开展执法检查,并及时查处网格上报的问题单位。

     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预检分诊处个人防护欠缺、流行病学史询问不到位、中高风险地区名单未及时更新、消毒灭菌措施未严格落实等问题。目前已作出当场警告4家、责令关停整顿1家。

     要提醒的是,除了医疗机构本身要做好相关防疫措施外,特殊时期抗疫医务人员也要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新冠!

     抗疫人员主要工作场所

     工作场所是抗疫人员工作的主集中在社区、医疗机构、核酸采集区,高速路口、集中隔离酒店等,这些穿上隔离服的大白都是奋战在一线的的人员,向他们学习和致敬。

     疫情来也匆匆,让各地措手不及,抗疫中的核心人员就是医务人员,他们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员,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1、护士主要集中在核酸采集区、负压病房、院前负压救护车;

     2、医生主要集中在负压病房和院前急救车上;

     3、检验人员主要在PCR实验室,如有操作不当,容易发生标本洒溅;

     4、管理人员主要集中在指挥现场,感控人员主要负责临床科室,核酸采集现场的指导和防控;

     5、流调人员主要发现密接者和次密接者进行谈话,随访,做好总结。

     6、影像中心医生主要进行CT的检查,协助核酸报告进行临床诊断。

     标准预防核心知识

     1、标准预防是保护医患双方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诊疗设备及环境清洁消毒、患者安置、安全注射、医用织物洗涤和医疗废物管理等。

     2、额外预防是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针对感染性疾病病原学特点和传播途径,以阻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或空气传播途径为目的,而采取的针对性综合防控措施。

     3、标准预防核心:

     是指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所采取的一组防控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咳嗽礼仪等。

     4、标准预防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5、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洁与消毒应当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3)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

     医务人员暴露风险分级

     1.暴露风险分级标准

     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暴露风险,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

     (1)低风险:间接接触患者,如导诊、问诊,普通门诊和病房查房等。

     (2)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如查体、穿刺、注射等;(建议有粘膜或体腔接触的查体,无体液喷溅风险的有创操作,如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深静脉穿刺等)。

     (3)高风险: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或手术等,如咽拭子采集、吸痰、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插管前手动通气和内镜检查等。

     2.根据风险级别进行防护选择

     (1)低风险操作: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手卫生。

     (2)中风险操作:工作服并加穿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面屏/护目镜、手套、手卫生。

     (3)高风险操作: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面屏/护目镜、双层手套、手卫生。操作应当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房间中人数限制在患者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

     医务人员防护分级

     医务人员的防护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呼吸道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脱防护用品注意事项

     ① 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②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③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④ 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⑤ 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⑥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⑦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不同医务人员

     进行不同防护级别

     (一)医护人员

     1. 一般科室医务人员:落实预检分诊制度,从事诊疗活动期间均应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根据情况选择性工作帽(一次性),注意手卫生。

     2. 发热门诊、呼吸科、急诊、儿科等医务人员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医用外科口罩,视暴露风险加穿个人防护装备,可加穿隔离衣(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防护面屏/护目镜、鞋套/靴套等,注意手卫生等。

     3. 手术人员

     除急诊手术外,疫情流行期应详细了解手术患者流行病学史,宜监测体温、观察 14 天后再安排择期手术,手术员防护与日常手术个人防护相同,建议穿防液体渗漏的手术衣(一次性)。急诊手术可根据手术风险加戴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防护面屏/护目镜等,注意手卫生。

     4. 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转运/陪检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根据是否有喷溅性操作,选择防护面屏/护目镜、工作鞋/胶靴、鞋套/靴套等,注意手卫生。5. 标本采集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双层手套、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防护面屏/护目镜,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鞋套/靴套,注意手卫生。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

     常规检测工作建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手套,注意手卫生。

     开展疑似样本检测时,在常规检测个人防护基础上选戴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加穿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注意手卫生。

     开展病毒核酸检测时,在常规检测个人防护基础上选戴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加穿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双层手套、防护面屏/护目镜,必要时,加穿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鞋套/靴套,注意手卫生。

     (三)医辅人员

     1. 环境清洁消毒人员

     建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护目镜,必要时,加穿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鞋套/靴套,注意手卫生。

     2. 标本运送人员配送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用标本转运箱进行标本运送,注意手卫生。转运车辆司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注意手卫生,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3. 尸体处理人员

     建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防护面屏/护目镜、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鞋套/靴套等,注意手卫生。

     呼吸道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一)呼吸道暴露

     缺乏呼吸道防护措施、呼吸道防护措施损坏时(如口罩松动、脱落等)、使用无效呼吸道防护措施(如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口罩)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手接触口鼻等。

     (二)处置流程

     1.医务人员发生呼吸道职业暴露时,应即刻采取措施保护呼吸道(用规范实施手卫生后的手捂住口罩或紧急外加一层口罩等),按规定流程撤离污染区。

     2.紧急通过脱卸区,按照规范要求脱卸防护用品。

     3.根据情况可用清水、0.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消毒口腔或/和鼻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

     4.及时报告当事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和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

     5.医疗机构应尽快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包括确认是否需要隔离医学观察、预防用药、心理疏导等。

     6.高风险暴露者按密接人员管理,隔离医学观察14天。

     7.及时填写新冠肺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记录表,尤其是暴露原因,认真总结分析,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报告再次提醒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病人临床救治是高危医疗行为,即使接种疫苗后,仍需正确的个人防护和良好的临床操作。良好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正确的个人防护至关重要。

     来源:全科前沿(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号:spaceship7777,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护士笔记官方」护考消息第一时间推送!

     ↓↓↓

     往期精选1、护士,这样说话,你就赢了!2、针对医院、医护人员的恶意舆论该停了!医患关系经不起虚假信息的祸害!

     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库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