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和预防
2023/3/24 11:29:00 护士笔记

    

    

     在医疗工作中,针头和尖锐物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之一。临床上处处要懂得保护自己哦!

     如何避免锐器伤?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如必须复帽只能用单手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锐器盒四分之三满及时收集。

     5、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锐器伤包括针刺伤、玻璃割伤以及刀割伤等,是引起临床护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报道,美国每年大约发生 60 万例锐器伤,欧洲每年约发生 100 万例针刺伤。研究发现通过锐器伤暴露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分别为 40%、3-10 % 、0.2-0.5 %。

     而且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医院锐器伤发生最多的人群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种类最多的是注射器和手术器械。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感染经血液传染疾病的重要途径。其危害性强,后果严重,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针刺伤的危害性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针刺伤的预防

     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2.规范操作行为。

     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4.提供防护物质上的充分保障。

     5.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6.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挤冲消包”这个小口诀有听说过吗?

     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吧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

     1、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的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书写事件发生经过,由科主任、护士长签名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 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作出相应处置。

    

     针刺伤易发生环节:注射过程、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过程、采血、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为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我国调研结果显示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整理用过的针头、采血等为发生针刺伤最常见环节。

    

     来源:护理传真(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号:spaceship7777,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护士笔记官方」护考消息第一时间推送!

     ↓↓↓

     往期精1、缴费正式开始,这几点要注意,完成后才算报名成功!2、凭证书退税,护士可享受!附详细操作流程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库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