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做错!崴脚后千万别做这几件事!紧急处理看这篇!
2023/3/28 22:11:59 护士笔记


崴脚后的正确处理
崴脚可谓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情况,穿高跟鞋没走稳,下台阶踩空,打球意外,跳绳......都可能造成崴脚。
崴脚后的处理存在很多误区,导致恢复缓慢,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运动,甚至发展为反复崴脚,继发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什么是崴脚?
崴脚也称踝关节扭伤,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而绝大部分为外侧韧带损伤。
崴脚时,身体发生了什么?
1.韧带撕裂
崴脚之后很可能会发生韧带断裂,而韧带组织需要很好的对合后才能进行生长。如果每天依旧走动,会错过韧带生长的最佳时期。
2.血管破裂
踝关节的韧带表面有很丰富的血管供应,在韧带断裂的同时,这些血管也被撕裂了,随后可能会形成瘀斑,甚至形成粘连。
如何判断崴脚的严重程度?
足踝扭伤按轻重分为三度:
I度:轻微的损伤,只有韧带的拉伤,组织学上没有肉眼可见的纤维断裂,患者局部疼痛轻微,肿胀不明显,走路不受限制,很少出现关节不稳,无需固定。
Ⅱ度:损伤有一定程度的肿胀和疼痛,部分可见足部瘀斑,伤者走路较困难,中度疼痛。通常需要别人搀扶,甚至拄拐行走。这时外侧副韧带可能已经呈现不完全撕裂,会有明显关节不稳的感觉。需要支具或护踝固定一段时间。
Ⅲ度:损伤最严重,患者重度疼痛,局部有明显肿胀和出血,足底出现明显瘀斑。外侧副韧带可以断定为完全撕裂,这时关节明显不稳,患者无法站立负重、无法行走,必须严格固定,甚至手术治疗。
崴脚后千万别做这几件事!
1.按摩
不少人认为按摩对软组织损伤好,“揉一揉,伤痛好一半”,因此会涂抹药油后按摩脚踝,殊不知此种做法会加重扭伤部位组织的撕裂,促使渗出增加,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
2.热敷
热敷会造成局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炎症的渗出明显增多。使局部软组织肿胀加重,导致神经受压,产生更大的痛感。
不当的热敷还可能引起烫伤、局部水疱。因此伤后早期(3天内)一定要避免热敷。
3.用自来水冲洗代替冰敷
自来水的温度不够低,特别是在天气炎热时,水温较高,导致降温效果不明显,无法让伤处血管明显收缩,不能起到好的止血消肿作用。
4.随意涂抹药膏、贴敷膏药
很多人扭伤后喜欢立即用中药膏,认为这样能加快恢复。
首先,很多中药膏的作用是活血化瘀,会促使局部血流加快和渗出增加,有可能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
其次,很多药膏颜色很深、性质很黏,贴敷后不好去除。这会给后续就医,请医生检查诊断带来不便。
另外,不少膏药的透气性不佳。很有可能造成局部皮肤过敏或破溃。延误后期的治疗,甚至给手术治疗增加困难。
5.自认为崴脚是小事,能动就没骨折
一旦崴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没什么事,甚至等到几周、一个月后,肿胀、疼痛症状仍没有好转才去就诊。此时,骨折对位不好、关节不稳以及韧带损伤往往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当踝关节扭伤时,即使没有骨折,也会有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甚至出现韧带的断裂。而有时即使有骨折,人也可以行走。
居家正确的紧急处理——RICE原则
1.及时休息(Rest)
崴脚后应马上休息,避免进一步伤害扭伤部位。

2.冰敷(Ice)
切忌直接使用冰块冰敷,否则有可能对患处造成冻伤。应按照1∶1的原则,将冰水混合物装入不易破损的塑料袋敷在患处,每次敷15分钟左右,每小时敷1次,以抑制肿胀,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如发生崴脚时不在家中,可以通过手机App请快递员从便利店购买冰块、毛巾或从药店购买医用冰袋,将冰块或冰袋裹上毛巾放置于需要使用的部位。
3.包扎压迫肿胀部位(Compression)
可用绷带或将轻薄衣服卷成条状,包扎肿胀部位,以减轻肿胀。但需要注意的是,包扎不可连续超过半个小时,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4.抬高受伤的脚(Elevation)
有利于血液回流,促进恢复。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文章作者:匙书男
作者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号:spaceship7777,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护士笔记官方」护考消息第一时间推送!
↓↓↓
往期精1、多少毫升气体,才会引起气体栓塞?2、很多人边埋怨医生护士,边看病做手术喜欢找熟人?▼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库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