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接受社会毒打,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2022/2/17 11:59:0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515篇原创

     1

     朋友来找我,说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堂弟,学历不高工作一直不稳定,最近拿出辛苦攒的十几万,准备盘一个餐饮店下来。

     他很着急。

     现在疫情这么反复,附近的餐饮店开一家倒一家,活过半年的都没几个,这不是拿着钱往火坑里跳么?你说说看,我该怎么劝他?

     我像看个傻子一样看着他。

     我说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挺聪明一个人,怎么这个事儿上,那么犯浑呢?

     他有点傻了。

     我说,你不能单独去看你堂弟这个事,就是开个餐饮店。

     这还是他在打工之外,第一次创业尝试。

     上班也好,创业也好,都要接受社会毒打。

     但接受社会毒打,是年轻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你不能随随便便就给他剥夺了。

     一个人啊,不管大事小事,一定要自己做主,这样才会有成就感,日子才会过得有滋味。

     倒不是说,他就不该听别人的意见。

     而是说,靠听别人的话,来决定自己的路怎么走,就算最后结局不差,他也会忍不住去想:当初要是我听从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更好一点?

     你看,你还是落不着好。

     所以“听人劝吃饱饭”这个话,是拿来别人劝你的时候,你讲给自己听的。

     你劝别人,可千万别以为人家会这么看。

     朋友想了想,叹口气说也对哈,是这么个道理,只不过我就是觉得,眼睁睁看着他往坑里跳,忍不下这个心。

     我说,心情可以理解。

     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人劝别人,最后怎么把自己给劝死的。

     说《三国》里的官渡之战,大战之前,谋士田丰劝袁绍,不要太过主动,要占据险要位置,稳扎稳打,袁绍没听。

     因为田丰太过坚持,被袁绍投进大牢。

     结果官渡之战,袁绍果然大败。

     有人对田丰说,现在可好,老板知道你之前说得对,这次回来一定重用你。

     田丰说你错了,你还不了解我们老板吗?

     他要是打了胜仗,心情好,可能还会放我出来;现在他打了败仗,证明我正确,那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果然,田丰很快被袁绍杀害。

     这个故事说明啥呢?

     说明你劝一个人,如果他没听,即使后来证明你是对的,人家也不会承认是自己愚蠢。

     相反,你跟他的关系可能就毁了。

     2

     劝人,特别是给年轻人提建议这个事,我一直都非常鄙视,也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好为人师,开口之前先撒泡尿照照镜子,自己是个什么货色。

     为啥这么讲?

     因为每个人都有能力边界,不能因为你是他的哥哥姐姐、是父母、是领导,就觉得自己能耐了,非要横加干涉。

     如果你真有能耐,很好,那去闯一闯,证明给对方看。

     证明给对方看,比讲什么都强。

     像最近火得不行的谷爱凌,人家妈妈本人就是北大学霸,滑雪教练,当初谷爱凌喜欢上滑雪,就是受母亲影响,哪还需要说服呢?

     我们都是普通人,就更没有资格要求你的儿女,弟弟妹妹,这样那样了。

     再说,万一你错了呢?

     每个好为人师的老家伙,都是年轻过来的,可惜很多人忘了,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能有现在的成绩,一路接受社会毒打的作用,就很大。

     就拿刚才那个创业的来说吧。

     创业九死一生,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是堂弟如果认真去做,在里面收获的东西,一定比上班多得多。

     人生几十年拉长来看,这是钱买不来的东西。

     有时候,我也回顾个人的经历,感觉最近10年,自己变化也挺大的。

     早些时候,我的想法比较接近儒家。

     就是要入世,要积极参与,任何事任何人,总想着要努力去改变它,或者去实现点什么。

     当我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人性的变幻莫测,我有点倾向于道家的思路了。

     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年轻人也是刍狗。

     他对他错,他享福他受苦,都有因有果,旁人点到为止,就已经很好了。

     与其勉强,倒不如顺其自然。

     如果一定要勉强,你勉强自己就好。

     至于佛家的慈悲为怀,可能我年纪还不够大,阅历还不够多,暂时还不能完全做到。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悟出众生皆苦,可爱又可怜吧。

     3

     当然了,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还是会忍不住问我,如果,我是说如果,确实有人需要我给出建议呢?

     那我也能分享一二。

     为啥呢?因为我在给粉丝们提供咨询。

     但这里,区别很大。

     我绝对不会主动,去跟一个人讲,他应该干嘛干嘛,而是当他主动来找到我了,我才会给出建议。

     你不问,我不答。

     问,也是一种努力,你自己的努力还不够,我为什么要帮你?

     只有别人来问,我才会解答,而且沟通之后,人家总会很舒服。

     今天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到,给别人提建议,还不被人家嫌弃我多嘴的,如果你有非要劝的人,也可以试试。

     毕竟生在红尘,谁又能免俗呢?是吧。

     刚才说了,绝不主动,这是一个。

     然后首先一上来,你要对他的处境表示理解。

     比如有人工作不顺心,跟领导关系很差,你不能说他情商低,对不对?或者有人失恋了,你不能说他眼光差脑袋进了水,对不对?

     你要表示理解,跟他讲,他现在的痛苦,或者说改变的动机,合情又合理。

     比如朋友如果对堂弟说,“你工资一直很低,觉得非要创业才能翻身,我觉得这个想法也挺对的。”

     下面的话,人家就更容易接受。

     接下来,要多问几个问题。

     其实问问题本身,就是在引导对方去思考,有没有哪些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你水平越高,问题就问得越全面,越刁钻。

     很多时候问题到位了,不用你劝,背后的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从他自己嘴里讲出来的答案,可不比你一个外人讲的,更能接受么?

     最后,一定不要沾沾自喜。

     不要有,“你看,多亏了我劝你”这样的想法。

     这也是一种虚荣,虚荣心最害人了。

     因为如果他成功了,你固然有面子;但万一失败了,那锅也得你来背。

     像我每次给出建议后,一定会撇清关系。

     跟对方说,我只是站在我的角度,给你一些建议,用不用,在你。

     不管用还是不用,我都相信你能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且,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我都支持你,祝福你。

     所以说,规劝别人这个事,也是修为。

     摒弃虚荣和妄念,别试图一定要说服,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吧。

     事后我们拂衣而去,深藏身与名。

     我是格总,白天在上市公司做高管,晚上写原创公号帮到更多人,喜欢我的文章,就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吧~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