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别人的成功,不如复制自己的胜利
2022/6/16 11:59:0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552篇原创

     1

     学习别人的成功,

     不如复制自己的胜利

     有个做视频号的粉丝,来请教我,说为什么最近他的视频点赞和转发都少了,是不是微信又改版,对流量影响很大?

     我之前还出过爆款呀,他说。

     我说你把爆款视频找出来,然后对比现在的作品,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注意,只看哪里不一样。

     他照做了,然后很快回我,说懂了,我之前出了爆款但是没有总结,那些成就爆款的因素我没咋注意,都给弄没了,难怪现在起不来。

     我说对,学习别人的成功,不如复制自己的胜利,把自己的胜利研究透彻,咱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他后来的视频,果然就起色多了。

     我给他讲的这个方法,既简单,又好用,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我从写第一篇公号文章算起,到写出第一篇10万+,用了差不多一年半。

     这一路算是摸索。

     但是从第一篇10万+到第二篇,只用了5个月。

     原因之一,就是我研究了自己那篇爆款。

     既然可以做对一次,那就可以做对第二次,第三次……我当然做不到篇篇10万+,但是一篇文章怎么写,读者爱看,阅读能尽量接近10万+,基本心头有底。

     教会我这一点的,其实是我的亲舅舅。

     有些老粉丝可能知道,我少年时有过一段时间的乒乓球半专业训练,还在市里拿过名次,教练就是我舅舅。

     舅舅年轻时是我们县的乒协主席,老人家今年73岁了,身体硬朗,一周还要打三四次球。

     那会儿我才七八岁。

     有一次内部比赛,我连续打出两个好球,连自己都有点懵逼。

     舅舅叫停比赛,把我拉到一边:

     听我讲,你现在仔细回味一下,刚才那个球是怎么打出来的,手上是什么感觉,后面就照着这个感觉来,懂了没?

     我似懂非懂点点头。

     虽然乒乓后来只成为一个爱好,但是舅舅教的那个“复制自己的胜利”的办法,被我用在其他很多地方。

     屡试不爽。

     2

     为什么学习别人的成功很难,

     复制自己的胜利更容易?

     相比起学习别人的成功,为啥复制自己的胜利更靠谱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别人的成功你学不来。

     有本书叫做《海底捞你学不会》,是前些年的商业畅销书,讲得很接地气。

     书里就说了。

     海底捞的成功大家只看到表面,学的比较多的也是它的比如营销啊,服务啊,制度啊这些。

     其实不对。

     它是怎么起来的,创始人怎么去看待公司跟员工的关系,企业价值观怎么塑造的……这些东西才是海底捞之所以成为海底捞。

     都是牵一发动全身,你根本学不来。

     回到个人也是。

     很多人看到别人考研成功了,或者应聘大厂了,或者升职加薪了,或者出国留学了……就去学。

     我不是说学这些不好,而是,别人的成功都是在特定环境下才出现,有的是歪打正着,甚至是被逼无奈,不是计划好的。

     你拿来参考可以,去学,就不一定好使。

     那为啥复制自己的成功,更靠谱呢?原因是:

     你的独一无二。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哪怕双胞胎也有很多个性上的差异,不管你承不承认,这都是事实。

     因为独一无二,才有你独特的魅力。

     你处理一件事的方式方法,都带着你个性的痕迹,如果你成功了这么一回,那说明外部世界吃这一套,你依着这个路子去搞,再次成功的概率就很大。

     我记得有一次看李诞的一个采访。

     有人问,脱口秀如何找到自己的风格?

     李诞说,风格一定是来自你个性上的缺点,而不是优点,不是你去找风格,而是风格来找你,演得够久,风格就出来了。

     看这段采访,我脑袋里就蹦出一个画面:

     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他的雕塑作品《大卫》。

     米开朗琪罗说过,

     “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

     记得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忽然就想通了一件事,原来,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雕像。

     有人是大卫,有人是孙悟空,有人是柯南,还有人是哥斯拉有人是哆啦A梦……我们每做好一件事,就是在石头表面刻上那么一刀。

     你也不知道你的雕像是啥。

     但是你每次复制自己的胜利,都是朝着雕像出来的方向,走了那么一步。

     到最后是啥就是啥。

     如果你是哆啦A梦,也成不了孙悟空。

     不过,又有什么关系,谁说一定要做孙悟空呢?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哆啦A梦,不也是成功吗。

     3

     复制自己的胜利,

     才能找到独一无二的“手感”

     我之前做销售总监,特别开心的一件事,就是挖掘出好的销售苗子。

     所以,我经常给下面的销售做“辅导”。

     比如你是这个季度的销售冠军。

     拿到冠军,这很好,但我绝对不能容忍一个优秀的销售,是到了客户同意签单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赢得胜利。

     一个销售越厉害,他知道自己“搞定了”的时刻,应该越早越好。

     所以,你会被我叫到办公室,接受灵魂拷问:

     你是在哪个瞬间,意识到这个单稳了?

     有人说,第3次拜访推门进去,看到客户脸上的表情;

     有人说,当时给客户端茶,被对方制止;

     有人说,他第一次答应我出来吃饭;

     还有人说,是电话那头的一阵沉默;

     ……

     很好很好,这些都很好。

     重点在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为什么那一刻,你会觉得单子稳了?

     以我的经验,只有极少数销售可以用清晰、精确、有逻辑(注意这三个词)的语言,把内心深处“咯噔一声”的感受,描述出来。

     这样的人,就是一棵好苗子。

     为啥?

     因为,这是他把销售的直觉,用系统化的思维“雕刻”出来。

     就像我打出那两颗好球,这就是销售的“手感”。

     销售高手们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他们都能娴熟地运用“手感”,把客户带入自己擅长的节奏,然后等待“咯噔一声”的那一刻。

     一次又一次,复制自己的胜利。

     你如果看过电影《闻香识女人》,一定能记得有个桥段,年轻人陪着盲大叔去车店,准备搞一辆法拉利出来兜风。

     在店里,有个叫弗雷迪的销售,自称“老黑爵”。

     他是这么讲的:

    

     “你知道同事叫我什么吗?老黑爵

     你知道为什么他们还留我吗?

     因为后生小辈卖不掉法拉利

     从东岸到西岸,人尽皆知

     随便找人问问弗雷迪,

     法拉利一进店,转眼就出手!”

     不光销售高手,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者,都有他自己的套路可循。

     所以,去做困难的事吧。

     去尝试去努力,只要成功那么一次两次,就可以找到自己合拍的风格,不断复制。

     祝愿你,赢得一次又一次“老黑爵”式的胜利。

    

     我是格总,白天在上市公司做高管,晚上写原创公号帮到更多人,喜欢我的文章,就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吧~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