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天酱油的“双标”,我心中10000头羊驼奔腾而过
2022/10/9 12:01:1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586篇原创

     今天本来没有推文计划,我国庆假期很忙了,正常应该后天周二才推送的。

     但是这几天,看网上关于海天酱油“双标”的新闻和评价。

     我的感觉只有四个字:瞎XX讲。

     所以,作为一个专注于职场成长领域的博主,我今天实在忍不住想跨跨界,说点啥,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今天写的你们未必喜欢。

     也许我是错的,也许你是错的,也许我们都错了。

     但对错很多时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收获了什么,对吧。

     聊之前我想请大家记住两句话,非常重要。

     一句叫做:再好的东西,谁在买单?

     另一句:再好的口号,背后动机是啥?

     下面进入正题。

     这个事情简单说,就是有网友发现海天酱油在日本等国出售时,配料表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原料,而在国内的海天酱油,配料里有各种添加剂。

     所以问海天酱油,你为什么会“双标”?

     我先说,海天有没有“双标”?

     表面来看确实是,但是这个双标不是海天的问题,因为海天在某个国家出售,就得按这个国家的行业标准来生产酱油。

     在中国就得用中国标准,在日本就得用日本标准。

     所以所谓“双标”,是不同国家的行业标准不同。

     很好理解吧?

     有些傻逼博主煽动情绪,制造对立,说海天是行业老大,行业标准完全被它绑架,海天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所以才会制定这么低的标准。

     这种话非常弱智。

     就说我比较了解的通信业吧。

     中国所有的通信行业标准都来自于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不管你是当年强势的诺基亚爱立信,还是现在如日中天的华为,你都得叫工信部爸爸。

     再牛逼的行业老大,你都只有“参与讨论”行业标准的资格,而不是制定,更谈不上主导。

     为什么必须这样?

     因为政府是老百姓的政府,纳税人花钱养着这帮人,就是让他们在每一个专业领域为我们把关。

     所以你家楼上基站的辐射量,是无害的,工信部有强制要求不允许华为把基站功率搞太大,功率搞大,确实可以增加单个基站的覆盖面积,减少建设成本,这本来是好事。

     但是会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工信部说不可以,那就不可以。

     那我们国家的食品国家标准,是谁制定的呢?是国家相关的卫生行政部门,你敢说海天把卫生行政部门绑架了,都听它的?

     我是不相信。

     海天有没有这个胆子我不知道,它反正没这个能力。

     那么作为企业,海天唯一能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生产。

     只要它没有违反标准,那确实没有什么错,海天的声明虽然粗暴,但道理是成立的。

     那么你说,海天为啥不自行提高标准,把添加剂都去掉呢?

     这样可以博得消费者美誉呀!

     我们要知道,只要海天的生产满足了国标,那么,不管海天要不要添加剂,那都是一个“商业行为”。

     所谓商业行为,就是一切以盈利作为出发点。

     它当然可以只以水、大豆、小麦、食盐为原料,啥添加剂都不含,但是酱油的防腐性变差,保质期就得缩短,最后为了盈利,一瓶酱油的单价就得上涨。

     一瓶10几块的酱油卖40块,海天可以卖,问题是你会买吗?

     你大概率不会买,这个时候你不会在意它的添加剂了,你只会嫌它贵了。

     反过来,元气森林饮料的口号是“0糖0卡0脂”,你说,元气森林真的是为了消费者利益,为了帮助你减少糖和热量摄入吗?

     不是,这不过是元气森林面对它的目标人群,要突出的“差异化竞争”。

     有了“差异化竞争”,才会赚到“超额利润”。

     还是商业行为。

     海天酱油作为大众化消费品,而非走高端路线的奢侈品级酱油,它不可能不用添加剂。

     聊了一圈,我们回到“双标”上来。

     现在你可能会问了,既然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为啥不把我们的标准向日本看齐,把标准都提高?

     请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前几天上了微博热搜的一个话题,#被200元电视的买家秀整破防了。

     我们在城市里生活太久,买个电视下了2000元都接受不了,你也许不知道,在我们国家,像这样把200元电视当个宝的家庭,还有很多。

     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国家强制要求生产电视的企业,把标准提高,屏幕尺寸不得小于多少,LED灯珠的密度不得低于多少,分辨率不得低于多少……

     你觉得,市场上还会有售价只有200元的电视吗?

     刚才图片上的家庭,还买得起电视吗?

     朋友们,有一句说一句,添加剂吃多了死不了人,对于你个人而言,添加剂能不吃就不吃,那当然好。

     你实在想吃无添加剂的,你可以多花钱买贵的,买进口的,那是你的自由。

     但是,我们政府制定标准是把“基本健康”作为底线,这是对的。

     因为只有底线不那么高,才有足够的空间让不同的企业,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生产出不同质量层级的产品。

     你不能因为要减肥,就禁止出售肉包子吧。

     还有人指着它活命呢。

     最后,关于“标准”我再聊点暗黑的内容。

     关于绑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自己想要的行业标准,我刚才说,“海天有没有这个胆子我不知道,它反正没这个能力”。

     你们觉得,如果海天有这个能力,龙头企业的它会把标准降低(正如某些网友说的),还是抬高?

     答案恰恰不是降低,而是抬高。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民族产业竞争力”这类口号,来抬高行业标准,是国内外很多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在干的事。

     动机很简单。

     抬高行业标准,那么竞争对手不得不纷纷投入巨量研发,最后,大量中小企业跟不上,被淘汰,就只有实力强的玩家留在市场上。

     所以龙头企业们最爱干的事,恰恰是提高行业标准。

     比如董明珠说,“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是我毕生的追求”。

     这句话,我是欣赏的。

     但是,当我看到格力电器参与起草空调行业标准,董明珠说,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通过标准引导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是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对此,我就很警惕。

     我在想,当董明珠的“节能减排”被写进空调强制标准,有些小厂家的空调没那么节能减排,不得不被淘汰出局,那些只买得起200元电视的家庭,还买得到便宜空调,度过今年这样的夏天吗?

     让人担心。

     最后,我来回答前面的第一句话吧,高的食品标准这样的好东西,是谁在买单?

     答:是消费者自己在买单。

     回答前面第二句话,龙头企业美好口号,背后的动机是啥?

     答: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消费者只是实现他们利益的工具而已。

     所以,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有钱人可以买到想要的,穷人也可以买到能承受得起的,哪怕质量差点,添加剂多点,至少他们还可以活下来。

     这样的社会,才是正常,健康的。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火热上市,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扫描二维码,进知识星球&粉丝群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