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离这种人远一点,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的
2022/11/10 11:59:0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596篇原创
今天这篇纯属吐槽,大家忍忍我,觉得有道理的就看下去,觉得不爽的关掉就好。
总之我必须写出来,好出我心头一股恶气。
话说前天周二,我推送了一篇文章《35岁以后找工作,不建议你再投简历了》,谈职场人应该重视人脉的积累,包括通过哪些方式积累人脉。
那篇文章写得很用心,也很长,2800字,我是希望能讲更多一些信息。
说不定某一点你就能用上呢,对吧。
比如,为了给大家直观一点的感受,我还把下属做的客户关系表格,分享了一个小片段出来。

我说表格里特别好的一点,是把和客户的私人关系,从“可以拜访”到“可以帮大忙”,由低到高划分成了9个等级,非常直观。
我以为我写得足够掏心掏肺了,我是真心想帮到大家。
万万没想到,留言里居然出现这样的。

这种留言偶尔能看到,按理说一笑了之就好,不必理会。
但我当时手贱了,在公号后台打开这个@降落伞 的头像,发现2020年8月30日就关注我了,1留言,0打赏,0消息。

这我就想不通了。
合着你看了我2年零2个月的文章,一直不说话,然后第一条留言,就这?你终于开了金口,就为了批评你关注了2年多的公众号博主?
当时我心里就一股无名火起。
咳咳,大概缘由就是这样,所以啊,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年轻,是真的,陌生人一句话我就怒从心头起,格同学,你这道行不够啊。
今天写这篇,也不光是为了吐槽,其实更多的还是想掰持两句。
他讲的有没有道理,人脉到底有没用?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才真是容易被带偏。
因为我发现,有@降落伞 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为啥呢?
他说的上篇文章留言区“二楼”的说法,我找出来贴在这里。

大家注意看,这条留言点赞数还挺高,说明什么?说明不少人赞同他的观点,如果你也点赞了,现在请面壁思过去吧。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无论是这个@降落伞,还是评论二楼的@涵,在人脉的积累上他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什么错误?
想一步登天。
@降落伞 说,“没有能力谁跟你谈人脉?我还想和马斯克做朋友呢。”他说得对,绝大多数人都没法和马斯克成为朋友,可是你要知道,马斯克也不是一夜就暴富,人家也是九死一生创业过来,慢慢做大,慢慢到了今天。
凭啥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就该和他做朋友呢?
今天的我们,还不能和大咖马斯克做朋友,那和我们身边的小咖张斯克李斯克,可不可以做朋友?
当然是可以的。
别的不说,你先和你在公司的小主管做朋友,行不行?
如果你在一个小公司,你的领导也是可以帮到你的,至少可以让你成为部门骨干吧,去做全公司最要紧的业务,去接触行业里的重点项目,潜移默化间,对你的业务能力和视野,都是极好的提升。
可不可以?当然可以。
要知道再小的公司,也在行业里有它的位置。
所以问题不是你的领导行不行,这个人脉靠不靠谱,而是你有没有办法入领导的法眼,让人家愿意帮你,你自己没本事,领导自然不会垂青你,这不是很正常的么?
@涵 说,“能帮你的,你一定有啥可以被利用的。啥也没用,就别想了”,是啊,你自己没有能力,自然就啥也别想了,人脉的确是攀不上。
可这不是人脉的问题呀,是能力的问题好吗?
看到没有,他先假设自己一无是处,然后说,胡说八道,人脉那一套是假的,没用,这不是很扯淡么?
所以无论是@降落伞,还是@涵,对人脉的理解都是,要么我能空手套白狼,结交大咖;要么我躺平摆烂,然后诅咒不公。
说想一步登天,其实是便宜他俩了。
我觉得在本质上,他们是想用批评别人的方式,来树立自身的优越感。
举个例,下面这些话,你一定听过:
你们聊天,你说一个人要提升能力,他说:“什么能力不能力的,这年头,还得靠关系,你看那个谁谁谁……”
你不吭气了,因为他说得对。
改天你们又聊天,你跟他说人脉资源重要,他说:“人脉有什么用?还得靠能力吃饭,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你看那个谁谁谁,当初……现在……”
你又不吭气了,因为他还是说得对。
发现没,这种人说话永远都对,因为他从来不就事论事,而是一定要在话题里去延伸一个角度出来,然后讲一句正确的废话。
好显得自己牛逼,显得自己优越。
我们要离这种人远一点,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的。
上篇文章我讲人脉的重要,告诉大家积累人脉的方式,这是那篇文章的主旨,不表示我反对能力提升,恰恰相反,我很多篇文章都在谈,如何提升能力。
因为对普通人来说,资源好是好。
能力,却是你最够得着的东西。
比如在今年4月,我在《靠专业吃饭的人,不拼情商》里就提出一个模型,我说如果你专业能力是5,情商是9,那么你的综合能力就是5.9,情商的分量比专业低一个等级。
再比如,我在今年6月《三流员工拼时间,二流员工拼能力,一流员工拼……》里也说,资源虽好,但资源有“反噬”的性质,因为资源的本质在于“绑定”。
篇幅所限,我每篇文章只能写一个观点。
不表示你要在资源和能力中二选一呀,我们成年人,努力把两个都要了,不好吗?
在我的历史文章里,不光写能力,写资源,我还写了资源和能力的相互关系,写了不同情况下你选取的优先级,写了你可以直接拿去提升能力,争取资源的方法途径……
这两位朋友,你们看不见么?
我特么终究是错付了,难受,想哭。
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批评了,说格总你是不是心眼儿太小,听不进不同意见呀?
这里我觉得要定义一下,啥叫不同意见。
从原来话题里去延伸一个角度出来,就为了批评对方,那不叫不同意见,那叫装逼。
刚才我已经解释过了。
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啥叫不同意见。
前天文章推送出来,有一个朋友微信我,说那个客户关系的分类挺好的,但我觉得还不够全面,应该在“可以帮大忙”的后面再加一个等级。
我问,是什么?
他说,“可以托付家人”。
我想了想,觉得他说得对。
虽然“可以托付家人”这种交情放到客户关系上,太强人所难了,但是我承认,这个层面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
比如你可以扪心自问,如果哪天你出了意外,你有没有哪个朋友,亲戚,可以让你放心的把家人托付给他,请他照顾的?
对于人和人的关系而言,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洞察。
这就叫做不同意见。
你的意见有价值,我不光听得进去,我还会发自内心佩服你,因为你给了我启发。
可是大家看看,那两人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值得我听进去么?
好了,写得差不多了,我气也消了。
后面,我会一如既往为大家写文章,写好文章,大家有啥想法尽管在留言区留言,咱们就事论事,碰撞出火花,我讲得不周到不科学的地方,也请多指正。
作者和读者啊,是缘分一场。
要五百年前的一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你关注我的公众号,看我的文字。
不要让我觉得,五百年前,我是不是欠了你们家二百吊钱。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火热上市,点击下图5折购买

扫描二维码,进知识星球&粉丝群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