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大多数穷人,都有同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
2022/11/25 11:59:0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600篇原创

     1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我从来没有让上学这件事,干扰我的教育。”

     我第一次看到时,感觉被雷劈中了。

     你会不会以为,我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

     不好意思,你错了。

     我本人就毕业于国内一所“双一流”大学,还拿了硕士学位,读书当然有用,我就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

     你也不用给我举例。

     说有哪些人通过高考,通过上学,让自己变得牛逼,还成为社会精英。

     说哪些商界大佬,都是什么学校毕业;大佬聚会坐一桌人,个个都是顶级学霸。

     不用跟我讲,这些我比你清楚。

     今天我想聊的,是作为普通人的你。

     你从小到大很听话,读书努力,从来不旷课,也不调皮捣蛋,你毕业学校还凑合,现在有一份工作。

     但是竞争激烈,工作朝不保夕。

     你很焦虑。

     现在我问你,你一路这么努力读书,极度自律,得到现在并不是很满意的生活。

     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上学好处很多,也很明显;但是上学的坏处是什么,你知道吗?

     让我来告诉你。

     一个孩子,从小接受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大学这么一路读下来,最容易养成的错误思维模式就是:

     “按部就班”。

     啥叫按部就班?

     小学读完,读初中;初中读完,高中;高中读完上大学,最好是好大学,最好还是热门专业;

     大学读完要么读个研,再读个博;要么找份好工作。

     一路竞争下来,无比惨烈。

     成功了,感觉自己天神下凡。

     任何一个节点只要失败,天都要塌。

     你大概忘了,之前选择这条路,不过是它“当时”看起来最好而已,至于未来是不是最好,没人知道。

     2

     你们喜欢听大佬的故事。

     行,那我就讲一个。

     最近马斯克刚刚收购推特,裁员一半,是全球商界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包括特斯拉在内,他也是好几家高科技公司的老板。

     那你应该知道,马斯克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叫“Paypal”,全球第一家网上支付的公司,比支付宝早多了。

     那你还应该知道。

     Paypal不是马斯克一个人创办的,是一伙人,他们被称为“Paypal黑帮”。

     其中一个叫彼得.蒂尔,现在硅谷投资界的大佬,被称为“Paypal黑帮教父”,他也是Facebook最早期的投资人,50万美金换来2万倍的回报。

     我就讲一个彼得.蒂尔的故事。

     彼得.蒂尔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从小循规蹈矩,一直考上全球最顶尖的法学院,斯坦福法学院。

     在他毕业时,终于得到美国最高法院书记员的面试资格。

     书记员的名额,一年只有十几个,是全美数以万计优秀学生的梦想。

     但面试结果却是:失败。

     彼得.蒂尔备受打击,意志消沉。

     后来他创办Paypal,再将Paypal卖掉,得到财富自由。

     然后有一天,他偶然遇到已经10年没有联系,当年法学院的老朋友。

     老朋友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好吗”,或者“好久不见”。

     而是:

     “彼得,你是不是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竞争上书记员?”

     彼得.蒂尔后来回忆,对,如果当年真的赢得竞争,留在最高法院,那一辈子就只能录取证言,起草别人的商业协议。

     那当然也很好。

     不过,“我就没有机会自己去创造新事物了。”

     看完彼得.蒂尔的故事,我知道许多人都想冲上来问我:喂,这个故事不过是“幸存者偏差”好吗?

     我当然知道啥叫“幸存者偏差”。

     我都懂。

     但是,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在成为真正的大佬之前,彼得.蒂尔虽然已经很优秀,但离此时的他,距离还很远。

     他遭受的挫败,跟你遭受的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他没有再按部就班,上帝关上门,他选择把墙砸开一个洞,逃了出去。

     优秀如他,可以成为“大佬”。

     咱们没那么优秀,不用成为大佬,但大佬之下,还有太多太多路可以走,不是吗。

     是什么让你觉得,读书就一定要考到前三?就得上名校?就得热门专业?毕业五年就得年薪百万?

     只要一个搞不定,就是彻底的失败?

     是什么?是“按部就班”的思维模式。

     一条完美路径,本来是为实现美好生活;结果反过来,成了驯化你的奴役之路。

     3

     早些前,我给你们推荐了俞敏洪的那本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这也是一个跟彼得.蒂尔相似的故事。

     俞敏洪当年办培训班,根本就不是为了挣大钱,或者什么梦想,只是单纯的想攒钱出国读书,因为他家太穷了。

     结果跟北大的校规冲突,被开除。

     如果俞敏洪“按部就班”,就像大多数人会做的那样,死了出国的心,老实认个错继续在北大教书,就不会有现在的新东方了。

     每个人都害怕失败,这是人之常情。

     大多数人把失败,仅仅看做失败。

     我不是说失败就是好事情。

     而是,如果一次失败它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你可不可以换个角度,把它看作上帝给你的提醒?

     提醒什么?

     提醒你,人生也许还有别的可能。

     有一天,我们都会去见上帝。

     你对上帝说,喂,你为什么安排我高考发挥失常,不得已去了一个烂学校?害得我找不到好工作,一辈子没什么成就。

     上帝回答说:

     那个学校是烂了点。

     但是你大二那年,一家跨国巨头在附近设置了办事处,消息灵通的同学都去实习了,有的后来还混得不错。

     可你还沉浸在高考失败里,天天就知道打游戏。

     这能怪我吗?

     你又问:

     你既然给了我漂亮脸蛋,为什么要让初恋变心,狠心抛弃我?要不然,毕业之后我就是有钱人家的俊俏儿媳了。

     上帝又回答:

     你的那个初恋,你还记得毕业后他们举家出国吗?是因为他父亲在国内的后台倒了,怕被抓进去。

     他们去了国外,家道很快就败落。

     你的校草当初没好好学习,找不到工作,后来不得已去餐馆刷盘子。

     而班上追你最疯狂的另一个男生,后来成了一家大国企的部门老总,一路平步青云。

     你本来有机会和他走到一起,谁叫你失恋后,一直没走出来呢?

     够了,可以了,我不是上帝。

     我只是一个写作者。

     但我看到过太多人,在人生的中途忽然发现,“这辈子,我都活了个什么劲儿啊!”

     后悔,惋惜,无济于事。

     只有极少数人,选择目标,而不是被目标挑选。

     设计路径,但不被路径控制。

     他们也读书,也考大学,但服从规则,不是为了依赖规则背后虚幻的安全感,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强大。

     是为了让人生可以有更多,更高级的选项。

     4

     对,没错,是的,不是每个书记员的面试失败者,都可以成为彼得.蒂尔。

     哪怕他不再按部就班。

     也不是每个被北大开除的人,都可以成为俞敏洪。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他们?

     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温文章开头,马克.吐温的那句话,“我从来没有让上学这件事,干扰我的教育。”

     什么叫做“上学”?

     在学校、老师、家长的要求下,按部就班把知识装进脑袋里,或者我再直接一点,是懂得如何“对付考试”。

     上学是给你一张藏宝图,目标明确,路线明确,规则明确,连竞争对手都明确。

     你就端着刺刀,冲去吧。

     败者暗淡出局,胜者遍体鳞伤。

     很多人的人生结局基本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周围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失意者,包括他父母,父母只会把自己失意的原因归纳成:书读少了。

     然后让自己孩子拼了命读书。

     那什么叫做“教育”?

     教育是让你面对一片森林,然后你自己来选择,如何面对它。

     你喜欢做一个露营者,吃些果实就好,那你就去学怎么扎帐篷,怎么摘果子。

     你要是喜欢探险,那就得学会怎么寻找水源,怎么和野兽搏斗,怎么团结同伴,怎么激励人心。

     教育没有规则,更没有按部就班。

     教育只有规律。

     露营者和探险者,或者别的什么角色,你喜欢就好,因为你喜欢,你才会去学习,去教育自己,去尝试克服困难。

     并在过程中成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甚至你露营玩儿腻了,也可以重新开始探险,或者反过来也行,怎么都行,你开心就行。

     这,就是教育。

     人们常说,人生的导演应该是自己。

     我倒是觉得,可能还不止,人生首先从编剧开始,就得是自己。

     一个精彩的剧本,从来都悬念迭出,绝不按部就班。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火热上市,点击下图5折购买

    

     扫描二维码,进知识星球&粉丝群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