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超级牛逼的思维方式
2022/11/29 11:59:0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601篇原创
我的知识星球前几天上新了。
英国著名的商业和职业顾问,约翰.威廉姆斯的畅销书《优势变现》,我在星球的“每月好书”栏目拆解了这本书,录制了23分钟的音频,专门为大家解读书里的精华:
如何找到你的优势,并用你的优势赚到钱。
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你们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星球,就能听到我的解读。

扫描二维码,进知识星球&粉丝群
今天我想讲的,倒不是书的内容。
而是约翰.威廉姆斯在《优势变现》书里提到的,一个非常牛逼的思维方式。
这个思维方式,我之前无意中也用过。
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用文字直接写出来,还是非常震撼。
简单说,就一句话:
不要总去想“我到底能不能做到”,而是集中精力去想,“我如何才能做到”。
你可能会觉得,这没啥呀?
也许吧。
但对我来说,真的是有切肤之感,因为看到威廉姆斯的这句话,我立刻就想起了一件事。
我正在做的一个艰难任务:
做课程。
大概去年8月份,我就想做一门课程。
你们知道,作为一名职场成长领域的公号博主,我一直非常想分享给你们一些新东西,这些东西比较成系统,不方便写进零碎的公号文章里,最好以课程的形式出现。
做课程,做什么内容呢?
方向很多,但我有我的野心,我不想做一个泛泛的谁都会的东西。
我想挑战的,是一个可以说是几乎所有职场人,都希望了解,却没有渠道了解的领域,是任何一个职场人即使不曾面临,也一定将会面临的领域:
如何跳槽。
对,教人如何跳槽,如何找一份好工作。
我敢说,市面上我了解过那么多知识付费产品,几乎没怎么看到过我“理想中”的教人跳槽的课程。
原因很简单,因为,太难了。
跳槽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看来,绝大部分人找新工作,跳槽,其实是在碰运气。
运气好点,就能去个好地方。
运气不好,就不断跳槽,又不断离开,直到年龄不小了发现自己在职场毫无积累。
有人说不就跳个槽吗,哪有那么事儿?我这里随便说几点吧:
判断自身工作利弊的几个切面;
获取新工作机会的多种渠道;
简历的撰写与优化;
哪几个指标分析新行业的好坏;
怎么判断新公司的实力和行业地位;
如何面试和薪酬谈判;
如何跟老东家提离职并交接好五险一金;
如何做到家庭(尤其孩子)和工作的平衡;
……
上面这些,任一点拿出来,全是门门道道。
并不是你学历高,能力强,你就能懂;更别说如果你学历低能力差一点,更加两眼一抹黑。
别的都不说了,就单说一个“行业的选择”吧。
如果不是像我这样在好几个行业打拼过,而且因为之前做过投资,深度接触过多个行业的家伙,一般人还真没法下手。
所以,我太想把我的经验,通通分享给你们了。
但是,有个问题。
写公号我是行家,做课程我却没经验,文章好写,做课程完全不一样。
需要写大纲,做PPT,录视频,还有剪辑,更别说找到合适的平台,合适的人,还有开课流程……所有这些,我一窍不通。
于是我花了2个月时间,写了一个非常详尽的大纲,那是我最擅长的部分。
然后,然后就停在那里了。
因为接下来要做的,我真的不会呀。
那个时候我天天想的是,太难了,真的太难了,“我到底能不能做到”啊?这一想,就是大半年过去。
就像威廉姆斯在《优势变现》里说的:
如果你总是在质疑,大脑就给会给你列一份利弊清单,看似理性的分析之后,你多半又退回原点了。
太对了,我当时就是那样。
一直到今年6月份,因为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和一个其实经常打交道的朋友聊起这个。
他说天啊,你怎么不早说,我就认识一个会做课程的朋友,我给你引荐不就得了!
接下来的事非常顺利。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大纲,逐字稿,PPT,找到了可以做课程的平台和人,然后现在,也结束了课程的录制。
对,我本人亲自出镜,给大家从头讲到尾。
《14天拿到你喜欢的好工作》训练营,在下周二12月6号中午12点,就会开始第一期100名学员的招生了。
大家记得把我的公号“星标”,别错过报名。
这篇文章,算是提前做个预告。
现在经济下行,我知道工作很不好找,有的同学投出简历,很久无人问津;有人总在面试环节卡住;还有人一开始觉得工作不错,上了班才发现很鸡肋。
相信我,这个训练营一定能帮到你。
当然了,话说回来,我把做课程的经过写进这篇文章里,更是想把这个超级牛逼的思维方式,分享给你们。
就像威廉姆斯说的,不要总去想“我到底能不能做到”。
反过来,要去想“我如何才能做到?”
你就会把全部心思都花在解决方案上,大脑不会给你利弊清单,而会帮你想出所有可行的方法,然后你会发现,原来事情没有那么难。
比如,如果当时我这么想:
课程的事,我要把认识的所有朋友都问个遍!
那么,我就不会等那么久,才认识现在教我做课程的朋友了!
这个课程,就可以提早好几个月上线了!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巨大差异。
其实,你会发现你的老板有时候起到的作用,就是这个。
比如当年我作为销售,第一次写“市场分析报告”,我跟我领导诉苦,说这个我真不会。
领导也不废话:你别管会不会,你就想怎么写好了。
结果,我还真的写出来了。
当然了,我也承认并不是所有事都可以这么想,比如你要是抬杠说,行啊,那么“我如何才能做到既不运动又不控制饮食,还可以减肥呢?”或者,“我如何才能酒驾还不被交警查到呢?”
那我承认你赢了,是在下输了。
不过更多人,如果你没那么杠精,不妨把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带入进来。
别想“我会不会被裁员啊”,多想想“我怎么才不会被裁”;别想“这个客户会不会不喜欢我”,多想想“怎么才能让客户喜欢我”……
你会发现,自己能力范围一下扩大不少。
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你没这个能力,而是注意力放错地方,都拿来纠结了。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14天拿到你喜欢的好工作》训练营,下周二12月6号中午12点,开始第一期100名学员的招生,招满即止。
名额有限,建议你定好闹钟。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火热上市,点击下图5折购买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