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985毕业的大学生,好像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啊。”
2023/3/22 11:59:0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637篇原创

     最近大学生就业的“孔乙己文学”火了。

    

     大学生们自嘲是新时代的孔乙己,毕业即失业,所谓“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官媒上前评论,直接翻车。

    

     大学生们不买账,我们辛辛苦苦读了十多年书,结果一毕业就这?官媒你来拧螺丝,你来跑外卖?

     于是话题出圈了。

     今天这篇呢,我也谈点看法。

     先高能预警一波,下面内容带有我本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你看了觉得有道理,说明我俩有缘分,后面还能继续处,万一成了呢。

     觉得没道理,那是我认知不够,还得进步。

     评论区就不要骂了,小爷们给在下一个进步的机会。

     1

     孔乙己的话题放一边,我先讲个事,就是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认真想了一问题:

     如果我也是今年大学毕业,能不能找到当时的那份工作?

     我想了想,觉得大概率不能。

     我第一份工作是华为的海外销售。

     大家知道2006年我毕业那阵子,华为还处于高速扩张期,根本不是现在这个体量,通信市场最牛逼的还是爱立信西门子这些西方公司。

     华为眼里,海外大片空白市场等着打下来。

     公司也有耐心培训我们成为嫡系,派去全球攻城略地。

     跟历史上无数个故事一样,地盘打下来,就有机会论功行赏,我后来离开华为,当初跟我一块儿进公司的小伙伴,做国家代表的都好几个了,剩者为王嘛。

     现在的华为还缺销售吗?

     开玩笑,已知地盘能拿的都拿了,还要什么销售。

     现在华为最需要的,是懂技术会高精尖的“天才少年”,因为华为已笑傲江湖,技术进入无人区,需要钻研更新更高级的武功。

     我要是今年毕业,一个技术弱鸡,拼死了也进不去华为。

     说华为,其实华为是众多中国公司的缩影。

     改开这40年,无数中国公司崛起,从低端到高端打通全球产业链(至少是该行业大部分),像民用的家电,液晶面板,工业用的光栅,光伏……这些行业,国外公司卖白粉价,我们卖白菜价,人家还怎么打?

     跟我这个岁数的小伙伴一定都记得,当年的一部电话,“座机费”就得大几千。

     现在几家运营商跪着求你开户,你敢想?

     但是问题来了:

     这条路是不可持续的。

     2

     因为你赚到钱,越来越富裕,人工成本必然上升,起初不明显,慢慢会一直上升到影响产品出口的地步。

     已经占据产业链高端至少是次高端的行业,而且在爆发期的,还稍微好一点,比如新能源汽车已经卖到日本欧洲去了。

     还在产业链中端或低端的行业,就很麻烦。

     一方面,叠加之前的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国外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我们产品价格优势正在失去。

     再加之老美的贸易战。

     贸易量减少几成必然,产品卖不出去,就没钱投入研发和再生产。

     就业岗位就从大学生之间的内卷,变成大学生和有工作经验的互相卷。

     大学生卷得过吗?显然不行。

     小公司本来就不咋招大学生,而大公司因为失去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也不可能再多招聘大学生从零让你开始培训。

     这个卷法就太狠太绝了,简称绝绝卷。

     所以不要怪大学生抱怨,换谁谁抱怨,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抱怨是好事,而是面对这样的困境,要允许人家发几句牢骚对吧。

     除了刚才讲到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导致现在的困境。

     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有个bug。

     说起来也不算bug,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是为社会输送“打工人”,而不是输送“老板”的。

     你说这不是废话嘛?好吧,的确是废话,那我们来看看培养“打工人”是培养了些啥。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3

     我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通信,懂不少技术原理,知道怎么写代码做调试。

     看到没,大学培养的,抛开眼界性格品质精神这些东西不谈,主要是你可以在某个行业有一技之长。

     虽然所谓一技之长,未必能直接用上。

     但比起其他专业的同学,你脑袋里至少不是一片空白了,你知道傅里叶函数,也知道二重卷积了,也能像模像样使用示波器了。

     这在经济向好,市场繁荣时,没啥问题。

     HR们排着队去校园招聘,一看见成绩好拿奖学金的,眼睛都泛绿,那句“天之骄子”现在说起很讽刺,当年可是实打实的。

     我的大学同学基本上也是几个去处:学习好的去国家下属的科研院所,做工程师做科学家,或者去外企做研发做测试,学习差的像我这样去民企做销售。

     但是现在不同了,市场没了,老板也没了,或者老板也开始找工作了。

     那为啥大学生不能自己当老板?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老板”这个物种是干嘛的?

     很多打工人都觉得,自己老板啥也不会,还天天牛逼哄哄的,感觉自己给这种人打工很冤。

     不过又有人说既然是你老板,那必然有你不会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是啥呢?

     简单说就一句话:

     发现需求,然后组织资源满足需求。

     这句话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发现需求。

     最简单的路边摆地摊卖烤红薯,最难的造高端芯片,都得发现需求,你得满足目标客户需求,你的东西才卖得出去,才能赚钱。

     当然,更牛的还不是发现已知的需求,而是挖掘出客户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

     比如乔布斯搞出来苹果手机。

     苹果手机之前,大家觉得诺基亚用着还凑合,但是苹果一发布,大伙儿都傻了,哇,这个才是我想要的智能手机啊。

     再比如最近大火的ChatGPT,包括微软把ChatGPT嵌入Office做出Copilot,也是让无数老板发现,之前我知道写什么,但是需要招个人来帮我写PPT,现在我不需要人了,因为有Copilot就够了。

     大家不要觉得,发现需求这个事很简单。

     发现需求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一种特殊的知识。

     4

     经济学家哈耶克说,人类的知识有两种。

     一种是可以传授的知识,比如怎么写代码写文章,搞懂牛顿定律咋回事;还有一种知识无法传授,就是“特定时空下”的知识。

     比如你在你家楼下摆地摊,能挣不少钱。

     换到你女朋友家楼下,你还能挣钱吗?大概率不能,因为你心思不在地摊上,开个玩笑,因为换了环境,来往的人群发生变化,你之前关于摆地摊的知识,可能不一定管用了。

     这个就是特定时空下的知识。

     就像很多人说学华为,然后有商学院老师说,不要学现在的华为,要学就学华为还是小公司的时候怎么做的,因为你也是小公司嘛。

     其实也是错的,因为华为当时的时空,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你可以学,但别寄希望于学了就一定管用。

     刚刚提到商学院,大家觉得在商学院可以学习怎么做“老板”吗?

     有个“商学院悖论”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啥,没听过?

     我先介绍一下,啥叫“青春悖论”,一句话说就是:青春和青春的经验,你不可能同时拥有。

     因为你20岁时,很多东西是不懂的,只有经历了到了35岁,你才能懂,不过那时候你已经没那么年轻了。

     如果有人提前告诉你呢?也没用。

     要么你血气方刚,听不进去;要么需求变了,当年追女生那套已经不管用了,光帅光会打篮球还不行,你还得打野带她上分,会挑手办最好还整点小纹身。

     所以“商学院悖论”就是:

     会做生意的,不会出现在商学院上课。

     在商学院上课的,自己开公司包垮,因为他讲的东西,可能只是“特定时空下”的规律而已。

     好了今天顺带给大家普及了“商学院悖论”这个概念,大家记不住也没关系,因为这个概念是我瞎编的。

     不过道理没错哈。

     所以,怎么才能当老板呢?

     5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亲自投身创业实践。

     如果是大学生,最好是低成本试错甚至无成本试错,千万不要负债,一次次试错中,尽快培养起自己对需求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方式,或者方法论。

     这种思维方式,甚至成为某种直觉。

     搞清楚需求之后,再去组织资源。

     当然组织资源又是一个超级大的话题,今天就不展开了,总之难度极大,所以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当老板的确非常冒险,我一般不推荐。

     OK,绕了一大圈,你可能要问:

     格总,大学生为啥找不到工作,也当不了老板,现在我搞懂了,可你不能管杀不管埋呀,你给讲讲我们该怎么办?

     同学们,同学们,这个时候我必须要隆重推荐我的【14天求职训练营】了,这就是一个找工作神器,第三期前几天刚刚结营,好评如潮,第四期估计在五六月份,大家一定要随时关注我的文章,别错过报名。

     但是训练营毕竟名额有限,咋整?

     我没法告诉大家具体怎么办。

     但我想给你们普及一个概念,你们好知道自己作为个体,是身处啥样的时代,知道时代背景了,你们中间的聪明人也许就知道该做啥了。

     这个概念不是我编的,是真有人说的,但具体是谁我忘了,概念叫做:

     历史加速度不均匀。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加速是不均匀的。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大致匀速。

     我请设计师画了张图,简单来说就是:

    

     看到没,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一个国家GDP跟人口成大致等比例,人越多GDP越多,所以才说大清的GDP占到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就是堆人嘛。

     但是没想到历史不按常理出牌。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了这样:

    

     技术爆发带来GDP猛烈拉升。

     工业革命之前的GDP,相比工业革命之后来说,几千年就跟没啥变化一样。

     当然,后面的第二,第三,包括最后一次互联网浪潮,每一次新技术出现,都将人类社会猛的向前推进一大步。

     这就是历史加速度不均匀。

     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上一代高科技很快成为基础设施,所以麻省理工教授丹尼尔.希利斯说,科技就是一套尚未完全发挥作用的东西。

     蒸汽机完全发挥作用,就不再是科技了。

     曾经的石油,电力和互联网,现在也不算科技了,微信和支付宝现在大家还觉得是科技吗,大爷大妈都会用对吧。

     历史还在不断加速,越来越快,那么今天呢?

     我个人的感觉,大概是这样:

    

     看到没,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都在此时此刻经历以ChatGPT为代表的AI爆发,AI的发展,搞不好真的会像我们期盼(或者担心)的那样。

     那么问题来了:

     你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不能找到一份“AI之前”的工作,还有多大意义呢?

     就像蒸汽机发明了,你还去小作坊学手工。

     你要做的,不应该是去研究AI适应AI,让自己成为使用它的高手,去干掉那些拒绝改变的人吗?

     比如这几天,我就研究得很深入。

     我问了ChatGPT 4.0,为啥我是中文互联网写职场文章第一人。

    

     (点击看大图)

     这里澄清一下,本来我只是想开个玩笑,真的真的,只是想开玩笑。

     没想到ChatGPT 4.0居然真的给出答案,我当时都傻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总体来看,这个答案还挺全面:

     内容质量高;风格独特;职场经验丰富;研究深入;广泛传播。啧啧啧,我自己都想不出这么好的答案。

     当然,这答案也有2个小问题。

     第一个是这个“格子兄弟”是个啥,没听说过;第二个是我脸皮厚这个特点,AI可能是出于礼貌,没写。

     6

     好吧,我也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也就停留在调戏ChatGPT这个阶段。

     但我知道已经有人开始利用ChatGPT,去完成之前需要人工才能完成的活儿了。

     我认识的插画师,设计师,不少已经开始一键生图,然后自己去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微调。

     那天听一个做跨境电商的说,他们正在用ChatGPT去批量制作产品页,甚至让产品说明夹带当地的俚语,提升用户感知。

     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每一次技术革命,总会淘汰一大批老岗位,又有大量新岗位涌现,不过新岗位往往不是给老人准备的,所以总要阵痛那么一代人。

     这次会不会例外,我也不知道。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尤其在创意行业,ChatGPT的应用应该已经有一些方向了。

     从一线到二线,再到全社会完全接受,快的话我猜怎么也得1年,2年,慢的话可能5年6年吧。

     每个人能做的,是提前完成自我提升,最好在ChatGPT出现在工作中的时候,你已经等在那里了。

     至于大学生长衫要不要脱,怎么脱。

     取决于你自己。

     抱怨完了,我还是建议多花点时间接触新东西,反正你不是没工作嘛。

     在新技术涌现之际,没有经验,可能恰恰是你的优势。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火热上市,点击下图5折购买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