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赶上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好的20年
2023/4/4 11:59:00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640篇原创
格总写在正文之前:
朋友们,公众号又双叒叕改规则了,不知不觉你就会错过我的好文章呀!
所以大家赶紧检查一下,有没有“星标”,这样我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哦!


1
前几天,我在粉丝群转了一篇文章。
女主口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从陕西农村的一个县城学霸,15岁稀里糊涂去读当地财税中专,出来找不到工作,后面一路逆袭,绝地翻盘,40岁成为北京某百亿资产企业的中层,年薪百万(点击阅读)。
请问,你什么感受?
我有3层感受,今天跟大家聊聊。
接下来的内容,我默认你已经看过那篇文章了。
没看过也没关系,我下面尽量说得清楚些,让你没看过那篇文章也能懂我在说啥。
首先说下我的第一层感受,励志。
我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从18线县城找不到工作的中专生,到北京大公司的中层,瞎子才看不出来励志。
但是我觉得我们公号的读者,不能光停留在这一层,我们还要看到鸡血以外的东西。
第二层,要看她的升阶方式。
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她的经历。
15岁,女主中考全县第三。
却因为父母和老师建议,或者叫要求,稀里糊涂去读了当地的财税中专。
4年中专之后,19岁的她发现根本不包分配工作,完全被忽悠,而忽悠她的人(父母老师)本身也没整明白,所以二话不说回学校参加高考。
第一次高考没考好。
复读考第二次,也没考好。
因为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所以女主忍痛告别课堂,去报考了省交通厅在当地的一个县级事业单位,笔试加面试顺利通过,开始上班。
县级事业单位,大家都懂。
有人负责脏活累活,有人负责升职加薪,农村出身的女主显然是前一种,所以那几年过得非常不爽。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停一下。
这是女主第一次对人生的反击。
重返考场,却两次高考失败,幸好因为确实优秀考进当地事业单位,结果无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过得很憋屈。
绝大部分小镇做题家,到这一步,基本就沉沦了。
女主没有。
2
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疯狂考证。
第一年获得英语四级;第二年获得中级会计师职称;到第六年,已经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四门,和注册税务师的四门。
别忘了女主可是当年的县城学霸,中专读的还是财税。
接下来,是见证第一个奇迹的时刻。
工作第六年全国燃油税改革,女主被分流下岗,她离开原单位,去到省会西安一家会计事务所做点临时工作,作为一个打工人,终于开始找到一些被认可的感觉。
这时接到通知,可以去考国税的公务员。
但女主受够了事业单位的罪,一点都不想去。
只是在父母的要求下简单应付了一下考试。
没想到,这一考,直接被西安某区国税局以第一名的名次录取。
可见女主是真的优秀啊。
可惜那时候的她还是没啥主见,就像上一次被忽悠去读了中专一样,这次又稀里糊涂去新单位上班了。
当然,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省会城市某区的国税局,已经是非常好的位置了,堪称铁饭碗中的战斗机,但女主的确不喜欢。
进去后毫不意外,她被分配去偏远山区。
整个山区所只有5个人,其中4个老年人电脑都不会用,就负责养老,女主一个人负责所有的活儿。
后来又被调去各种部门,接各种任务。
她也不抱怨谁,继续考试。
2年后,拿下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
女主这时已经32岁,终于开始有主见了,于是她对人生做出了第二次反击。
违背父母意愿,从国税局辞职,投简历并且面试通过了会计师事务所瑞华北京总部。
32岁北漂,成为月薪3000的基层审计员。
至此,女主终于去到梦寐以求的平台。
入职后,她一如既往的拼命学习和提升,3个月转正时,她连升三级,从初级审计员提升到高级审计员。
一年多后,见证了第二个奇迹时刻。
参与某项目的尽职调查,女主因极度尽力,专业,被业主看中,跳槽去对方做光伏新能源的资产交易和并购,顺带又考下资产评估师。
40岁时,成为百亿大公司年薪百万的中层。
3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女主的升阶方式是什么?
首先是考试。
特别是她一直从事的财务领域,财务有两个特点,一是涉及范围广,所有的公司所有的交易都离不开财务,政府机构运转也离不开财务。
第二是财务专业度高,职级延伸很长。
比如从初级审计到高级;比如女主考的几个证书,也是在不同的财务分支领域,需要对财务专业有很强的造诣,像CPA的含金量基本全社会公认。
当然,只有考试还不够。
女主一路非常非常拼,业务能力极强。
读书那会儿不说了,基本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走。
国税局上班期间她被调去多个岗位,每个岗位也努力肯干,表现都很出色。
甚至因为才干被欣赏,最后离职时,是局长亲自带着她把复杂的离职手续跑下来。
在瑞华期间也是如此。
那个尽职调查是在五一期间,时间紧,且需要去偏远的新疆,女主带队一路调查,最后两个通宵把审计报告完成,第一时间提交委托方。
女主的经历,让我想起很多咨询案例。
因为我提供的职场咨询,也有好几百人次了,次数多了我经常有一种感觉,就是有些人真的属于“超级自驱,无脑乐观”,就跟种子一样,环境再怎么恶劣,再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人生什么最重要,当然是选择。
但这种人哪怕是选错了,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弯道超车,照样给你超回来,虽然代价很大,但最后一定会得偿所愿,比如今天这位女生。
除了考试和业务,还有第三个因素。
这算是一个隐藏因素,就是女主的政府工作经历。
女主曾在地方国税局的不同岗位呆过,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这是一个可以加分的地方。
好了,以上是我们看到的第二层,升阶方式。
看到第二层还不够。
还要看到第三层,女主经历的时代。
4
今年是2023。
我们回顾过去这20年,中国社会发展之蓬勃,的确是一个对努力学习,自我提升的人无比友好的社会。
比如女主一开始去到的县级事业单位。
后来又去国税局。
她之所以有机会大施拳脚,背景是改开40年,全社会创造的巨量财富,在政府和民间的流转,再往前,上世纪确定的分税制改革和政府间转移支付。
财富被创造出来,通过层层毛细血管,流向政府每一级职能机构,哪怕是偏远山区。
没有财富,就养不活这么多公职人员。
具体到女主的专业财务。
过去30年间,中国逐步完善了国内会计准则和世界的接轨,包括和几大经济体的等效互认,为外资进入,和内地企业的对外开拓,扫清了障碍。
再包括,后来去到瑞华。
女主有机会参与尽职调查,也是因为中国众多新兴行业的兴起(光伏在新疆),和资本交易在国内已高度专业化,规范化,流程化这样一个背景。
可以说她的每一步,都在顺应时代需要。
前些年我做投资,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人指着面前的大楼大厦,或者繁华商圈,对我说过类似的一句话:
“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是在这20年间,中国社会每年以十万亿计的投资,数亿人的迁徙,为这个国家开辟了无数新行业,新市场,创造了天量的财富和就业岗位。
女主从20岁参加工作到如今40岁,人生最黄金的20年,正是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强烈共振的20年。
她的确走了弯路,却从来没有辜负。
她和我们所有人一样,赶上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好的20年。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火热上市,点击下图5折购买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