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大家都想认识三甲医院的副院长?
2024/3/3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681篇原创

     三甲医院副院长的事儿,一会儿会聊到,今天文章的主题,来自我的粉丝群的“每周话题”:

     如何提高向人求助的成功率?

     我在群里谈了5点。

     这5点看完,你基本就知道怎么让对方更愿意帮你了,也可以说,在社会这个大的价值体系里,你也该知道自己一天天努力的方向,不是光埋着脑袋赚钱了。

     下面是正文。

     如何提高向人求助的成功率?

     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答案就自然浮现了:如果有人想请我们帮忙,什么样的人我们更愿意帮?换到这个角度,是不是思路就开阔多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我们更愿意帮呢。

     第一种是那种有稀缺资源的人。

     举个例,如果你有同事的亲戚是某三甲医院副院长,听同事聊起他家有啥事,你一定希望有机会能帮上这个忙。

     帮完之后,你会表示“也没费多大事”,让他不必在意。

     而实际上是让这么一个有稀缺资源的人,欠你一个人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想让别人帮你,最好的方法是你手里有稀缺资源。

     都不用开口,听到风声大把人争相想帮你。

     这里岔出去一句,就是一定要建立起“资源意识”。

     记得我刚毕业进华为的时候,主管跟我讲,说你来公司唯一要担心的事,就是自己是不是足够优秀,你足够优秀,其他事情不用你操心。

     她说的是实话。

     在华为,你把业务做好了钱赚到了,公司会把所有一切什么社保公积金职称……都给你操办得妥妥的。

     但问题就在这里,非常多的华为人除了公司里,在社会上基本没朋友,一来是没这个意识,二来是没时间去结识。

     大家发现离开华为啥都不会,谁也不认识,最后只能一直在公司打工下去。

     当然了,我也知道拥有稀缺资源的人,实在太少,那么再来说第二种我们愿意帮他的人。

     就是和我们有强烈利益关系的人,最好是在利益产生和分配上对我们影响直接的人。

     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公司领导。

     不管是直接领导还是大领导,如果你们公司领导在非公事务上,有什么需要你支持的,你一定会倾向于帮他,哪怕付出一些代价。

     只不过需要留意的是,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品行,不能一而再再而三,也不能白帮,只要长期来看能有一定回馈,这个忙就是值得帮的。

     所以说,如果你已经是领导了那么向你的下属开口,通常都能得到帮助。

     只是这个忙是有标价的,你要记得。

     除了职场外,常见的有强烈利益关系的,就是我们的家人和亲戚。

     我一个朋友常年旅居国外,家里父母年事已高一直住在老家,每次他回国都要大包小包给老家亲戚带东西,过年给亲戚家孩子发压岁钱毫不吝啬,甚至动用一些老同学关系去帮亲戚解决问题。

     为什么?

     因为他不在的时候,能替他照看老人的,就只有亲戚了。

     虽然家里请了保姆,但基于雇佣关系的保姆存在相当大的不忠诚可能,必须经常有亲戚走动,对保姆形成震慑,父母才能得到较好的照看。

     这也是一种我们愿意帮助的类型。

     第三种人,称为“未来有潜力,或者有可能帮到我们的”。

     举个例子,加了我微信的某同学这样给我发私信:

     您好格总,我是您公众号的忠实粉丝,目前在一家新媒体公司打工,负责公司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上的内容摄制与剪辑,曾经做过千万级爆款视频,如下是我们公司的账号和我之前做出来的优秀作品,希望以后能有幸和您合作。

     今天联系,是看到您在文章里提到年轻人应该多读传记,请问您有没有推荐的传记呢?

     大家觉得,我看完之后会怎么想?

     我会想,未来如果我也要做视频了,对方可不可能对我有一些帮助呢?毕竟做视频我是门外汉。

     这个就叫做有潜力。

     而且注意,他的需求并不是那种非常耗费我时间精力的事,所以我会考虑满足他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想请人帮忙,记得,一定要把自己拥有的资源,擅长的技能和经验,主动呈现在对方面前,即使对方当下用不上,至少能感觉到你的诚意。

     同时,你提的需求不可以太大太难,因为你未来的帮助充满了不确定性。

     说完前面三种,你会发现其实是同一种类型,就是在利益上可以帮到我们的。

     这三种人,我们情愿提前付出,以期待未来能有好的回报。

     而且这三种的强度是由强到弱,所以我们在当下可以给予的帮助,也是由强到弱,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帮助,长期来看一定得是对等的。

     总之,还是应了那句话:

     “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再来说第四种人,就是被我们喜欢的人。

     这一点通常在朋友之间。

     我们都有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首先一个前提就是,你喜欢他,当然,他也喜欢你,正因为喜欢所以你愿意为你的喜欢付出。

     帮朋友一个忙甚至某些时候在金钱上做支持,可以让友谊得到升华。

     当然了,不管是帮朋友忙还是借钱,需要考量的不光是你们之间的友谊程度,还需要考虑对方的人品,性格,一贯的风格,的确比较复杂。

     这也为我们提示了一条,就是一定要在朋友面前保持良好的信誉。

     长期的良好信誉,会让你的朋友不知不觉为“未来要不要帮他”这个问题,打上一个高分。

     除朋友之外,某些场合我们也会喜欢上,或者对某人有好感。

     比如说微信群。

     微信群大家都素未谋面,典型的弱联系。

     但是某些人在群里当他开口,周围愿意为他提供价值信息的人,就是更多一些,原因就是他平时出现的时候比较多,帮过的人也比较多。

     如果你在一个群里长期潜水,某一天忽然问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没人搭理你就很正常。

     因为你的表现没有让人家喜欢你。

     以上四种从利益到喜爱,都是对别人用正向激励的方式,来促使他愿意帮你。

     还有第五种,是反向激励。

     也就是你可以威胁或者恐吓到对方,对方也会不得不帮你。

     这里借用基辛格著名的“威慑理论”,想让对方因为你的威慑而就范,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你有能力伤害他;

     2,你有决心伤害他;

     3,你要让他看到你的能力和决心。

     只不过,第五种方式一般我不太推荐。

     一是因为一般人也没什么可以威胁别人的。

     二是这种方式对你自己的消耗也很大,还会造成未来潜在的风险,所以只简单提一嘴。

     好了,以上内容来自我的粉丝群,粉丝群每周都会讨论一个职场人关心的话题,我每周也会“交作业”,我写的内容只有在粉丝群里才能看到。

     很多同学问怎么加入粉丝群?

     答案是只要报名了我的课程就可以。

     上周四的文章,就给你们推荐了一个299元的职场人际关系课程,上完课的同学会被拉进粉丝群,大家可以点击这里进入文章链接。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热销中,点击下图购买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