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最后一条退路堵死了
2024/3/3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699篇原创
1
最近经济形势不太好。
不少职场人尤其是中年人,喜欢说“实在不行了,还可以去开网约车”,似乎网约车是大家的最后一条退路。
抱歉,今天我想说这条路已经堵死了。
最近刚出炉的《腾讯新闻-谷雨数据》,就对网约车的就业市场做了详细调查。
接下来,我先给大家介绍调查里最重要的3张图,然后再讲讲,到底有没有所谓“退路”。
第1张图,首先看下从业人数。

上图可以看到,从今年4月开始,网约车司机的数量环比增长突然到3%以上,最多的是6月份,一个月内超过20万人进入网约车行业。
一年前的2022年7月,网约车司机总数还只有460万。
到今年7月,597.6万,增加了30%。
司机越来越多,带来什么局面呢?
作为乘客,我的感受是这两年不管在哪出差,一二三线城市,下单后基本很快都能打到车。
因为周围永远都有好几辆,甚至好几十辆网约车。
乘客当然方便,但司机的竞争更激烈了。
接下来我们看第2张图,司机的收入。

这个图的抽样是在广州,可见即使在一线城市,扣除平台抽成,油费和租金(租车跑网约车的情况),只有1成司机能够月入过万。
56.31%的网约车司机,月收入都在6000-10000元之间。
二三线城市就更不消说了。
一线城市的6000-10000元虽然不多,也不算太少,要是工作轻松那也不错对吧,那么网约车的工作轻松吗?
我们再看第3张图,司机们的工作时长。

上图可见:
38.26%的专职司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八成专职司机没有休息日。
甚至在兼职司机中,也有六成没有休息日。
据《腾讯新闻-谷雨数据》报道,一位广州的网约车司机就说,“每天出车没超出10个小时,就等于没赚到钱。”
以上,就是一二三线城市的网约车市场现状。
是不是卷得不行了?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中年人的最后一条退路堵死了”的原因了。
2
其实网约车刚出来我就在公号里讲过,网约车不赚钱是迟早的事,不可以作为职场人的退路。
原因很简单,因为门槛低啊。
开车不是稀缺技能,有导航也不需要你认识路,你能提供的,无非是一辆车和一个肉身。
这么低的门槛,不卷才奇怪了。
我知道很多人会问,那职场人的退路是什么呢?到底有没有退路?有一天如果行业不行了,或者公司不行了,或者跟领导吵架不得不离开了。
我不开网约车,又该怎么办?
今天,我把答案送给大家,一句话:永远让自己有能力找到下一份好工作!
这句话,就是每一个职场人的退路。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工作”,而是“好”。
找一份工作不难,相信很多网约车司机也找到过工作,但是那份工作实在不怎么好,还不如开网约车。
所以关键词是“好”,得好工作才行。
那如何才能找到好工作呢?是工作能力强就可以吗?当然不是。
你们看网上的新闻里,有太多职场精英,骨干,甚至高管,工作能力非常强,裁员都半年了,还是找不到好工作。
为什么?
这里就要澄清一个认知了,一个90%的打工人都忽略了的认知:
工作能力,和“找工作的能力”,是两码事。
举个例子吧,你年薪20万,代表了你的工作能力,如果你“找工作的能力”一般般,那么你找到新工作的年薪,也就在20万上下。
要行业不景气,还得往下到15万甚至更低。
而如果你“找工作的能力”很强,就不同了。
你一定可以找到市面上25万甚至年薪30万的工作,换句话说,“找工作的能力”,是你“工作能力”的一个杠杆。
说到底,什么是职场人的退路?
强大的“找工作的能力”就是退路,公司不行了,哪怕整个行业不行了,你也永远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获得强大的“找工作的能力”?
那就得聊聊我本人的故事了。
3
这个公号的老粉都知道,格总我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先是在华为公司做基层销售,再到销售主管,后来跳槽去到一家中型公司做销售总监,再然后离职创业。
创业时,接到上家公司一位股东邀请。
共同组建一家投资公司成为投资部总经理,负责打理公司的上亿资产,投资、尽调、谈过合作的各行各业公司,总共数百家。
再后来,空降到一家上市公司做高管。
我的职场生涯横跨通信、能源、设备制造3个大的领域,做过基层,也做过管理者,打过工,也创过业。
闲暇之余呢,我写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一个人6年写了600多篇职场原创文章。
文章讲干货,讲真话,主打一个实战经验。
经常被各大商业职场类自媒体转载,全网影响上千万人。
在此期间,我还给300+名读者,提供过电话咨询服务。
这300+个电话,有人问升职加薪的事儿,有人问怎么跟领导跟同事打交道,也有人问职业规划的事儿。
当然,“如何找工作”,也问得非常多。
太多太多咨询者,当我把关于找工作的技巧分享给他们,他们几乎都在惊讶。
啊,原来还可以这样?原来找工作是这么回事?原来找到好工作,也没那么难嘛!
在我的指导下,他们全都顺利找到好工作,获得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高薪。
4
为了给读者们更好更系统的指导,从一年多前开始,我把从业10多年来的职场生涯,做了全面的复盘和总结,把“找工作的能力”提炼出来,精心打造出一个专门教大家找工作的训练营。
这就是我今天要推荐给你们的:
【14天拿到你喜欢的好工作|求职训练营】
这个训练营,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所谓完整,就是从无到有,帮你建立起一整套找到好工作的方法。
在这14天里,我会教你:
求职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哪些收集优质招聘岗位的渠道?
如何分析目标行业?目标公司?
如何写简历?如何投简历?
如何面试?哪11道面试模拟真题?
面试结束怎么跟对方谈薪水?
甚至如何离职?精细到五险一金怎么缴?
还有如何度过试用期?……
(内容太多,不继续列举了)
加入训练营,你会观看到8堂大课,一共509分钟的课程视频,由我本人亲自讲解,分分钟都是干货。
你听了课就会发现,有些东西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马上用起来,立即就能见效。
怕你听不懂,所有技巧都加上案例。
课程永久回放,方便你随时复习。
(你的醍醐灌顶,可能只是别人的常识
点开图片,看训练营的部分主题)

训练营还为每位学员,都配备了专属助教。
助教会为你解答关于课程的疑难问题,避免你对课程有疑问,却没地方解答。
每一课后,我还专门安排了足足30分钟的答疑时间,由我本人亲自答疑。
注意,是每一课后。
所有这些,只为了达到一个目的:
不管你正处在什么状态,求职中,在职中,对未来的焦虑中,上完训练营,找一份好工作会变得尽在掌控。
训练营到现在为止,已经举办4期。
总共500多名学员参加,好评率100%。
课程结束没多久,不少学员就运用训练营里教的技巧,成功拿到新offer,纷纷前来向我报喜。
比如下面这位。
待业家中3个月,正巧赶上我的第2期训练营。
于是一边和老东家PK争取赔偿,一边按照训练营内容,去刻意优化求职技能。
最终她在端午节前来向我报喜:
拿到一个年薪80万的新offer!


还有这位,大学毕业3年,拿到阿里offer。
他说训练营给他的收获之一,是提供了可以直接使用的面试指南。
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被训练营“押中”了。
充分准备带来自信心爆棚,状态特别好,他的情绪甚至感染了面试官。



(左右滑动,查看对话截屏)
再比如下面这位,是38岁的职场中坚。
她在一家公司呆了12年,越呆越不开心,一直苦于没有勇气离开。
经过第3期训练营学习,成功拿到新offer。
涨薪40%!



(左右滑动,查看对话截屏)
上面这3位学员,分别是在家呆了3个月的待业人士,刚毕业的大学生,高龄跳槽的职场中坚。
训练营里通过学习拿到新offer的学员,还有离职数年的宝妈,低学历的中专生,厌倦现状的中层,大龄被裁的高管……
篇幅有限,更多学员报喜就不列出来了。
这一次,即将开启的求职训练营,会是第5期。
时间定在12月11日-24日。
训练营的价格呢,原价1599,在我公号文章里购买,粉丝的福利价格定在:
1299元。
这个价格仅限第5期,后面还会持续上涨,一直涨到原价。
下面图片最底部的二维码,扫码即可报名。

对了,进到训练营来,如果你每节课都正常打卡,我还会免费附赠你以下礼品:
成长类电子书1套
职场人必备PPT模板4套
工具网站整理合集(用于分析行业)
免费简历修改指导
我本人的签名新书(寄语版)
请注意,这个训练营并不是随时都有,更不会刚好赶上你需要求职的时候。
所以千万不要犹豫,扫描下方二维码,赶紧加入我们吧。

(扫码报名,即刻加入)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新书(签名版)热销中,点击下图购买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