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的错,不是拍马屁
2024/3/3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711篇原创

     在网上铺天盖地的群嘲和咒骂声中,我找到董明珠和王自如当时接受采访,还算比较完整的视频,认真看了两遍。

     就是下面这个。

     视频9分多钟,稍微有点长。

     视频长,是因为它更加完整。

     视频不但呈现了王自如被骂得最厉害的那几句话,更重要的是,它呈现了王自如在说那几句话时,当时具体的语境。

     所以,请你一定要看完整个视频。

     看完视频,再继续看我下面的话,否则,你对事情的了解仅仅来自网上那些可以说是断章取义的剪辑过的视频片段。

     这会严重影响你的判断,和对我下面内容的看法。

     好了,假设你已经看完视频,现在来说我的感受。

     作为一个在职场上也摸爬滚打了10多年,做过基层也做过高管的老家伙,我的感受是什么?视频里,王自如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吗?

     我答案是,略有那么一点肉麻,但也还好。

     真的,也还好。

     视频呈现了一个加入格力两年的高管,当着老板的面,跟主持人分享如何看待自己加入格力,如何看待外面的传闻,如何看待老板本人,话里面的确有一点马屁成分。

     但是,王自如的话并不全是马屁。

     也有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如何融入格力,如何提醒自己理解格力员工(因为他要带团队)的思考,尤其是他谈到所谓“面孔感”。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作为一个所谓过气网红,不是真的如坊间传闻只把心思花在董明珠身上,他更花了很多心思去了解他融入的这家公司的普通员工,还有企业文化,花了心思去思考自己的业务方向和未来前景。

     而所有这些,在那些只有几十秒的视频里,你是看不到的。

     网上嘲笑和批评得最多的,集中在王自如拍马屁的“情绪价值”,情绪价值这事儿我们一会儿再聊。

     但是如果你看完了视频,应该记得董明珠非常清晰的告诉主持人,王自如的敬业精神“在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很少了”。

     要知道,这句话可是来自董明珠,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之一。

     如果你依然觉得,董明珠夸奖的敬业只是因为王自如的马屁拍得好,拍得勤,那只能说明,你把格力这样的巨型企业的掌舵人,看得太简单了。

     所以王自如到底有没有错?到底做错了什么?

     错在拍马屁吗?不,我觉得错误在于:

     他没有区分场合。

     看这篇文章的任何一位进入职场超过10年的同学,请你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在职场上见到过的马屁,有没有比王自如讲的那些肉麻一百倍?过分一百倍的?

     诚实回答,应该都是有的吧?

     说不定你自己,也说一样肉麻乃至更加肉麻的话。

     稍微大点的民企,老板个个帝王作风,别说高管了,就算中层你不拍点马屁,都活不过第二集。

     更不要说国企和央企,呵呵,这里不展开。

     所以我才说王自如的话,“也还好”。

     如果我们转换视角,站到王自如自己的角度去看,你会发现职场上的马屁很多拍得言不由衷,自己都觉得恶心,但是王自如呢?仅仅从视频去看,我感觉他是真诚的。

     他的那些话,都是心里话。

     既然是心里话,讲出来又有什么问题?

     问题就在于场合。

     王自如被骂,也算是活该,因为你明明应该只有你跟董明珠两人的时候,尤其是董老板抒发情怀的时候,你才可以去谈论你对她知遇之恩的感激,才可以去谈论你对格力公司的情怀,不是吗?

     成为顶级企业家的下属,近距离观察学习对方做事的风范,手腕,这当然是无比难得的机遇,说句幸福怎么了?

     偏偏拿到采访里来讲,采访可是会公开的。

     这不是自找的么?

     如果一定要我来评价这件事,我认为王自如的错误就是这个,没有分清楚场合。

     也许他是想利用这个采访来表现,也许他太不自持,总之这才是他的错误,而不是情绪价值。

     因为下属为老板提供情绪价值,天经地义。

     我再说一遍,天经地义。

     好了,今天既然聊到这里了,我不妨再说得露骨一点,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特别糟糕的观念,就是“凭业务能力做事才是真本事”。

     之所以有这种观念,是因为几千年来掌握民间舆论主导权的,都是一帮不得志的文人。

     文人以清高自居,他们批判别人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做事,不如说多少是为了衬托自己高洁的情操。

     站在岸边指手画脚,自然哪哪都不对。

     而踩在水里,真正做事的人呢?

     各位,如果你已经是管理者,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如果你还是基层,没关系,只要看过几本人物传记,看过一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到当时当地这些人物的无奈和苦衷,也不难明白一个道理:

     真正做事的人,情怀必须有,但更要紧的是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同意吗?

     而平衡利益,就必须学会输出情绪价值。

     放到公司里也是一样,你要学习,要成长,要为组织做贡献,所有一切都需要资源,资源在哪?都在你老板那里。

     所以一个下属向老板输出情绪价值,不是很正常一件事吗?

     情绪价值输出少了,事情办不成。

     情绪价值输出多了,用力过猛,又容易丧失尊严变成拍马屁。

     你只需要看看周围,只有极少数人跟领导,跟同事的关系都维护得很好,一说起他大家都交口称赞,就知道这事儿中间的尺度拿捏,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而我们在职场上,不管是为了自己多赚三五斗,还是真心为公司把事情做好,掌握和拿捏好情绪价值,都非常必要。

     尤其是,你要懂得怎么说话,怎么组织语言。

     那职场上应该怎么说话?怎么组织语言呢?

     作为一个职场老江湖,今天我想为大家推荐我最近刚做的一门新课:

     【职场经典场景沟通课】

     为了解决职场人“沟通”的问题,我结合过去10多年职场生涯亲历的种种体验,和曾经有过的300多次咨询经历,选出职场里最常见的15个沟通场景。

     每一个场景,拍一讲视频专门分析。

     每一讲都从人和人的关系开始,到沟通的底层逻辑,到错误示范,再给出正确的沟通思路,表达公式,乃至可以直接照搬的话术。

     再说一遍,可以直接照搬的话术。

     这是【职场经典场景沟通课】最大的亮点。

     课程里15讲,分别是:

     1、如何跟老板提涨薪水?

     2、被领导安排非份内工作,如何拒绝?

     3、当老板批评时,如何应对?

     4、如何汇报工作,容易获得老板认可?

     5、如何向老板提出不同意见,体现自身价值?

     6、如何夸奖老板,获得好感?

     7、老板表扬时,如何应对更加分?

     8、面对越级领导,如何沟通比较加分?

     9、跟老员工初次合作,如何得到接纳?

     10、内向的人如何跟同事沟通?

     11、如何拒绝同事的推活儿?

     12、如何面对同事抢功劳?

     13、如何面对同事甩锅?

     14、如何赢得跨部门同事的配合?

     15、如何组织跨部门的活动?

     当你掌握了这15个经典场景的沟通方式,你就进入了职场沟通的快车道,你会得心应手地输出情绪价值,让领导对你“又惊又喜”,同事对你“又爱又敬”。

     可以说这门课,就是一份职场沟通的SOP。

     这门课含金量很高,但我希望它尽量超值,因为我知道我的读者里还有很多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也有经济不那么宽裕的职场人。

     所以价格最开始的定价,是69元。

     但是等我把课程做完,团队看了之后,他们对此意见很大。

     他们认为就算是119,169,课程也值这个价,于是妥协之后最后的定价,是99元。

     只不过,重点来了:

     为了给大家足够多的反应时间(很多人不是在第一时间看我的文章),99元的价格,会在下周四才生效。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一直到11月23日中午12点,课程价格都是:

     69元。

     如下是购课链接,现在点开,即可下单。

     再说一遍,69的优惠价格,限时只有6天。

     而且我建议你不要再等。

     因为我还为学员准备了专门的学习群,下单后,你添加(课程页面上的)助理子源的微信,他会拉你进专门的学习群。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