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事件”爆火背后,是一场防不胜防的收割
2024/4/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712篇原创

     今晚直播我们暂时告别职场,聊一个很多同学都关心的话题:如何熬过人生的低谷期?

     我也有过人生低谷。

     但是在今晚直播里我会告诉大家,我的所谓低谷跟真正的低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如何面对?如何“熬过来”?

     大家点击下面按钮预约,今晚直播间见。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王自如的事,我在上周五的文章里讨论过了,下来后很多同学留言。

     不少人都说:

     原来我之前看到的几十秒视频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如果把整个采访看完,感觉完全就不一样了。

     我想说,正是如此。

     正是因为完整视频没有槽点,所以互联网上的剪辑手们,不会让你看完全部。

     他们会把那些你看了会愤怒,会惊讶,会吐槽,会感觉冒犯的片段,专门剪辑出来,刺激你的情绪。

     一边让你开心吃瓜,愉快转发。

     一边收割掉你有限的注意力,成为他们炒作热点,赚取利益的工具人。

     下来后我找了一个视频,视频长度1分30秒,拍得非常棒,特别是,1分12秒处之后的内容。

     今天就专门为大家呈现一下,所谓剪辑是怎么回事?互联网是如何欺骗和收割我们宝贵的注意力的?

     请你一定要看完视频。

     看完视频,大家什么感觉?

     发现没有,记者每一个询问其实都预设了前提,埋了很多逻辑陷阱。

     这些逻辑陷阱会让你回答出一些他需要的东西,再用移花接木的剪辑来证明他的观点。

     至于你的解释,会被全部删除。

     类似的事太多了,我举个例子。

     比如我问你,小时候你妈妈打过你没有?

     你说:

     “有,但是很少,而且平时我妈妈对我很好。你为什么这么问?我感觉很不高兴。”

     剪辑出的效果是:“有,我感觉很不高兴。”

     比如再问你,小时候你妈妈缺席过你的家长会吗?

     你说:

     “有过,只有一次,因为她生了重病,爸爸平时都太忙了不怎么管这种事,不过那一次爸爸去了”。

     很显然,剪辑出来的效果是:

     “有过,她平时都太忙了不怎么管这种事。”

     例子不用很多,多来几个,视频就能欺骗第三方旁观者,让别人以为你妈妈很不负责任,而你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

     这就是所谓预设对方立场,“先竖靶子,再找素材来攻击”。

     就拿上面视频的逻辑来说:

     你使用苹果手机

     —> 你认为苹果手机比国产更优秀

     —> 你认为国产手机做得不好

     —> 你无视苹果手机的明显缺陷

     —> 你为外国品牌争辩

     —> 你崇洋媚外,虚伪,活该被鄙视

     视频剪辑之后的效果,你成了“贬低国产手机的市民”,你“不仅不认同国产手机的进步,更是出言侮辱”,“情绪烦躁,恶语相加”。

     而且,视频为证:

    

     视频里的话是你说的吗?

     是你说的,每一句都是。

     但你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还原当时全部沟通内容,包括上下文语境,于是看到视频的人会曲解你的观点,把你看成另外一个人。

     视频剪辑者,就可以达到目的。

     而类似上面街头采访的视频,剪辑手们为了收割你的注意力,各种不负责任的剪辑、分发,最后结果就是无数垃圾视频堆满你的手机屏幕。

     影响你的情绪和判断。

     王自如事件里,剪辑手们虽然没有“移花接木”,用的都是王自如个人的原话,但是视频故意掐头去尾,让观众没法了解当时具体的语境,仅仅只保留最“劲爆”的那几句话。

     这背后全都是剪辑手们的算计。

     面对这些防不胜防的收割,我们应该怎么办?

     说下我的办法,供你参考。

     就是每当出现一个新闻热点,不要着急下结论,多听听各种声音特别是观点相反的声音,然后再说。

     我之前就说过,一个热点事情出来,我常常“没有观点”,最多是“我倾向于认为……”,极少说“这个事必然是……”

     我知道我了解的,也许是真相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甚至是处理过的一小部分……我也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搞清足够多的事实。

     既然如此,我持有什么观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太轻易得到的观点,是廉价的,与大家共勉。

     以上是正文。

     下面我通知一件事,我上周新推出的职场课程【职场经典场景沟通课】还有最后3天,就要涨价了。

     目前的价格是69元。

     到这个周四中午12点,会涨价到99元,还没有下单的同学请尽快完成下单。

     这门课程,专门解决职场人“沟通”的问题。

     我结合过去10多年职场生涯亲历的种种体验,和曾经有过的300多次咨询经历,选出职场里最常见的15个沟通场景。

     每一个场景,拍一讲视频专门分析。

     每一讲都从人和人的关系开始,到沟通的底层逻辑,到错误示范,再给出正确的沟通思路,表达公式,乃至可以直接照搬的话术。

     再说一遍,可以直接照搬的话术。

     这是【职场经典场景沟通课】最大的亮点。

     课程里15讲,分别是:

     1、如何跟老板提涨薪水?

     2、被领导安排非份内工作,如何拒绝?

     3、当老板批评时,如何应对?

     4、如何汇报工作,容易获得老板认可?

     5、如何向老板提出不同意见,体现自身价值?

     6、如何夸奖老板,获得好感?

     7、老板表扬时,如何应对更加分?

     8、面对越级领导,如何沟通比较加分?

     9、跟老员工初次合作,如何得到接纳?

     10、内向的人如何跟同事沟通?

     11、如何拒绝同事的推活儿?

     12、如何面对同事抢功劳?

     13、如何面对同事甩锅?

     14、如何赢得跨部门同事的配合?

     15、如何组织跨部门的活动?

     当你掌握了这15个经典场景的沟通方式,你就进入了职场沟通的快车道,你会得心应手地输出情绪价值,让领导对你“又惊又喜”,同事对你“又爱又敬”。

     可以说这门课,就是一份职场沟通的SOP。

     这门课含金量很高,但我希望它尽量超值,因为我知道我的读者里还有很多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也有经济不那么宽裕的职场人。

     所以价格最开始的定价,是69元。

     但是等我把课程做完,团队看了之后,他们对此意见很大。

     他们认为就算是119,169,课程也值这个价,于是妥协之后最后的定价,是99元。

     只不过,为了给大家足够多的反应时间(很多人不是在第一时间看我的文章),99元的价格,会在这个周四才生效。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一直到11月23日中午12点,课程价格都是:

     69元。

     如下是购课链接,现在点开,即可下单。

     再说一遍,69的优惠价格,只有最后3天了。

     我建议你不要再等。

     因为我还为学员准备了专门的学习群,下单后,你添加(课程页面上的)助理子源的微信,他会拉你进专门的学习群。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