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大家,不要再跟钱过不去了
2024/4/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717篇原创
上周的文章我提到关于储蓄的事。
有同学问,我平时花销就是很大,怎么克制消费,提升储蓄呢?
今天我谈下对消费这个事儿的看法。
讲3个观点吧。
1
上篇在谈到消费发生的时候,其实已经说了,除必要的日常开支外,其实过度消费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
所以你很依赖消费带来的快乐补偿。
不是说一定要老板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我工作这么多年认识的不少打工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是满意的,他们上班是有成就感的。
这体现到消费上就是不怎么关心,因为不需要,所以能攒得下钱。
因此克制消费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评估自己的工作现状,不要因为一份工作收入稍微多一点,就不愿意离开不敢离开。
否则你在精神补偿上的消费,可能就已经超过这份工作带来的多的那部分物质了。
反过来,当你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哪怕收入没那么高的工作。
喜欢带来的专注会极大提升你技能的发展,技能发展带来薪资上涨,使得另一个高薪但不喜欢的工作更加鸡肋。
这个道理,跟我们的业余时间怎么安排,就很类似。
如果一个人工作之余喜欢酗酒赌博,那么他多半没有在健康的娱乐里找到过乐趣。
时间是一座花园,没有鲜花就会长满杂草,就这么简单。
想通这个道理,就能解释为啥有的人每天神采奕奕,而且消费不大可以存下钱,因为他的工作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满足了他。
而有的人虽然挣的也不少,但总是好像没啥活力,只有在打开手游或者快递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快乐。
因为他讨厌死这份工作了。
这是今天我想说的第一点。
2
我想说的第二点,就是,很多人总以为消费代表了生活方式,甚至代表了某个阶层的门槛。
“消费代表了生活方式”是商家们灌输给我们的理念,当我们沉浸在这种理念里,会误以为拥有了某样商品,就成了某个阶层的人。
于是我们会不自觉陷入攀比,因为人都希望自己进入上一个阶层。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一件往事,很多年前的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我认识的年轻人。
这里我不能告诉你们他的性别,年龄,和跟我的关系,因为这个公众号读者里有我们共同的熟人。
我看到这个年轻人穿得非常好看,于是忍不住向旁边的朋友赞叹。
朋友说的话,我到今天还记得。
他说:呵呵,他当然穿得好看了,你知不知道他全部的身家都穿在身上?
那一刻我的震惊穿过岁月到达今天,依然印象深刻。
这么多年,我慢慢发现真的有很多人,他们把自己的身家穿在身上,用在身上。
他们以为拥有了名贵的衣服,包包,车子,享受到所谓尊贵的高档服务,就象征迈入了自己向往的那个阶层。
这种观念很普遍,如何看待?
首先真正的富人的确会有极高的消费,而且要命的是,他们往往比你更有时间。
所以每当你高消费的时候比如去到一家高档餐厅,你会发现人还真的不少,于是错觉就是有钱人怎么那么多。
其实有钱人没有你想象的多,只不过你看不到比你还穷的人。
你除了看不到穷人,你也看不到有钱人的高消费背后,支撑他们的现金储蓄,不动产,公司股权,债券和其他资产组合……
而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阶层划分的证据。
可惜你看不到,你自以为像富人一样消费,就可以成为富人,这显然是一种妄念。
另一边,商家宣传会刻意放大你的妄念。
类似高端,尊崇,珍藏,私享……这样的广告,时时刻刻出现在周围,会强化你大脑里的“高消费”和“富有”中间的那个等号。
和“消费代表了生活方式”截然相反的,是你必须意识到:
能决定自己身处哪里,决定自己干什么或者不干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而上篇文章里我们说了,真正的富有,唯有金钱可以带给你。
你的储蓄越多,你的自由度就越大。
而且当你节省开支,看到自己银行卡里越来越多的余额,你对自己身处哪个阶层也会越来越有底气。
这就可以解释网上的段子里,为什么某省的有钱人喜欢人字拖,主打一个舒适就好。
他们还需要通过消费来时刻证明自己的阶层吗?显然没啥必要。
3
接着说关于消费我的第三个观点。
是一道问答题:为什么结婚的时候,很多女生不会买婚纱,而是租婚纱来穿呢?(当然也有买的,请不用提醒我)
答案我们都很清楚,因为婚纱也就穿那么一次,买一套下来,并不划算。
很好,租赁婚纱这种看似反常的消费方式,其实体现了我们拥有一件商品的本质:
购买任何商品,其实只是在“租赁”它来使用。
于是,购买一件东西划不划算并不看它本身的价格,而是看你使用它的时间长不长。
时间越长,越划算;时间越短比如婚纱,就越不划算。
这样的话,当你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你到底有多少机会来使用它?
比如我在成都,成都的燃油车是按照尾号限行,每周总有一个工作日无法上路,所以一周7天实际上只能使用6天。
如果我用28万买了一辆车,实际上我只能使用它的其中24万,另外4万算是我白白浪费的了。
当然,这是政策因素影响了使用时间。
衣服也是一样,羽绒服在成都也就一个月能穿,其余时间都太热,所以同样一件羽绒服你在哈尔滨买来穿,肯定就比在成都划算太多。
这是环境的影响因素。
更多因素,其实在于你自己。
有些衣服买来都过季了,标签还没撕,因为你的时间都被别的衣服占满了,你根本没有时间穿它。
冰箱里的食物保质期都过了,还没开封,是因为你的肚子已经被别的食物填满了。
以上这些,在现代都市简直不要太普遍。
当然了,我也猜到会有反对意见说:我想穿的时候,多买一件衣服就多了一个选择的权力。
这就回到上一篇的观点,你手里有钱任何时候都可以买衣服。
但是你买的衣服永远没法换成钱了。
好了这就是我关于消费的3个观点,你可以拿来说服自己减少消费,哪个好用你就用哪个,不用谢。
![](/asp/image.asp?m=0&w=gh_7e3dd2c4baa9&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fkntfYJLzFQrX0arDSpMk46FeFuia9P4T2uSpw7AaR7ntqsoXIic36HnQsRibTX4cJWTGfWpaViaeBxTZklAX08iaqw/640?wx_fmt=jpeg)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