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可以卖假货,凭啥五月天不可以假唱?
2024/4/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718篇原创

     五月天的事一会儿再说,先说拼多多。

     前几天有个新闻大家可能没咋注意,就是拼多多的市值超过阿里巴巴,一度成为电商领域的龙头,连马云都在阿里内部做了表态。

     这事背后的逻辑非常值得讨论,后面我可能会单独写一篇,不过今天只想写一个切点,就是拼多多上面那么多假货,为啥还可以一度成为中国第一市值的电商平台?

     有一个原因大家一定都认可,就是拼多多上的东西真的太便宜了。

     零售行业有一个说法,叫做“多快好省”你不可能全都占了,在我看来,淘宝占了三样,多快省;京东是多快好;而拼多多呢?

     拼多多说我只要一样,就是省。

     发货快不快,质量好不好完全不重要,我就要省。

     有人说,在拼多多上开店做生意,省是最重要的,这个说法我认为都不够精确,所谓“最重要”意思是,还有次重要的。

     并不是。

     精确的说法是,拼多多上开店,省是唯一重要的。

     因为只有你的价格足够低,拼多多才会为你导流,才会让你因为卖得便宜而卖出量,赚到钱。

     因为拼多多非常清楚它的策略是什么。

     它知道商业的世界里没有既要又要这回事,我只抓主要矛盾,就一样,老百姓最关心的那一样,就是省,省到变态,省到离谱。

     像百亿补贴,超级星期五,限时秒杀这些活动,全都围绕一个省字来做文章。

     把所有资源所有政策的导向完全一边倒的,朝着为消费者省钱这个方向去,结果就是拼多多上的商品便宜到不可思议。

     让拼多多从所谓“五环之外的下沉人群”开始,硬生生从阿里和京东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路来,长成今天已初具雏形的商业帝国。

     好了,以上是背景知识。

     现在我来说关于拼多多假货的问题,了解假货之后我们再说五月天的事,逻辑就清晰了。

     首先,什么是假货?

     举个例子。我们设想一个县城里的普通人,他每个月只能赚1500块,有一天他逛商场看到一款55寸大彩电,高分辨率液晶屏,非常喜欢,但是要2000块实在买不起。

     于是他刷拼多多,发现差不多参数的电视居然只要200元!十分之一的价格!

     毫不犹豫下单买了。

     不出意外,买来后发现这款电视跟宣传的不太一样,无论画质还是别的什么,总之没有宣传的那么好,怎么办?

     作为旁观者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虚假宣传吗?不就是卖假货吗?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当然算,你可以较真,但是他多半不会。

     因为200块实在太便宜了。

     大白话说就是,200块的电视,能看就行了呗。

     这里我并不是说法律没啥用。

     而是想说,法律是我们人类刻意创造来解决绝大多数争端的一套规则,但是在法律之上,一些看不见但是人人都懂的规则,在主宰社会运转。

     拼多多就践行了其中一条:一分钱一分货。

     当一件商品的价格低到有违我们常识,任何一个不装傻的人都会明白,它的宣传不必相信,凑凑合合能用就行。

     也就是说,买200块钱电视的人,对电视的低质量是有心理预期的。

     这就是为什么拼多多上那么多假货,依然可以越做越大,因为某些商品虽然宣传有假,但的确以极端低廉的价格,满足了普通人最基础的功能需求。

     在你眼里的假货,对那些收入低得离谱的人而言,这个200块的电视却是他们生活里最重要的慰藉。

     现在,我们来看五月天假唱的事。

     五月天的演唱会门票,我们按照2000元一张的价格来算,这2000元买的是什么?

     买的是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手,现场带来真实、优秀演唱的情绪满足。

     价格对应预期,所以歌迷对演唱会假唱这个事不可容忍,这也是为什么五月天这次的假唱忽然爆发成热搜的原因。

     现在,我们试着按照刚才讨论的,也把一场演唱会的质量分出档次来。

     假如,我是说假如,一个歌手(乐队)完全真唱的演唱会标价2000块,含有少量假唱的演唱会标价1000块,甚至更低,同时,在售卖门票时主动告知歌迷这次的演唱会到底有多少假唱含量,这还算虚假宣传吗?

     那当然就不算了。

     当然了,我们知道这只是理论上的解决方式,实际上不太可能实现,至少现阶段很难。

     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因为演唱会跟电视机还不一样,后者提供功能价值,前者提供情绪价值,情绪价值相比起功能,很难从某个参数或者功效上做到区分。

     为情怀买单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很难计算的糊涂账。

     第二是演唱会这种商品非常特殊。

     它直接影响到一个歌手的品牌和商业价值。

     不会有哪个歌手为了避免虚假宣传,主动交代自己的假唱含量,不然对商业价值的打击太大了。

     但是我们诚实的想一想,演唱会是不是假唱,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你不知道它是假唱,你听到的,是现场本来就没法做到那么完美的音效,而且你也看到歌手本人了,有什么问题?

     所以,演唱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把演唱会理解成一出话剧,或者一场电影,大家就明白了,歌手(演员)在台上呈现出来的是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不是真的,是演出来的,是假的。

     而歌迷(观众)要的就是身临其境的舞台效果。

     所以无论电影,话剧,还是演唱会,本质都是一场“欺骗”。

     我们买票看演唱会,就是为了接受欺骗,好让自己快乐一点。

     只不过,和录音棚里录制歌曲灌唱片不同,对一个歌手来说,演唱会属于无法复制的单次生产(演出),每一次生产都在消耗他的嗓音和精力。

     所以演唱会想要质量高,还要次数多,两点同时满足本身就不可持续。

     于是,只好在“欺骗”里掺杂假唱。

     就像在电影里掺杂配音一样,有什么错?

     唯一的过错是,假唱卖出了真唱的价格。

     呼吁杜绝假唱,很对,也并不难。

     就像呼吁世界和平一样。

     但我们也知道,把呼吁的东西看作理所当然,很多时候恰恰是你容易受伤的原因。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