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喜欢怀旧的中年人
2024/4/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726篇原创
我刚进职场时,每次几个年长的同事在我面前聊起他们当年做了什么项目,多么风光,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我内心会很羡慕。
我不光羡慕,还觉得身边这几个老大哥真能耐啊,一定要好好和他们相处多学一点东西。
工作快2年时,我的想法忽然变了。
那会儿我在海外某国做项目,有一天从总部来了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是从竞争对手阿尔卡特跳槽过来,来后没什么职级和我一样作为新员工一起干活儿。
有时候吃饭,这老哥会聊起他当年在外企的风光往事。
作为一个萌新我会用佩服加向往的眼光投向他,听他讲得口水沫子横飞。
直到有一天,老哥在一个会议上被领导当众批评,我忽然意识到有个问题:既然他曾经这么厉害,为什么今天会落到这般田地?
那是我第一次对中年人的怀旧心生疑惑。
思考再三后我得到的答案很直接很粗暴,也很精准:某些中年人为什么喜欢怀旧?
很简单,因为他们只有过去。
我猜测,只有在他们向年轻的同事聊起往事,聊起曾经的辉煌时,才能收获那种久违的欣赏和崇拜,才能暗示他们如今的落魄潦倒只不过是一时背运,迟早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那么问题来了,他还可以东山再起吗?
很难讲。至少以他现在这个状态恐怕没啥希望。
而且在那之后我忽然觉得自己当初很天真,你一个40岁的职场人在我20多岁人面前,聊你见过哪些牛人,做过多少厉害的事,问题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些人你能给我引荐吗,恐怕你现在想见人家也没机会了吧。
你做的那些事对我又有什么帮助?
这些任务并不是你自己争取,不过就是刚进公司然后赶上了,随大流一起完成,做完了老板发点钱打发掉然后换个地方继续干,到头来你还不是继续干点底层活儿,跟我这个新员工一样。
如今你落魄了,失意了,在我们小年轻身上找存在感,有啥意思呢。
那个瞬间今天回想起来,简直是我对喜欢怀旧的中年人的一场祛魅。
再后来我经历了更多事,于是又有了一个新的洞见:
一个中年人可以知道很多东西聊出很多道理,不是因为他多牛逼,而是因为过去这些年他一直在经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公司甲到公司乙,见过很多听过很多。
而一个年轻人之所以没什么见解,不是因为人家弱,只是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经历,仅此而已。
只是因为出生得早,你更早登上社会这个舞台,于是提前多了些经历,这有什么好自豪的呢?
你面前这个20来岁的年轻人,以后的造化未必是你敢想,你又哪来的勇气在别人面前炫耀呢?
你不心虚吗。
从那以后,我对喜欢怀旧的中年人都敬而远之。
这里我特意提到“喜欢怀旧”,是因为有一类中年人恰恰相反,这类人在我职场生涯里也见过,但不多。
什么样的人呢?
极少怀旧,当他和你聊天,他的关注点永远只在“未来”。
这种人可能年轻时也做过一些很厉害的事,但是他无所谓,一般你不问他也不会主动提。
大家在一起喝茶,他只关心对他现在做的事有价值的信息,对他三年后五年后有影响的信息,他时刻都在计划干一票大的。
通常这类人对社会上的新闻八卦啥的,知之甚少,不是他不懂,而是他脑袋里装的都是要做的事,根本没闲工夫去网上围观,更别说嚼这个舌根。
他不会提曾经的辉煌,反过来,会对你现在做的事充满好奇,然后思考对他自己有什么启发,业务上能不能互相有支撑。
这种人,就非常稀缺。
为什么这种人跟刚才那种很不一样?
我觉得答案是,他有未来,不是他做的事有没有未来,而是他相信自己有未来,不是相信,是坚信。
不管他做什么,豪迈气质一览无遗,甚至掩盖掉年龄带来的油腻。
我们都知道,这个社会有世俗普遍承认的“性格时钟”,说是年轻人就要刚猛就要一往无前,中年人就要大智若愚端着点稳着点。
这么讲的确也没错,你照着这么做基本上没人说你坏话。
绝大多数人的确也是如此。
但我觉得更可贵的,是一个人可以在所处的年龄段,拥有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性格特点,年轻时有冲劲同时沉稳大气,中年时从容不迫却照样一往无前。
这样的人,才最可爱不是吗。
怎样才可以成为这种人,我想答案应该是,彻底忘掉过去的成绩,不要有事儿没事儿找人怀旧。
过去的成绩在证明一个人的同时,也在成为牵绊他的负资产。
只有把眼光朝向前方,想到未来还有更美好的仗可以打,这种来自内心的冲动才可以抵消年龄的衰老,让中年人一样散发出年轻人才有的昂扬气息。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