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认知是富人的资源
2024/4/1 格总在人间

     这是 格总在人间的第727篇原创

     昨天在某微信群看到一个神比喻:

     大城市的白领就像一个扫地机器人,每天有固定跑的路线,工作完之后带着一肚子垃圾回到自己的出租屋,重新充电。

     我边看边笑一边就在想一个问题。

     你说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老老实实照着别人教他的,好好学习认真工作,照着社会时钟规定在每个年龄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

     直到有一天躺在出租屋里,发现自己其实只是一个人形扫地机器人。

     这是咋回事。

     要我说答案也很简单,就是标题那句话,穷人的认知是富人的资源,这个标题我忘了哪里看到的,越想越有道理。

     人家说这个世界最困难的事有两件,一是把你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你的钱包里。

     其实这两件事你可以看成一件。

     因为如果你有能耐把你的想法装进别人脑袋,那么他的钱也会自动流进你的钱包,这道理并不难懂。

     对于一个穷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只有两样。

     第一是你的钱,第二是你的时间。

     结果人形扫地机器人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花费自己的绝大多数时间去打工然后获得一些钱,接着把钱花出去,这个钱刚好够你活下来维持生命。

     于是在花费掉自己时间之后发现啥也不剩。

     仔细一琢磨,似乎富人发工资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穷人不死,好让穷人继续打工。

     有点细思极恐。

     富人是怎么做到让穷人自动贡献出钱和时间的呢?我给这种方式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软暴力”。

     软暴力是区别于直接动手抢劫的硬暴力来说。

     具体讲就是巧妙的在你脑袋里植入他希望你认同的观念,不知不觉,你就把他希望你拥有的观点,看作是自己独立思考后的结果而坚信不疑。

     我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名字叫做“体面”。

     前段时间我不是在视频号上直播,顺带卖我的职场课程嘛,直播的前几天还好,到了第二周有人在公号后台取关我。

     你取关就取关吧他居然还给我解释为啥要取关。

     大致意思是觉得我这么一个写职场的博主,好歹也是985学校毕业的,你说你没有走上科研这条路也就算了,怎么开始当起带货网红来了?太不体面了。

     看完留言我真是笑也不是骂也不是。

     这位朋友就是典型的被别人教育他的“体面”给洗脑了,我不知道他的生活过得好不好,至少他已经自动成为“体面”这个观念的传播机器人。

     直播这事儿看起来很low吗,我觉得分人。

     如果你人本来就很low,那你直播也好打工也好当老板也好,你该low还是low。

     我不偷不抢诚实守信,在网上叫卖自己认真准备的课程帮更多人摆脱职场困境,这不但不low而且是好事是善事,有啥不体面的呢?

     至于那个985的学历,如果我因为曾经的学历就“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都不敢在镜头前抛头露面,那学历不但对我没帮助,反而耽误我赚钱,我要做的是干脆忘了这个学历。

     但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里,接受了太多类似“体面”这种有毒的观念。

     觉得只有在办公楼里做一个职员才值得追求,其他的不值一提。

     等到他被公司裁员,才发现自己在老板心里其实就是个用完即换的人形干电池,这样的体面你说你要来干啥?

     这种追求“体面”的教育,有时候来自父母。

     而他父母往往就是受害者。

     也有可能来自周围的邻居同事的议论,社交压力就是刚才提到的“软暴力”。

     个人意志面对经年累月的软暴力根本没法抵抗,渐渐就会成为对方阵营的一员,把体面当作工作的追求之一,忘了打工赚钱该有的目的是啥。

     你忘了,你老板可不会忘,有一天你想留下不想体面了,你老板会教你体面。

     刚才说的体面还仅仅是指你赚钱的时候。

     花钱也一样,之前我提到过,消费主义的精髓就在于它告诉你,购买昂贵商品才意味着有品质的、够体面的生活方式,这是从消费端洗脑来完成对穷人的控制。

     爱马仕为啥可以卖那么贵?因为大家都认。为什么大家都认?因为它的品质真的比无印良品好几百倍?并不是,而是它铺天盖地的广告告诉你的。

     没错,躲无可躲的广告也是一种“软暴力”。

     是富人希望花费更多的钱来买一个包,好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和阶层属性,于是富人会买爱马仕。

     于是穷人的你会认为享受富人生活方式的办法,就是拥有一个同款包。

     消费端的收割完成,就这么简单。

     关于“体面”这个毒观念就谈到这里,其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类似。

     富人制定规则,在规则里定好奖赏,于是穷人一窝蜂的开始内卷。

     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从行动上来讲,并没有那么难,我觉得难就难在观念的突破上。

     因为穷人的观念往往是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系统,来自外界的冲击力可能会暂时伤害到这个系统,但过不了多久,系统又会恢复原状。

     比如,为什么会被裁员?他会想因为我运气不好。

     为什么该拿的奖金拿不到?因为资本家都不是好东西。

     而合理的反思应该是因为我的技能还不娴熟或者不够稀缺,或者我手里没有拿来谈判的筹码。

     但是他们不会这么想,原因是反思太痛苦。

     越是穷困的人平时得到的尊重越少,内心深处越是自卑,所以他们非常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这种对精神慰藉的强烈需求,会阻止他们自我反思,而是把自身的一切遭遇都往外投射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在穷人身上看到抱怨。

     抱怨就是自身遭遇的对外投射。

     正是因为穷人封闭又自圆其说的观念闭环,富人才得以放心的收割穷人的钱和时间。

     当穷人不断追求内心的自圆其说,追求所谓体面,追求对外界的吐槽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与此同时富人的公司又壮大了一点,房产又多了一点,股票又涨了一点。

     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真正的资源。

    

     我是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往期话题

     你们小看三胎政策了,它其实是一个风向标

     35岁之后,不太建议你再进大公司

     人在低谷时应该做的3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格总在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