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宝:大自然真实而永恒的记录——植物科学绘画
2022/11/17 21:15:00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2022年11月20日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41期活动

     “自然之美:变化与永恒

    

     本期演讲嘉宾

     孙英宝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科学绘画师

     《大自然真实而永恒的记录——植物科学绘画》

    

     孙英宝预告视频:

     打开植物科学绘画师孙英宝办公室,一架绿萝就冲进眼帘。

     说是一架,是因为绿萝生长得太好,已经形成了天然的屏风。主人悉心打理,让长出来的枝条向上延伸,一直到天花板。又沿着天花板,每小段就固定一下,让绿萝爬到房间另一侧的墙边,贴着墙垂下来,绕住了墙边上的一株牛油果。

    

     绿萝 | 孙英宝供图

    

     牛油果苗 | 孙英宝供图

     绿萝是孙英宝捡别人丢弃的,这株牛油果也是意外在此生根发芽。孙英宝原本只是觉得牛油果形态好看,放在书桌上观赏,没想到它有一天突然炸开,从裂缝中生出了小芽。既然发了芽,孙英宝就将它种在靠墙的花盆里,也长成了一人高的小树苗。

     小小的一间办公室里,随处可见“拾荒”来的植物。吊兰、蕨类,秋天跌落枝头的松塔,还有几个捡来的枸橘。孙英宝一一介绍他与这些植物的缘分:“这些植物很可怜的,也是在夹缝中生存。像吊兰刚捡来特别小,现在一盆已经种不下了。这几个枸橘是芳香类植物,放在屋里它会越缩越小,然后用手搓一搓,就特别香。”

    

     松塔 | 孙英宝供图

     或许是因为小房间里充满了生气,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摄影师,都忍不住分享了一则他与植物的故事。夏天吃完的芒果,栽到盆里,没想到在北方的冬天也发芽抽条了。

     自然之美,如此震撼而又丰厚,但作为植物科学绘画师,孙英宝没有只沉浸于艺术的细腻和诗意,还要追寻这美丽背后的科学意涵:“植物的花很美,五颜六色、形态各异,但我画的时候总是会想,它为什么长这样?比如,为什么金银花有这么长的花距?还有菊花,为什么有的花瓣像舌头,有的又像小管子?”

     带着对植物的欣赏与好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孙英宝聊聊植物科学绘画的故事。

     监制&策划:吴欧

     撰稿&编辑:小贩儿

     排版:尹宁流

     本次活动不对外招募观众,演讲录播视频将陆续发布在本微信公众号上,敬请关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