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2017年度十大科研进展——发现氮沉降和降水格局变化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
2018/2/1 9:22:4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典型草原是一种受水分和氮素共同限制的生态系统。因此,大气氮沉降和降水格局的变化正改变着我国北方草原氮/水资源供给状况。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氮素和水分可利用性增加会提高草原生产力,但这些改变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韩兴国研究组基于长期氮素添加和降水格局野外控制实验,发现氮素添加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和种间异步性,导致群落稳定性下降;而草地割草管理会进一步加剧种间异步性的下降趋势,并显著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

    

     氮添加和弋割对草原植物物种丰富度、异步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模式

     此外,生态系统生产力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对减水响应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其增水响应;植物光合碳固定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显著高于呼吸过程,并决定了草原生态系统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草原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对降水变化具有非线性响应的特点

     这些结果为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响应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成果见于:Funct. Ecol., 2017, 31: 1301-1311; Funct. Ecol., 2017, 31: 1637-1646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