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2018年新春致辞
2018/2/15 14:15:00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向研究所90华诞献礼

     ——2018年新春致辞

     各位同事、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

     锦鸡辞旧,玉犬迎新。在2018年戊戌新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植物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同学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和对研究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植物所工作的领导、同仁以及海内外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良好的祝愿!

     在过去的一年里,植物所全体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按照中科院党组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以落实植物所“十三五”规划和研究所分类改革为抓手,在体制机制改革、科技项目争取、重大成果产出、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园区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2017年工作进展

     ——在积极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方面,研究所先行先试,以特色研究所的组织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出台系列举措,整合所内队伍,协同院内外优势力量,进一步探索草牧业发展模式,夯实我院在草牧业领域的引领作用,稳固我院国家农业战略方面军的地位。研究所根据草牧业工作需要,新建了多个研究组,并通过系统梳理,在所内整合草牧业研究队伍。此外,作为核心力量之一,研究所积极参与了种子创新研究院的建设。

     ——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研究所在前期各项改革举措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实际工作和发展战略目标,以重大任务为抓手、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在科研组织模式、科研评估体系、科技项目组织、院地合作管理、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全方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核心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高,改革成效显著。

     ——在加强重要项目争取和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出方面,研究所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适时调整科研项目组织与申请模式,在所层面组织跨实验室的协作,凝聚团队,打造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积极争取重大项目。研究所2017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院先导A项目1项、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课题1项、基金委重点项目1项;作为第一单位在Cell子刊、Nature子刊、PNAS等国际综合性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41篇,对高寒地区碳动态、作物耐寒机制、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进行诠释,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大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扎实推进草牧业示范区建设,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牵头编制的《呼伦贝尔草牧业科技示范实施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复,以三部委联合发文形式正式拉开草牧业示范区建设帷幕;牵头起草的《“美丽中国”之植被清查与重构》建议提交至党中央、国务院,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杂交构树”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认可,正以多种形式加大推进力度;与福建三安集团共建的“植物工厂”发展顺利,蔬菜产品荣登金砖厦门会晤国宴,相关工作列入怀柔科学城建设内容;葡萄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推广工作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此外,研究所积极参与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与三江源、钱江源2个国家公园签订合作协议;主动参与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工作,牵头制定了雄安新区植物园建设方案。

     ——在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研究所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秀人才队伍稳定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同时,研究所大力扶植和培养所内骨干人才,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2017年,研究所1人当选中科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得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引进“青年千人计划”1人,“百人计划”C类1人;2人被评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在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方面,研究所围绕中科院“一带一路”计划,牵头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同时,研究所作为中国植物学会的挂靠单位,牵头组织了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该会每6年一次,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所内科研人员中1人任大会荣誉主席,1人任大会秘书长,4人任大会顾问委员会委员,7人任大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应邀作全会报告,3人应邀做主旨报告,23人担任专题讨论会召集人。这些成绩彰显了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1人在会上被授予国际植物分类学领域终身成就奖——恩格勒金质奖章。

     ——在推进平台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方面,研究所高度关注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各项后勤保障工作。2017年底,光生物楼研究平台A楼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启用后将有力缓解科研空间紧张的局面;食堂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职工、学生的用餐环境;园区三区分开有效推进;积极推动“3H”工程建设,与有关单位对接,解决所内科研骨干的后顾之忧。

     ——在切实加强党建工作方面,研究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中科院党组部署,加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践行纪检监察“四种形态”要求,认真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完善了党风廉政、作风学风、管理工作等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加强了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加强了对“关键少数”的谈话提醒监督,努力保证研究所健康持续地发展。

     2017年,在广大职工的支持和努力下,植物所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关工作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中科院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不仅增进了全社会对植物所的了解,也是对全所工作的鼓舞和鞭策。但在成绩面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植物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所,仍然面临着科技领军人才竞争激烈、人才稳定压力较大、基本运行保障经费不足、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一系列挑战。克服这些挑战是研究所的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希望广大职工同心协力、共同面对。

     二、2018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植物所建所九十周年。在2018年,研究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中科院党组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聚焦“三重大”产出,认真筹划、合理布局,以全面推动重点工作开展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保障研究所“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以优异成绩向研究所90华诞献礼。2018年,研究所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认真谋划研究所中长期规划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的伟大新蓝图,为中科院指明了奋斗目标。目前,中科院已经确定加快推进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深入分析到2035年、到205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需求,科学判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准确认识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潜力和不足,提出一系列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指导和推动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

     谋划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影响我院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植物所作为中科院的一员,将根据中科院统一部署,从研究所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国家未来15年至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系统性、前瞻性战略研究,深入分析研讨植物科学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围绕国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需求,凝练若干植物科学的重大科技任务,谋划配套重大改革举措,推进研究所更好更快地发展。

     2、全面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国家重大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队,植物所有责任、有义务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研究所将进一步推动“美丽中国”之植被清查与重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积极投入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和雄安新区植物园建设等重大科技工作。

     3、积极参与“怀柔科学城”建设

     怀柔科学城是由国务院批复,国家有关部门、中科院、北京市和多个高校共同参与建设,定位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战略高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怀柔科学城建设是当前我院的重要建设工作之一。2018年,研究所将按照中科院“怀柔科学城”统一建设规划,牵头“生命与健康科学中心”智能化植物工厂与光生物产业化示范平台建设,积极配合其他兄弟单位,参与中药身份证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平台、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及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等建设。

     4、加快推进“一三五”规划成果产出

     2018年,研究所将围绕分类改革,按照“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前瞻布局和组织重点科研工作。通过加强所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组建跨单元的核心研发团队和交叉学科研究队伍,并联合院内外的优势力量,积极建议和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不断优化科技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加快推进“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成果产出。

     5、深入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

     2018年,研究所将围绕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布局,积极组织落实“预聘-长聘”试点工作;采取多元聘用方式,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和培养关键领域急需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团队建设、职称晋升、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系统配套支持,稳定核心科研骨干和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优化研究所队伍结构。

     6、稳步加强平台建设和运行保障

     2018年,研究所将围绕重点布局工作,稳步推进各类研究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改造展览温室,打造特色专类园,提升植物园的综合功能;通过逐步改造现有老旧房屋和落后基础设施,统筹空间、经费、设备、土地等各类资源,优化公共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所也将积极争取并合理配置增量资源,全面提升运行保障能力。

     7、认真做好研究所90周年所庆工作

     2018年是研究所建所90周年。研究所将以“回顾历史,传承精神,展示成就,扩大影响”为工作思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为目的,通过建设所史展厅、组织学术报告会、表彰功勋和优秀人物、实施各类媒体宣传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建所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丰硕成果,进一步提高研究所的知名度,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增强全所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进一步在全所职工中树立“赤诚敬业,爱所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推动研究所更好更快地发展。

     8、进一步开展科教融合工作

     2018年,研究所将以争取优质生源、严格学位管理为目的,进一步创新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式,并将研究所的优质科研资源应用到研究生教学和培养中,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工作。

     9、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工作

     2018年,研究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有关要求,加强以“八管”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和研究所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在新的一年中,全所人员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科院2018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科院“四个率先”目标实现、植物所“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努力工作;希望全所人员坚持以研究所分类改革、“三重大”产出、怀柔科学城和雄安新区植物园建设等工作为抓手,同时围绕“美丽中国”之植被清查与重构、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草牧业科技示范、“杂交构树”精准扶贫、“植物工厂”等开展集成创新研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推动研究所向“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机构”的目标奋进!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汪小全 种 康

     2018年2月14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