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的辩护词:到底是要他死还是要他活?
2019/1/11 7:28:00 冰川思享号

    

     辩护词在张扣扣案里成了一个完全冒险的打法,法官们对它的差评,很可能极大地妨碍拿出免死金牌的兴趣。

     撰文 | 宋志标

     来源 | 微信公号“旧闻评论”

     张扣扣杀人日前有了一审判决,死刑。这位在生活里潦倒颠倒的村镇青年,在审判前说接受结果,在法庭上却希望留一条命。同时间,舆论分成两拨:一拨人热捧或嘲笑辩护人的辩护词,另一拨人视野更广大些,所争的是斯事如何关乎正义。

     还记得去年杀人事刚发生时,社交媒体抢先一步,塑造了张作为复仇英雄的传播形象,塑造力度之强,以至于花费了专业记者很大的力气,即使证明王家非恶霸、不存在顶替等事实,也无助于清洗舆论中先入为主的偏见,游侠等声誉不胫而走。

     张和律师见面时,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讲述往事,二是索要那篇短史记对他的描绘。前者是解决律师的好奇,后者是解决他自己的好奇。现在看来,律师所作所为径直去往孤注一掷的冒险计划。而张,即使反穿外衣,现在也未能得到迷信的结果。

    

     ▲张扣扣的辩护律师邓学平(图/@汉中中院)

     对于辩护人那篇辩护词,评价是两个极端。它完全脱离了法条的轨道,不讲法,引入法制史、隐晦用三纲五常自以为义。它的大胆之处是,预先完全承认死罪判决,却希望放一条生路。这是一篇相当别扭的辩护词,但又完全不出意外。

     辩护人曾经是于欢的律师,尝过惊险胜利的果实。看情形,似乎是希望历史重演,再次获得舆论好运。然而,谁都知道,母亲的形象角色在这两个案子中区别太大,于欢杀人被无期改判五年,有法律基础,张这次实在是缺少这一关键。

     这就像绝壁徒手攀岩,于欢案有着虽小但足可盘活做强的坚硬法律支撑点,轮到张时,全然是无。它的唯一可能就是索引杀母旧案,律师确实也申请了阅卷,但在辩护词里也没有引用。所以,就连这唯一的法律“攀援”也放弃了。

     在看待律师那篇堂皇的辩护词上,存在着一些理解的标准。从既往的历史看,类似这种价值宣告性质的辩护词,一旦使用,基本意味着律师对庭审结果的否认,既承认庭上的失败,又不承认庭审结果,所以用辩护词来完成对被告的价值宣泄与形象锻造。

    

     ▲张扣扣(图/@汉中中院)

     在这些使用场景下,辩护词实际上成了政治文本,用以对抗以法庭为基础的政治判决。很多目前已经低调很多的律师,都曾走过这一阶段,也都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辩护词。但到了张案,辩护词的使用场景变了,甚至,整个背景板都完全不同了。

     这个辩护词的怪异之处(中性词),是它对死刑判决的预期完全采纳,但又构建了一套完全不是法人法言的说辞,试图动摇二审。所以,辩护词的目的是放弃一审,重点在二审之前制造舆论,用传统伦理来打动二审法官,以退为进。

     以往的辩护词都是一个终篇,是要画句号的,但这篇辩护词的野心是希望再造一个起点,成为二审法官“张罪该死,其罪可恕”的心证缘起。换言之,辩护词的功能从塑造被告的正面形象,在调整为合理化张的伦理杀机时,塑造可以被伦理说服的法官形象。

     这种难度太大了。在众多嘲笑声里,最有分量的讥讽恐怕来自于法官群体。这个群体对自带光环的辩护词早就有了抵触心理,自动免疫了,这可能就抵消了辩护词的主要火力。即使法官愿意释出免死牌,也在辩护词里找不到一句“本院认为”可引用的。

     辩护词在这个案子里就成了一个完全冒险的打法,法官们对它的差评,很可能极大地妨碍拿出免死金牌的兴趣。

     更主要的是,辩护词围绕血亲复仇构建的免死依据,早就在大清律中被否定,血亲复仇不等于复仇免死,所以这一论证对法官无效。

    

     ▲张扣扣案庭审现场(图/@汉中中院)

     最最主要的是,辩护词所希望掀起的东西在舆论第二季中没有料想中那么强烈。第一季中随着三大含糊说法被证伪,第二季里更多涌现的是“处死才是正义”的看法。从舆论制造上,辩护人可能发现,舆论没那么好煽动,它的反复无常远远高过其稳定性、可操纵性。

     辩护人可能高估了舆论对血亲复仇的赞赏态度,舆论的实际表现分化了可对二审法官施压的理想强度。完全不同于于欢案,张案的舆论进程与审判进度完全不匹配,一审后的舆论压力已然消解了,二审法官不必承受舆论负担,舆论战的基础消失殆尽。

     辩护词中一句现行法的法条都不引用,可法官是干什么的?司法再怎么不如人意,法官断案是按照现有法条来判的。尽管辩护词得到了“完美”“悲天悯人、入情入理”等赞美,但它隐含着对二审法官的舆论折服与道德“预审”,恐怕只会让后者反感。

     当然,辩护词的目标可有上中下三重:一是借舆论施压间接实现改判,二是改判无望之下以慨然修辞为张扣扣送行,三是无论什么结果都可以树立辩护人的正义形象。

     律师铤而走险了,从逻辑上讲,此一属性的辩护词陷法官于被动,拒绝被它说服、拒入辩护人的如意算盘似乎成了最优选择。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冰川精华

     不确定的年代里,我们谈谈祈福、凶兆和预感

     全日本最有名的小学生是她!

     2018,向每一个肯干的人致敬

     上海富贵地图变迁史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冰川思享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