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朴珺女士,贵族生意不是这样做的
2019/10/3 8:18:00 冰川思享号

    

     关不羽

     专栏作家。人称“两脚书橱”,其实是个胖子。人生理想码字,平生所误贪吃。

     专栏文章:

     《复仇的神话与真相》

     《哪吒归来,拯救这个夏天!》

     《<上海堡垒>犯了中年大叔的毛病》

     《Costco,你的对手是上海大妈》

     《自然资源枯竭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骗局》

     ▼

     01

     田朴珺女士发表了一篇文章《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引起热议,我这才知道原来“王的女人”、当代独立女性代表的田女士开了一个学校,搞贵族教育。学费99万元,有评论说价格太高。我估计这是要让田女士笑话的,99万元,万科好楼盘十来个平方而已,搭个盥洗室略富余。

     价格高低不是问题,就是这数字听着过于喜庆,总让我想起“各位观众,今天不卖二百五,不卖一百二,就卖九十九。(循环三遍)”。既然贵族,谁省那一万元呢?大卖场里的标价技巧,用在贵族教育的标价上里有点不伦不类。

    

     《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个贵族》,文章好不好姑且不说,至少对生意不太好——丧气,敢情这代花99万元还贵不起来,要等这批学生的孙子再交99万元才能贵得起来?贵校又不搞三代全包打八折的促销,何必这么写呢?影响求贵之心,不是生意经。其实田女士的贵族教育就是一年学制,“一年包贵,不贵退钱”多带劲?

     更不妥的是,这篇文章一出,让人很怀疑99万元值不值。学校叫“承礼学院”,还是不错的。可是,《三代》一文里,田女士对这个“礼”字的理解明显走偏了。田女士看重的“礼貌”、“礼仪”,充其量就是贵族文化的皮毛,用银盘子托个WiFi密码的段子连皮毛都算不上,大概只能算皮癣了。

    

     ▲田朴珺(图/视觉中国)

     礼貌、礼仪这种外在的东西,男仆学校就教的很好,还要贵族学校干嘛?贵族的“礼”核心是礼教,是一套上下有序、大义名分的规范。我们过去总是以为礼教是中国特色,其实不然,西人的礼教严谨、礼法分明也是有传统的,尤其是在贵族圈,规矩很多。

     比如父子之间,儿子即使成年,和父亲谈话时,老爷子不说“坐下聊”,儿子就得规规矩矩站着。“超长待机王太子”的查尔斯王子就有这个问题,他的父亲菲利普亲王是公认的问题人物,从媒体到议会都对亲王的“作风问题”、信口开河不满。但是,早年间传出查尔斯王子与父亲关系不睦的消息后,舆论一边倒地批王子——全英国都可以怼菲利普,独独你做儿子的不行。这就是贵族的“礼”,普通人家的父子关系就随意得多。

     02

     夫妻关系也是如此,贵族圈里也有严格的规矩。直到上世纪中叶,贵族的婚姻绝大多数是政治联姻,当事人没有什么自主权,感情基础是谈不上的。加之是男权社会,男性贵族出轨多发,国王尤甚。斯图亚特的查理一世那样的好丈夫是“稀有物种”,绝大部分都是有“王的女人”或“王的男人”。

     国王找情妇从来都不是问题,上上下下都挺看得开——毕竟为政治利益牺牲掉的感情总要有个安放处。但是,贵族礼教划出了底线,“彩旗可以飘、红旗不可倒”。情妇可以捞钱致富、可以提携家人,甚至掺和一下政治也没大碍,底线就是不能挑战正妻的地位,尤其是王后。“小三”上位是大忌,这和中国古代严禁以妾作妻异曲同工。

    

     ▲英国汉普敦宫,亨利八世葡萄酒喷泉(图/视觉中国)

     当然,人类社会向来是有规矩就有坏规矩的,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之间就出了例外。可是结局很糟糕,安妮·博林在一片唾骂声中被送上了断头台。亨利八世也因为自己的任性,在欧洲贵族圈里混得没朋友。其实,他把“小三”扶正的动机和爱情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为了生个合法的男性子嗣。如果凯瑟琳王后能为他生下健康的子嗣,安妮·博林也只能一辈子“mistress”。

     顺便说一下,田女士的文章、微博有多处搞错了。英国王室而不是“皇室”,王家而不是“皇家”。英国王室曾经拥有过的“皇冠”只有印度皇帝(女皇),本属寒酸,且已放弃多年了。欧洲现有君主制国家中,也没有任何“皇室”。普罗大众不知道这些冷知识没关系,作为承礼学院院长、贵族文化倡导者的田女士就不太应该了。田女士批评国人“有知识没文化”的高屋建瓴,确实有搞教育的眼光。但是,她也不能小看了知识:有知识的未必有文化,没知识的一定没文化。

     言归正传,不准小三上位的礼教问题,其实今天还在贵族圈很有影响。查尔斯王子娶卡米拉的礼仪规格远低于当年的“世纪婚礼”,更为明显的是卡米拉没有被授予“威尔士王妃”的头衔,只能使用康沃尔公爵夫人这一相对较低的头衔。

     甚至有评论认为查尔斯未来继位后,卡米拉的头衔也不会是“王后”,而是“国王的伴侣”——这个头衔最有名的拥有者是法王路易十四的情妇、后来成为其第二任妻子曼特侬女侯爵,这位身世坎坷的优秀女性深受王后和宫廷的信赖。王后去世后,她和路易十四低调地正式结婚,却没有使用“王后”头衔。与这位“国王的伴侣”相比,我觉得卡米拉还是叫“王后”算了。

    

     ▲公爵夫人卡米拉(图/视觉中国)

     从法律甚至宗教的角度讲,查尔斯王子的第二次婚姻都完全合规,如果在普通人身上发生类似的情况,妥妥的都是正经老婆。但是,贵族文化的“礼”就得讲究——这点田女士说的没错,贵族就是讲究。所以富豪常有,贵族有不多,因为富而不讲究就贵不起来的。这个花钱买不来的。

     03

     田女士看到了贵族风范的“讲究”,却不知道他们真正“讲究”的是什么。贵族作为社会精英,要承担比普通人更高的道德义务,这是贵族礼教的核心。银盘子什么的,花点小钱都能做到。田女士要是在贵圈推广这个,就是给义乌多带点货罢了,意思不大。

     英国贵族在封建时代结束后还能保持社会声望不坠,是因为他们履行了与其精英地位相称的道德风范,积极做出社会贡献。田女士可能不知道,两次世界大战中贵族军官的死亡率远高于普通士兵,多少世家死绝户了。没有这些无价的“蓝血”流淌在战场,就是把银托盘耍出杂技团的水平,也“贵”不起来。所以说,田女士的字里行间,显示了她对贵族文化的内涵、渊源知之甚少。

     不知道也没关系,文化的培育是一个过程,可以多问多学习。比如说,不懂欧洲古典建筑的流派不能怪田女士,尽管王石也是搞建筑的,毕竟不是梁思成。既然田女士有幸和剑桥校长一起吃食堂,饭桌上请教一下“贵校的建筑是什么流派的”多好?何至于开口就是“哈利波特式建筑”,画风清奇。

    

     不愿意学习也可以摆出刚毅木讷的酷风格,英国贵族素以内向寡言著称。田女士在这方面真的很不过关,而且一向不过关。说得太多、用力过猛的情况颇多。早年的“一碗红烧肉”就是典型。两个成年人,做个红烧肉居然还能鸡飞狗跳,最终还以失败告终,那是秀恩爱,还是秀生活不能自理吗?

     后来是哪儿哪儿都要自嗨个“独立女性”,也嫌罗嗦。看看人家京城名媛,只说一遍“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就够了。都是“独立女性”,智力水平和风度气质也差不多一个水准,颜值是田女士略胜,矜持度是田女士略输。

     这次给自己的贵族教育做推广,田女士也犯了用力过猛的毛病。田女士是上海人,应该知道魔都有句话叫“拎不清”。在10亿人没坐过飞机的国度里,田女士的贵族教育事业连小众生意都谈不上,只能说是“微众”生意。拿出指点江山、拯救苍生的气派做推广,实属大炮打苍蝇。

     《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个贵族》没有写错,可惜的是大部分国人正在考虑的不是这个,而是怎么实现六个钱包换套万科精装房的现实问题。须知我辈“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一件也解决不了”的屌丝一族,对贵族的想象还处于“一天三顿无泡面,炸酱必须厚”的初级阶段,哪里受得了“哈利波特式老建筑”和“银托盘装WiFi密码”的雷霆万钧、醍醐灌顶?哈利·波特是谁?他有伦敦户口吗?

    

     ▲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图/视觉中国)

     田女士码的每一个字,都戳在了大众的伤口上,也不怕飞溅出来的血水弄脏了自己?院长的表现如此,我对承礼学院的未来是有点悲观的。无论是自身的知识储备,还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田女士都有点“拎不清”。

     这世界就是这样令人遗憾,美丽总有不能企及之处,安妮·博林的王冠,与田朴珺的教育事业。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冰川精华

     从“十八怪”到“云南云”,云南旅游的蝶变与想象空间

     网的陷阱:中国少年如何从手机沉迷中摆脱出来

     我一直想问吴晓波:你的野心是不是这样滋长起来的

     自然资源枯竭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骗局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冰川思享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